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就是簡體字把文字分工的結構給破壞,像是最常用的就是"後"及"后"
多字簡成一字,造成的是花時間去猜測與語意不明,還有文學創作上的制肘
(我有不同的意思想表達,卻沒有定義清楚的字可以用,造成的是思考上的僵化)
另外還有一點是辨識度的問題,因為我常要在眾多的文章中瀏覽資料內容~
以這點來看,字型差異大的就越好辨識不易混淆~
簡體字那些為簡而簡的字,以及過度簡化的字,都造成在覽文時的障礙
只不過小弟不太想得起來上次拿筆寫文章是什麼時候了...
現在拿筆...通常都是簽名...簽文件...簽信用卡帳單.. 不過現在連信用卡很多都免簽名了...
買東西跟拿悠游卡進捷運站一樣沒感覺...
筆...在這個時代...
對學生只是是寫作業和考試的工具...對上班族則是身分的象徵..
就算哪天心情好...
把老闆要的文件拿起動輒數萬台幣的Mont Blanc 鋼筆嘔心瀝血龍飛鳳舞的寫過一次呈上...
哪怕是顏真卿再世...宋徽宗附體...
100% 會被老闆扔回來要求用電腦重打....
這是電腦時代的無情現實...和每個字能省多少筆劃的效率問題關係不大
簡體當然也有簡體的壞處...就是醜...
雖說美醜是個人觀感...不過大多數的人對美醜的觀念其實是有些共識...
就像大多數的人應當會覺得林志玲精雕細琢的臉蛋算是賞心悅目...
但還是有少數的人欣賞如花的率真不假修飾....
簡體字為簡而簡的例子不少...
簡完了以後...也確實達到了減少筆劃的目的...
但是中國字那種四平八穩也一起被簡掉了...
就像飛這個字....被簡化成 "飞"
少了底下"升"這四劃...省了大概兩秒...還有0.5滴的墨水...
可是整個字的重量...全集中九宮格在右上方
姑且不論少了"升"這個部分...這飛機還飛不飛的起來這個大問題...
就算飛的起來...也是個重心不穩...
沒人敢坐....
簡體有簡體的好...
但是中國象形文字意念的傳承無法在簡體字上感受的到...
中國文化講求四平八穩...對稱圓滿的美在簡體上也看不出來...
簡體或許讓外國人學習中文時快了許多...
但是無法體會到真正中國文字內涵的精隨....
為了維護自己的文化...
適當的學習門檻和壁壘是一種必要...
也只有這樣...才能讓真正了解的人獲得應有的尊重...
就像美國人英國人絕對不肯為了十二億中文人口要學英文動詞時態的不便....
而讓 was, were, is, are, 消失無影蹤...通通用am說了算...
能夠正確的在日常對話中使用動詞時態也是英文程度的一定指標....
文化的推廣...不應該用降低自己的標準來達成...
現在全球使用正體中文的國家越來越少...
97香港回歸後...正體中文亦逐漸淪陷....
台灣已是對正統中國文化僅存的最後堅持...
這是我們莫大的驕傲...
雖說簡體字是12億人口使用的文字...
我們的確有學習的必要...以免跟不上時代的脈動..
但是...
學完繁體學簡體...大概只要一兩個小時...或一兩天...
學完簡體學繁體...大概要個一兩年...
而且...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人多...不一定就是對...
只有心虛的人...
才會需要一些無謂的辨正來證明自己的正統....合理化自己的謬誤...
這是一種無聊的自慰行為....
歷代古文是飛而不是"飞"已然說明簡體的難登大雅之堂....
"飞"這個字就算書法寫的如何鐵劃銀勾...
也只會被老師告誡不要在紙上亂畫吧...
sheng612 wrote:
這種文章很無聊,如果...(恕刪)
是阿,有時候要把格局放大些,
認為簡體字破壞中華文化的美感?
1~2千年甚至幾百年前的人看到我們現在的正體中文不倫不類.
認為正體中文不方便?
目前簡體字常造成很多混淆甚至弄亂姓氏.
我是覺得語言這種東西本來就是種工具,是會一直演變的,
能溝通就好,
大家要把格局放大些,
當中國人都在瘋奧運加緊學英文、西方人都因中國熱拼命學中文時....
如果我們還在那裏爭論哪種才是台灣該有的語言、
以鄉土教學為名卻獨尊某一語言,甚至不會說該語言的人就不愛台灣....
格局未免太小了.
大家不要隨政客起舞. 共勉之.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