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剛剛無聊找了一下簡體字的發展由來,轉貼一下大陸文章

個人已在大陸服務多年

本身的理解為------
剛開始排斥的簡體字 很快習慣
剛開始看不懂的文字 有邊唸邊 八九不離十 很快認識的很多
然後去看報 上圖書館 見網站 賞新聞 都沒有失落感了
我想大概由繁入簡容易 所以適應的快

我認為簡體字當然有優點
台灣其實有一些字體也是簡化
大陸的問題 個人以為就是簡化略多
因為有的字體簡化 尚有美感
有的字體簡化到失去意義
例如龍就減到像個插木棍的尤魚(大陸倒是常吃到尤魚串)
例如來賓的賓簡化到只剩下上投寶蓋 下頭塞個兵(成了鴻門宴了)

我講的為實話
有利有弊
還是希望簡體字要保有原先老祖宗的心血
至於拼法打法 唉 我沒有注音符號我就活不下去...
注音符號好像是當初國民政府發明的…就是為了讓大家可以學習中文的方便…

看完了大家的討論突然覺得自已學繁體字真是幸運…

輸入法的話…無蝦米無敵啦!!學會了繁體簡體甚至日文通通可以打得出來…

漢語拼音的話…我不知道跟現在外國人在學中文是不是一樣的是用漢語拼音…

曾經有外國人拿他學習中文的課本給我看…上面的的拼音我還真的都唸不出來…

我想是因為不習慣的關係吧!因為我們習慣把英文字母用KK音標去發音…

可是外國人學中文的拼音…卻不完全可以用kk音標來唸他…所以第一次看到時…完全看不懂…

不過外國人是都看得懂也會發音就對了!

老爺別這樣,少奶奶會罵!
我只是覺得 簡字可以用在書寫
但一般打字還是用正體字就好了
因為打字沒有簡字的少筆劃優勢

還有目前對岸在用的簡字 真的是簡化過頭
那已經不算是自然演變 真的太過頭了
搞的已經讓表達上出現錯誤 所以....適當使用就好
把字簡化我倒是不怎麼反對,只是那些亂七八糟為簡而簡的字,實在是令人頭暈~

還有就是簡體字把文字分工的結構給破壞,像是最常用的就是"後"及"后"

多字簡成一字,造成的是花時間去猜測與語意不明,還有文學創作上的制肘
(我有不同的意思想表達,卻沒有定義清楚的字可以用,造成的是思考上的僵化)

另外還有一點是辨識度的問題,因為我常要在眾多的文章中瀏覽資料內容~

以這點來看,字型差異大的就越好辨識不易混淆~

簡體字那些為簡而簡的字,以及過度簡化的字,都造成在覽文時的障礙



= =
不是我偏袒簡體,而是,認真想想..
如果簡體會造成你閲讀不便,
那是因爲你書讀得少...
而不是簡體的問題..

那我可以說英文很多詞彙會造成我的閲讀不便嗎?

大陸的大學,在很多方面,都比台灣的大學強..
如果說簡體會造成這種問題,那,大陸的大學應該比台灣弱
因爲學生在閲讀上會不便,往往必須要花更多時閒去閲讀..
除非,大陸的學生都比台灣的學生勤勞..那這點才有可能成立..
小弟有個澳門友人之前一起聊天時他說: 我從來不認為簡體字是中文...

   (絕無惡意!)
Dizzle and Dazzle
無可否認...簡體有簡體的好處...例如筆劃少...
只不過小弟不太想得起來上次拿筆寫文章是什麼時候了...
現在拿筆...通常都是簽名...簽文件...簽信用卡帳單.. 不過現在連信用卡很多都免簽名了...
買東西跟拿悠游卡進捷運站一樣沒感覺...

筆...在這個時代...
對學生只是是寫作業和考試的工具...對上班族則是身分的象徵..
就算哪天心情好...
把老闆要的文件拿起動輒數萬台幣的Mont Blanc 鋼筆嘔心瀝血龍飛鳳舞的寫過一次呈上...
哪怕是顏真卿再世...宋徽宗附體...
100% 會被老闆扔回來要求用電腦重打....
這是電腦時代的無情現實...和每個字能省多少筆劃的效率問題關係不大

簡體當然也有簡體的壞處...就是醜...
雖說美醜是個人觀感...不過大多數的人對美醜的觀念其實是有些共識...
就像大多數的人應當會覺得林志玲精雕細琢的臉蛋算是賞心悅目...
但還是有少數的人欣賞如花的率真不假修飾....

