• 8

機器人取代工廠,人類逐漸免去工作?

大紅荳 wrote:
有趣的是現在地球生產的糧食夠養活140億人,約為地球人口2倍
當機器人生產140億分糧食卻注定大多數人要餓死??真的是神論


說餓死太誇張

以你目前的數據現在地球上還是有一堆人鬧飢荒甚至餓死

還有糧食生產多寡其實跟所有人吃不吃的到或會不會餓死沒有多大關係,這完全是分配問題
在資本世界糧食分配多寡基本上就看這國家有多大"力量"可以拿多少

大紅荳 wrote:
+1...這麼害怕先進生產效率造成失業?
我提議先廢掉所有鐵路,汽機車等全部改以人力,獸力
如果要維持現在台灣的運輸量,全台灣人都去扛也不夠,完全沒有失業問題

然後拆除所有自來水管線,天然氣管線,要水自己挑,要火自己砍柴
沒時間挑水砍柴就去買...以台灣各地工廠用水量應該可以多雇n倍員工



科技~機能~便利的東西是不會倒退的,只會越來越快速、先進、舒適
當有機器可以插秧時是不會在退回到人力時代的

所以廢鐵路拆管線改人力純粹是天真的想法

大紅荳 wrote:
+1...這麼害怕先...(恕刪)


不要忘記了,工業革命後發生多少戰爭,這些火藥時代的戰爭又奪去了多少人的生命(直接的說法就是降低了多少失業),最重要的其根本原因為何?

想一想其實失業問題是最輕微的,其它衍生及相關的問題才是最可怕的。我個人是不害怕生產效率的提升,因為我也是相關從業人員,我對此也很有興趣,我也認為它是不可違逆的現象,但若是輕描淡寫它的危害,那又失之偏頗。

KJI01 wrote:
不要忘記了,工業革命...(恕刪)

工業生產本來就是自動化來快速大量標準規格化生產
本來產線中很多就是用機器手臂生產作業
要是將電腦取代人力也不過樣SMT一樣
鴻海是要做機器人產線
不是機器人勞工

四葉幸運草 wrote:
工業生產本來就是自動...(恕刪)


你說的跟我回樓上的沒什麼直接相關,就算鴻海做機器人勞工,我也樂觀其成。

我的著眼點,甚至不在於機器人取代人工,而是工業革命->生產工具進步->大量人力被淘汰->失業,然後產生的種種問題上。對此,我不會針對特定公司,因為在這種趨勢裡,個體只能往前走。我擔心的是,總有落後的個體。依照過去的經驗,我們其實並沒有處理好這些問題過,未來會不會造成問題,我只能說: 尚有疑慮。
作業員機器人已經成熟了,而且也正式上了生產線,別把它當成傳統的機械手臂,

雖然完全取代人類的作業員應該還有一段時間,不過我想應該不會太久....



holyveggie wrote:
許多人看到機器人取代...(恕刪)


好家在,沒聽說有機器人會修水電的!!
所以我還可以在混一陣子
好久沒有人把牛皮吹的這樣清新脫俗了

大砲台 wrote:
說餓死太誇張

以你目前的數據現在地球上還是有一堆人鬧飢荒甚至餓死

還有糧食生產多寡其實跟所有人吃不吃的到或會不會餓死沒有多大關係,這完全是分配問題
在資本世界糧食分配多寡基本上就看這國家有多大"力量"可以拿多少


挺有趣的,這時候就變成力量問題而不是供需問題...
多生產出來的就放給他爛,還是錢太多先買十噸白菜回來??

關鍵問題是貿易,定價,清算問題...有些國家拿不到"美元"就是死路一條
剩下就是當地政治,環境問題。這就是為啥外匯存底很重要。但如果這世界
不再以美元作為計價標準問題會少一些,雖然過程中會伴隨著不穩定產生。

所以你看到分配問題只是表象而已


大砲台 wrote:
科技~機能~便利的東西是不會倒退的,只會越來越快速、先進、舒適
當有機器可以插秧時是不會在退回到人力時代的

所以廢鐵路拆管線改人力純粹是天真的想法^++^


所以你看不懂反諷?
假設有個人得到聚寶盆,這聚寶盆里有源源不絕的能量,可以產生無限的資源,
但其他人類就會因為他這效率無窮大進而失業甚至滅絕?今天郭董就算得到機器人
效率還比不上這聚寶盆呢。自己去想想看合理性?

