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小弟反而一直想學蛙式都學不會,游一下子就沉下去了,而且小弟去YMCA學游泳時好像一開始入門教練都是先教自由式然後仰式,蛙式跟蝶式都放最後進階班才教,有一次小弟暑假到家裡附近泳池游泳時發現平平在游泳,小弟用自由式硬是比旁邊用蛙式的歐巴桑快許多,所以想游快只有捷式(自由式)囉!不過自由式缺點就是游久了好累,因為一直要換氣,小弟每次換氣都累的半死.
阿pentax wrote:伏地挺身或舉重及一周... 盡量游在自由式的游者前面 (恕刪) 推這句,如果能找到「大白鯊」游在你後面,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呀!我比較消極,都是游在自由式的後面,看能不能把距離拉近一點。(不過總是越來越遠就是了)
不知道可不可以討論一個無關蛙式技巧的話題上次我在某週刊看到有介紹到魚式游泳大略的看一下 好像跟一般的游泳方式都不太相同而且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不會很費力可以輕鬆游魚式游泳介紹有興趣的人可以用google搜尋TI游泳不知道版上有誰會這種游法呢?
不引言了...我就直接打我所知道的...1.小蛙跟大蛙最大的分別點是-膝蓋位置..如果你的腳掌內側在夾水時..是在膝蓋以外->小蛙如果你的腳掌在夾水時..與膝蓋同一直線->大蛙白話一點,大蛙容易"踹"到人...至於那個快?..理論上+比賽經驗,小蛙比較快..但是初學者不易抓到水感...2.要遊抬頭蛙,最重要的重點不在於手和腳的動作快..而在於身體協調性+撥水的水感有抓到...我曾經為了證明給我同學看..只用腳+慢慢踢,頭還是可以在水面上..(其實立泳有一個方式就是降子.)3.如果我們把蛙式分成五拍.分別為1.2.3.4.5拍最佳的協調性是:1-3拍是手的動作,3-5拍是腳的動作。(第三拍時手跟腳同時間在動作)4.蛙式的動作當中,是四種比賽姿勢裡面唯一有反前進方向動作的泳姿(ex:手的前伸&腳的收腿)所以是所有泳姿裡面最慢的..不講那種比賽的紀錄,一般人能把蛙式50m游進40秒就是可以進入校隊等級了(or縣市級比賽)也需蛙式比較少人會專攻吧,不然40秒還真的不難.5.動作的累不累,要看放鬆的時候有沒有真正放鬆到 & 用力的肌肉部位對不對 & 有效率的撥水動作。所謂的"放鬆的時候"是泛指不撥水的時候(ex:捷式or仰式的潑水後把手抬起水面放到前面這個動作)剩下的,就要真的需要指導了,沒看到動作真的指不出來每個人容易累的原因。6.在游泳教學上,台灣總是會把蛙式放在最後教的原因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蛙式的動作原理有別於捷式.仰式.碟式...用力的點也不同如果要分類的話;捷式.仰式.碟式.屬於一個系統,蛙式屬於一個系統...如果一開始就先學蛙式,對初學者來說,容易影響到其他泳姿的學習..如果先學捷式,比較不容易被困惑..在台灣,大部分的教練在學員沒有特別指定的情形下,通常是先教捷式..順序來說:捷->仰->蛙->蝶. (不過大部分去學游泳的人學到蛙式就會結束了)7.忘了說捷式可以就說是自由式,但是自由式不一定等於捷式...比賽項目若是自由式,意思是你可以選任何你想要的姿勢,但由於捷式是最快的姿勢,所以大家都是用捷式來比...(如果你想用蛙式.蝶式..甚至狗爬式都可以...不過感覺挺愚昧的..)上面打的內容,來自於個人的游泳經驗+游泳教練經驗+比賽經驗..應該還是有疏漏錯誤.有錯請版上各位大大不吝指正....
這本書我有買,結論是不要買。誠心的建議別白花錢。我非常佩服文字工作者妙筆生花的本事,與老美創造新名詞以遂行銷的超凡能力。但有些事情並不是說得一口/寫得一手好功夫,就真的那麼神。裡面所有的內容老實說,非常詳盡,但跟其他教導游泳的方式並無二致,仍然需要一位很好的教練來指導。這個完全沈浸(TI)應該是有訓練班的,如果光看書就能大徹大悟,融會貫通的話,我認為應該會出現一種情形就是:書賣得極好,而這些訓練班統統倒掉。
書裡的意思,或許只是讓泳者感覺到自己好像是魚在水裡般的適應游泳吧。(如魚得水?)而他的英文(TI: Total Immersion)也沒看到一個「魚」字。我當初為了想知道「海豚式」怎麼游而買了它,結果是啥也沒有。不過是介紹蛙式、捷式、﹍等標準游法的動作而已。我必須在這裡告解一下,為甚麼對此書如此不爽,因為這本書看完後,一心想學魚式動作的我,泳速不增反減(慢了百分之十五左右)。簡直有「邯鄲學步」之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