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kiko wrote:是大陸杯杯自己告訴我...(恕刪) 大陸很大,3年飢荒的時候,各地的遭遇不同城市裡會好些,城市戶籍的居民,有定量供應,雖然很少,要用地瓜之類的代替大米,但還能維持基本的生存,一般不至於要吃樹皮。對於這個問題,我特意問過經歷那個時期的父母,我父母在大陸一個小城市長大,城鎮戶籍、爺爺奶奶是普通工人,他們告訴我,當時吃過地瓜之類的替代主食,挖過野菜但不作為主食,樹皮、草根這東西還不至於要去吃它,雖然個個吃的營養不良,但還不至於餓死。農村是另一種情況,農村戶口是沒有定量供應的,農村的饑飽完全取決於所在生產大隊(看不懂這個詞的台灣朋友就當做「村」來理解吧)的糧食多寡,不過各地的生產大隊普遍都是缺糧,在同樣缺糧的情況下各地又有很大的不同。南方農村會好很多,南方農村多數有河流、有四季常青的樹林,河裡抓些魚蝦、山上打些野味、竹林挖些筍、樹林采些菇,當時環境還沒被破壞,這些大自然的饋贈還是有很多,雖然糧食緊張,總還有些東西果腹,也還不至於餓死人。北方就慘了,特別是大西北,沒有什麼溪流,冬天大雪一下,到處白茫茫一片,很難從大自然中獲得什麼,很多人確實是活活餓死的。做為一個大陸人,我也是大學時看了《定西孤兒院》這本紀實報告后,才知道飢荒可以慘到那樣的程度。另外也和當地的領導的做為也有關係,這個涉及太多,不多說了大陸太大,很多事都是各地情況差距很大,一個大陸人告訴你的事,可能和另一個大陸人了解的差之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