此外,你既然知道高速生產效率帶來的好處,你怎麼不考慮務農的人當初可能面臨失業
怎麼不考慮拉車的會失業?活在那個時代的人是不是也要說這樣會造成大量失業,所以
我們要質疑自動化生產?

如果結果會像本文前面討論串那種結論,那生產者做一堆是給鬼用喔?

KJI01 wrote:
不要忘記了,工業革命後發生多少戰爭,這些火藥時代的戰爭又奪去了多少人的生命(直接的說法就是降低了多少失業),最重要的其根本原因為何?

想一想其實失業問題是最輕微的,其它衍生及相關的問題才是最可怕的。我個人是不害怕生產效率的提升,因為我也是相關從業人員,我對此也很有興趣,我也認為它是不可違逆的現象,但若是輕描淡寫它的危害,那又失之偏頗


根本風馬牛不相及,高生產效率 → 戰爭,這是必然?是個充分條件?火藥殺了很多人就降低失業?
火藥拿來大量殺傷才多久以前的事?難道自古以來都失業很嚴重,因為都沒被大屠殺?最大問題是在於
人跟人,國與國之間缺乏互信。

所以歐盟/歐元區形成很有趣的實驗體,即使絕大多數人都認同歐洲在道德與文化水準都是人類社會
最頂級,但這些年看下來部也還存在著很多矛盾與不信任?這才是問題所在,從來都是生產效率低下
帶來問題,而不是提高生產效率。
大紅荳 wrote:
根本風馬牛不相及,高生產效率 → 戰爭,這是必然?是個充分條件?火藥殺了很多人就降低失業?...(恕刪)



我從未說那是必然的, 很早我就說過了, 社會問題沒有同一個輸入會產生同一個結果的, 我用的詞也只是 "尚有疑慮". 但你說 "風馬牛不相及" 那就太直線思考了, 因為社會問題是環環相扣的.

以下是道格拉斯o麥克阿瑟在1951年5月3日美上院的軍事外交聯合委員會的聽證會上的發言:

日本的勞動者,是我迄今所見到的工作效率最高,工作質量最好的工人。可是,他們卻經常面對生產資料短缺而無法開工生產的困境。日本可以供應的,除了蠶以外,沒有其他任何東西。日本人害怕因為原材料的供給被切斷(被經濟封鎖),一千萬一千二百萬的產業工人就會面臨失業。日本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目的,是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

這就是生產效率高造成資源短缺(市場, 生產材料), 最終形成戰爭的一個曲線結果.

卡斯珀·溫伯格, <第二次太平洋戰爭> 書中也提到:

--
世紀之交,日本經濟經歷了大約半個世紀的快速增長後,突然陷入困境,股市崩潰,大量企業倒閉,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加入失業者的大軍,失業中達到了創紀錄的18%。世界經濟普遍不景氣,日本與美國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貿易戰,美國築起了高高的貿易壁壘。以出口為導向的許多日本企業不得不為生存而苦苦掙扎。
--

國與國本來就不信任, 但一般不會發生嚴重問題, 只有利益矛盾才會真正起衝突, 原來沒事的時候, 那個歐洲人不以歐盟自豪. 如果歐盟個個像德國一樣, 只是有新的問題發生而已, 因為面對更多的競爭, 肯定德國不會像今天那麼好過, 就算歐盟好過, 我們這些原本佔生產優勢的東亞國家也不一定會好過, 我們會像二戰前的日本一樣, 原來因為生產技術進步造成的經濟成長, 一夕之間突然開始後退. 因為我們可能會歷經馬克思說的資本主義崩潰歷程(生產效率高者淘汰生效率低者, 造成大量失業, 以致於買不起商品, 形成經濟危機), 為了保護本國人民的生計, 維持就業, 先由貿易戰開始, 讓經濟危機擴大, 接著就是熱戰.

戰爭不只殺人降低失業, 還會創造就業, 我想你也該聽很多人說過: 不是羅斯福的新政救了大蕭條, 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救了它. 在上述的同一本書中也說了日本的情況:

--
為了使這一目標變為現實,甲良石川開始大規模擴軍備戰。軍費開支大大突破了過去占國民生產總值1%的限額,巨額軍事訂單刺激了經濟,許多企業開始恢復工作,大量失業者走進軍工廠,社會逐步趨於穩定,全民為石川叫好,其景象就如同20世紀30年代末期希特勒上臺後的德國。
--

為免有人糾纏不清, 我還是要強調一句: "社會發展不是定理與公式, 但也請別說沒關係." 我要表達只有這樣而已.

