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tracy wrote:
「個人」的債務, 不...(恕刪)
是阿!
我同意您的說法,
金融業本來就有這樣的風險,
我只好奇,
這筆錢算誰的?
還不是呆帳,
最後還是全民買單!
我沒那麼有正義感,
清算之後有一億的債務,
我當然是拋棄繼承,
我會提甲向乙借十萬這個例子,
是因為我是乙,
請問:我這十萬向誰要??
是啊!
借錢給人家本來就有風險!
這也讓我學到世道炎涼,
各自顧好自己吧!!
如果各位是債權人,
遇到這種資產早就轉光光,
兒子又拋棄繼承的情形,
各位還是持「父債不子償」的觀念??
很好~
社會上多了好多善心人士!
大燕麥片吃起來都黏黏稠稠、沒有味道:(
scrumhalf wrote:
是阿!我同意您的說法..借錢給人家本來就有風險!這也讓我學到世道炎涼,各自顧好自己吧!!如果各位是債權人,遇到這種資產早就轉光光,兒子又拋棄繼承的情形,各位還是持「父債不子償」的觀念??很好~社會上多了好多善心人士! .(恕刪)
本來借錢就有風險 ! 包括銀行與個人借出 ! 只是 , 銀行多會要求擔保品 , 個人則是看交情 . 不是嗎 ?
另外 , 您說的是極端狀況 . 預知要發生這種事情 , 得趕緊提告要求債務人還款 , 並立即實施假扣押防止脫產 . 只是在那奢望債務人肯良心發現還錢 , 或"父債子還"根本是不切實際 !!!

最近一次停權時間-->說明:您已被停權至2010-09-04 。
累計停權次數-->10次
scrumhalf wrote:沒有「全民」買單, 頂多只是該銀行的「股東」來買單罷了.....銀行雖然是特許行業, 但並不代表每一家銀行的資金, 都是從您口袋中掏出來的呀......
我只好奇,
這筆錢算誰的?
還不是呆帳,
最後還是全民買單!...(恕刪)
這只是單純的公司治理議題, 銀行是一個商業法人機構, 跟其他的商業公司運作並無不同. 股東若對銀行的呆帳不滿意, 可以透過董事會, 要求更換相關的經理人, 或是乾脆就不要買這家銀行的股票. 這跟其他非金融企業的呆帳是一樣的; 不是只有銀行才會有呆帳, 任何行業, 只要有「應收帳款」項目, 就有可能要面對呆帳的風險, 在會計制度上也有相對的, 打消呆帳的規定, 以及法定程序.
您可以去翻翻每一家上市公司的公開財報, 即使不是銀行, 裡面也有一些些呆帳, 就算沒有呆帳, 管你是台塑、台積電、IBM、微軟,國內國外、大大小小,也都會事先提列一筆「呆帳準備金」, 準備用來沖銷呆帳的. 換句話說, 她們隨時都挫咧等, 隨時都要面對債權討不回來時的資金調度問題.....
只要有商業往來, 就可能有呆帳發生, 做生意的人對這個名詞並不陌生, 也不害怕, 「呆帳」本身不是惡虎猛獸, 他只是一個會計項目, 反映一種商業結果而已, 經營者的功力, 就是要平衡掉這些虧損之後, 還能創造出利潤....您可能沒有接觸過財務或高階經營職務, 才會對呆帳心生恐懼, 一聽到呆帳就緊張, 甚至連一點邊都不想沾上.....
任何企業的經營者, 都必須隨時預防呆帳的發生, 萬一發生了, 就視為企業的虧損. 經營者只要確保盈虧互抵之後還能賺錢, 就算有呆帳又有何關係呢? 整體是賺錢的, 股東的利益還是被保護了啊......
難道銀行都不能有呆帳嗎? 天底下哪有這種事, 作生意可以不用負擔虧損的風險? 這樣對其他的行業才不公平咧...
當您個人要借錢給別人的時候, 就必須想到以上的種種, 把自己當成銀行來思考, 仔細評估呆帳的風險. 天底下本來就沒有「借錢出去一定拿得回來」的道理, 借錢是做生意, 不是拼道義; 您甘願出借, 就要甘願承受風險. 渡過風險, 是您賺到, 遇到風險, 是您賠到, 千萬不要以為, 借出去的錢, 百分之百拿得回來; 如果您還這麼想, 只能說您把道德與法治混為一談了....法治是確保履行最低的道德, 若您要求對方履行「父債子還」這種更高的道德, 也只能勸說, 在法制上不能強迫....
hendry2002 wrote:
這個惡法
已經不知道害了多少年輕人
真不知道何時會修法改過~
不會過。
因為利益團體去遊說了我們的立法委員,所以本來要修的就被搓掉了。(某法官上課說的...不能講出名字...)
前面有網友說父親借了錢若不還的話變成呆帳要全民買單,所以似乎是要兒子還才有道理。
但是也有情形是父親早就跑路了好幾十年都不見,兒女們根本不知道他在何方,等到他死了才知道要繼承債務(畢竟不可能沒事就跑去戶政查老爸到底死了沒吧?),這樣也合理嗎?
或者,我聽過最扯的,是要個四個多月大嬰兒繼承幾千萬債務的(因為其他人都拋棄繼承了)。我想,像這樣的情況也不是很公平吧。
固然的確有人事知道自己要死了所以預借了一大筆錢,但是銀行也應該做好把關的工作,因為能不能收回來畢竟是銀行本身的業務。如果銀行仗著政府不敢讓它們倒而任由信用不佳的人借錢,那麼過失責任應該由它們自己來負責吧。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