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阿嬤照顧7個小孫子的真實故事~請大家務必花一點時間來看看~不是要大家去可憐他們的處境,而是讓大家知道在那麼堅困的情況下的他們都願意面對事實然後勇於的突破現狀改變未來,甚至小小年紀就計畫著未來的路然後把整個家給扛起來!然而幸福快樂的我們卻........
但現實總是讓人脫離自己美好的世界,看著另一個現實的世界真實發生的紀錄片。我目前的能力除了感嘆以外,還能做什麼?不管你看見還是看不見,事情就這樣一直發生。光是面對這種無力感,就讓人夠沮喪的了。
那些所謂的愛心捐款、物資救助,難道就是讓另一個真實的世界改善情況的「辦法」嗎?也許溫世仁所選擇的方式才是根本解決之道~沒有人教導自殺的夫婦該怎麼面對銀行處理債務,該怎麼獲得一技之長,該怎麼將孩子交給政府照顧,該怎麼跟政府爭取自己生存的權利!
學校教導了我們知識,社會卻鼓吹贏者通吃,笑貧不笑娼。彷彿將失敗者踩在腳下就可以贏得鎂光燈的焦點。媒體拼命報導成王敗寇的王者光環。卻沒人教失敗的寇怎麼再站起來。
台灣教育只注重如何成功,彷彿成功可以得到快樂,但其實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我們失去很多快樂。就像賭博的人一樣,一直輸掉手中僅有的籌碼,卻祈求自己在最後一把能全部贏回來。就算贏回來...也頂多跟一開始的籌碼差不多。這讓我一直想到「富翁與漁夫(註1)」的那個故事。只是,媒體一直報導創業可以致富,而且淨挑一些很年輕就賺到錢的案例,什麼七年級生賺進百萬、千萬之類的報導充斥。但那些萬中選一的成功案例,隱藏的部份還有多少失敗案例呢?這些人最後是像阿嬤的兒子媳婦一樣選擇自殺?還是在社會的底層浮沉??
幸運的人會為了承擔這些責任,燃燒自己全心投入,並有所領悟逐漸扭轉局面。只是,這樣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沒有媒體偏頗的報導,逐步扭曲社會的價值觀,這個社會不必付出如此高昂的成本。每個人都可以向快樂國丹麥一樣,活的很有價值,體認人生的重要。誠如一位丹麥教育家所說:「增加知識固然重要,但若一個人無法體認人生的重要,那麼所有的知識都沒有力量。」丹麥人不在於教育孩子可以做些什麼,贏過多少人,更是「我是誰」的自我探索與認識!反觀台灣,教育努力傳授一個又一個的知識。傳授知識就好像教人們賭博的技巧,希望他們可以越賭越精,避免輸錢。但是卻忘了真正該教的,是教他們離開賭桌。
擔任主管多年,對初見面的員工,最常問的通常是「這份工作是你所選擇的,那你知道自己為何而選擇嗎?」這句話問的是,人們對自己的生涯規劃,但我得到的答案通常都是還在想之類的...做人不能太單純,不單純不意味著虛假,只要清楚自己的選擇,為選擇承擔,一樣可以活的很真實。但了解自己的選擇,通常並不簡單。
----以下是羅盤牢騷分隔線----
PS: 這次看這部紀錄片有個插曲,覺得很諷刺。當天最大的新聞是某位媳婦叫他公公去死。其實我對這則新聞沒什麼感覺,也不是什麼倫理不倫理的衛道人士。只是在看著 Im.tv 參與商周的紀錄片聯播,商業氣息卻特別的濃厚。心中不僅苦笑, Im.tv 你好樣的,手腳真快...連原音重現都搞出來了,媒體果然很嗜血~
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
http://0rz.tw/9f2LJ
來提供一個最新的進展、水蜜桃阿嬤也被消費了....

-----------以下轉載聯合新聞網
「對水蜜桃阿嬤好殘忍」 導演棄拍續集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凌珮君、許韶芹/綜合報導】 2007.07.06 03:28 am
商業周刊為水蜜桃阿嬤江秋玲拍紀錄片,引發的募款爭議,愈演愈烈。記錄片導演楊力州昨天發表公開信,「求求大家讓這件事趕快落幕!」他表示,看到阿嬤為了幫他說話而上電視,他覺得非常難過,「我年輕,應該是我來幫她,沒想到現在變成這樣,拜託大家不要再打擾阿嬤了!」
住新竹縣尖石鄉的泰雅族「水蜜桃阿嬤」江秋玲,因為兒子、媳婦、女婿相繼自殺,一肩挑起養育七名五歲到十五歲孫兒的責任,她種水蜜桃、打工,表示要自己打拚讓七名孫兒讀到大學畢業。本報曾於今年元月廿九日率先報導她的奮鬥故事。
商周日前也與紀錄片導演楊力州合作製拍「一個台灣,兩個世界─水蜜桃阿嬤」紀錄片,引起社會大眾關切。但立委高金素梅指控商周「消費」阿嬤,募了款卻沒捐給阿嬤,楊力州昨天也發表公開信,表示對事件發展的失望,並宣稱放棄拍攝第二集的計畫。
高金素梅四日指阿嬤親口告訴她,為商周拍紀錄片的導演楊力州曾承諾她要募集教育基金,而商周已募得五百多萬元,錢卻都沒有回到阿嬤身上。昨天阿嬤上電視澄清,強調楊力州並未說要為她募款,還哽咽落淚。
「我不希望阿嬤變成兩造雙方角力的犧牲者。」楊力州昨天發出對整件事的公開信,受訪時也一再強調覺得對阿嬤「很對不起」,昨天他已聯絡上阿嬤,要她照顧好自己,「三天新聞一來一往,對阿嬤好殘忍,她是個善良的人啊!我現在所能說的,就是希望整件事全部停止。」
至於商業周刊對募款的運作方式,楊力州則低調表示,他並不清楚。他強調,所有的事本來都出於善意,「現在發展成這樣,實在非我所願。」
阿嬤昨天帶著孫兒到高雄乘坐摩天輪圓夢。對高金素梅的說法,她澄清說,商周本來就沒跟她簽下任何募款要捐助給她的約定。
商周公關經理林秋寶昨天強調,製作「水蜜桃阿嬤」專題是為了呼籲社會大眾重視自殺問題,募款是為了全台自殺防治,不是專門給阿嬤用的。
林秋寶說,募款目標為一千萬元,製作專題的目的,不是為了幫水蜜桃阿嬤的七個孫子募集教育基金,所有款項將作為「生命教育教材」製作費用,優先捐助全台自殺率前五名的縣市,包括基隆市、南投縣、花蓮縣、嘉義縣、台南市三百六十六所小學,每個班級各一套,共計六千五百三十九套。
對於「自肥」的說法,林秋寶反駁,商周和城邦旗下的格林文化合作,製作繪本供孩童閱讀,正因為是「自家人」,成本都壓得很低,不會賺錢,只有可能會虧錢。她想請問高金素梅,「如果我們虧錢的話,你要怎麼自圓其說?」
-----------以上轉載聯合新聞網
看來又一個被消費後一腳踢開的弱勢主角
用水蜜桃阿嬤當募款招牌、募得款項用來買「商周自家的出版物」
而且募款目標一千萬、僅買六千五百餘套、等於一套要一萬多元??
不知道01上面神通廣大的朋友們、有無管道可以告知如何買到水蜜桃呢?
施振榮:能在紅海立足,就有資格看新的藍海~!!!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