大紅荳 wrote:
挺有趣的,這時候就變成力量問題而不是供需問題...
多生產出來的就放給他爛,還是錢太多先買十噸白菜回來??

關鍵問題是貿易,定價,清算問題...有些國家拿不到"美元"就是死路一條
剩下就是當地政治,環境問題。這就是為啥外匯存底很重要。但如果這世界
不再以美元作為計價標準問題會少一些,雖然過程中會伴隨著不穩定產生。
所以你看到分配問題只是表象而已


資本主義力量是主要平均供需是次要
糧食生產本來就是越有力量的國家拿越多,基本上沒有放給它爛這麼離譜,應該說是浪費程度以及肥胖指數
還有如果扯到基本主食又會有期貨市場的問題,這又更複雜了

那不只是表象
國家越窮越沒能力你資源就越少,及使你國內有資源,如果沒有強大的抵抗力很容易就會被外來者拿走,這只是很簡單的邏輯問題,沒有什麼表象不表象

大紅荳 wrote:
所以你看不懂反諷?
假設有個人得到聚寶盆,這聚寶盆里有源源不絕的能量,可以產生無限的資源,
但其他人類就會因為他這效率無窮大進而失業甚至滅絕?今天郭董就算得到機器人
效率還比不上這聚寶盆呢。自己去想想看合理性?

此外,你既然知道高速生產效率帶來的好處,你怎麼不考慮務農的人當初可能面臨失業
怎麼不考慮拉車的會失業?活在那個時代的人是不是也要說這樣會造成大量失業,所以
我們要質疑自動化生產?

如果結果會像本文前面討論串那種結論,那生產者做一堆是給鬼用喔?


我故意的不行嗎?

在資本架構下人只會失業說滅絕太誇張,還有這世界是以"利益"為最終導向,在這遊戲裡只有上升曲線,如果是下降那就是走人,即使是誇張聚寶盆也一樣,只有上升沒有下降,窮的只會越窮富的只會越富,如果架構不變只是拉大這兩邊的差距罷了
還有資源是有限的,你生產都必須要有原料,無限類比不三不四,在資本世界之下,強者拿最多資源很簡單的道理


你搞錯了吧!
生產效率跟失業與否是兩回事
"就業失業"是資本主義創造出來並在架構中運作的,只是配合上生產效率一起運行
架構是架構,產生是生產,一個無形一個有形

我可沒否認生產效率的好處,我質疑的是資本架構,請看清楚我的文~感謝!
KJI01 wrote:
國與國本來就不信任, 但一般不會發生嚴重問題, 只有利益矛盾才會真正起衝突, 原來沒事的時候, 那個歐洲人不以歐盟自豪. 如果歐盟個個像德國一樣, 只是有新的問題發生而已, 因為面對更多的競爭, 肯定德國不會像今天那麼好過, 就算歐盟好過, 我們這些原本佔生產優勢的東亞國家也不一定會好過, 我們會像二戰前的日本一樣, 原來因為生產技術進步造成的經濟成長, 一夕之間突然開始後退. 因為我們可能會歷經馬克思說的資本主義崩潰歷程(生產效率高者淘汰生效率低者, 造成大量失業, 以致於買不起商品, 形成經濟危機), 為了保護本國人民的生計, 維持就業, 先由貿易戰開始, 讓經濟危機擴大, 接著就是熱戰.


不信任是因為"利益"問題,不是你拿就是我搶,雖然利益導向的社會雖然帶來很多好處

以前為了利益動不動就開戰,現在大部分都轉向貨幣戰爭了
共產主義已經過去了,現在就看看資本主義會走到哪! 是會變行進化? 還是被取代呢?

KJI01 wrote:
戰爭不只殺人降低失業, 還會創造就業, 我想你也該聽很多人說過: 不是羅斯福的新政救了大蕭條, 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救了它. 在上述的同一本書中也說了日本的情況:


戰爭死了一堆人解決了很多問題,帶也來很多問題
有很多好處~但也有不少壞處
很殘忍~但事實如此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