簡體字為簡而簡的例子不少...
簡完了以後...也確實達到了減少筆劃的目的...
但是中國字那種四平八穩也一起被簡掉了...

就像飛這個字....被簡化成 "飞"
少了底下"升"這四劃...省了大概兩秒...還有0.5滴的墨水...
可是整個字的重量...全集中九宮格在右上方
姑且不論少了"升"這個部分...這飛機還飛不飛的起來這個大問題...
就算飛的起來...也是個重心不穩...
沒人敢坐....

簡體有簡體的好...
但是中國象形文字意念的傳承無法在簡體字上感受的到...
中國文化講求四平八穩...對稱圓滿的美在簡體上也看不出來...
簡體或許讓外國人學習中文時快了許多...
但是無法體會到真正中國文字內涵的精隨....

為了維護自己的文化...
適當的學習門檻和壁壘是一種必要...
也只有這樣...才能讓真正了解的人獲得應有的尊重...
就像美國人英國人絕對不肯為了十二億中文人口要學英文動詞時態的不便....
而讓 was, were, is, are, 消失無影蹤...通通用am說了算...
能夠正確的在日常對話中使用動詞時態也是英文程度的一定指標....

文化的推廣...不應該用降低自己的標準來達成...

現在全球使用正體中文的國家越來越少...
97香港回歸後...正體中文亦逐漸淪陷....
台灣已是對正統中國文化僅存的最後堅持...
這是我們莫大的驕傲...

雖說簡體字是12億人口使用的文字...
我們的確有學習的必要...以免跟不上時代的脈動..
但是...
學完繁體學簡體...大概只要一兩個小時...或一兩天...
學完簡體學繁體...大概要個一兩年...

而且...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人多...不一定就是對...
只有心虛的人...
才會需要一些無謂的辨正來證明自己的正統....合理化自己的謬誤...
這是一種無聊的自慰行為....

歷代古文是飛而不是"飞"已然說明簡體的難登大雅之堂....
"飞"這個字就算書法寫的如何鐵劃銀勾...
也只會被老師告誡不要在紙上亂畫吧...

這種文章很無聊,
如果因為這樣要統一文字用簡體,
同樣的心力,
還不如全台灣高中以上教育都用英文,
官方語言學新加坡改成英文,
未來中文隨著台語客語放入鄉土教材,
不但有助經濟發展,還可以與世界接軌,
印度就是這樣,這幾年大幅成長,
有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們的高等教育都是英文,
當然以上都是不可能的,
文字繁改簡,就跟台灣官方語言要改成閩南語一樣,
都是沒有意義的事情!
要改也是改成英文。
連大陸人都在全民學英文了。


sheng612 wrote:
這種文章很無聊,如果...(恕刪)


是阿,有時候要把格局放大些,

認為簡體字破壞中華文化的美感?
1~2千年甚至幾百年前的人看到我們現在的正體中文不倫不類.

認為正體中文不方便?
目前簡體字常造成很多混淆甚至弄亂姓氏.

我是覺得語言這種東西本來就是種工具,是會一直演變的,
能溝通就好,
大家要把格局放大些,
當中國人都在瘋奧運加緊學英文、西方人都因中國熱拼命學中文時....
如果我們還在那裏爭論哪種才是台灣該有的語言、
以鄉土教學為名卻獨尊某一語言,甚至不會說該語言的人就不愛台灣....

格局未免太小了.

大家不要隨政客起舞. 共勉之.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johnjohn0616 wrote:
不是我偏袒簡體,而是,認真想想..
如果簡體會造成你閲讀不便,
那是因爲你書讀得少...
而不是簡體的問題..

那我可以說英文很多詞彙會造成我的閲讀不便嗎?

大陸的大學,在很多方面,都比台灣的大學強..
如果說簡體會造成這種問題,那,大陸的大學應該比台灣弱
因爲學生在閲讀上會不便,往往必須要花更多時閒去閲讀..
除非,大陸的學生都比台灣的學生勤勞..那這點才有可能成立..


您不是才在另一篇王力宏專輯封面大罵使用簡體字嗎?
還是您的帳號被盜了。快去改密碼吧。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