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E 1502 wrote:我也這麼認為新加坡也設公車專用道(慢車道),但不是全路段還做分隔島上下客,分隔島上下客行人要穿越3,4車道又危險還要等紅綠燈浪費時間交通規劃該 R大,關於這點我不太懂,汽機車路邊停靠要怎麼辦?在台北大家違停的機會很大,尤其停在公車停靠站的也不少,這些都是現下正在發生的問題,如果將最外側車道設置成專用道的話,這部分國外是怎麼解決的?
台灣機車特多多到炸...無解!機車數量多寡看似與大眾運輸展無絕對關係,是文化差異造成~車輛左邊也開門上下客,人放到安全島,那麼就該在安全島上設站,那就與現有的公車專用道並無差異且規劃安全島上設站必須在路口犧牲一線車道將安全島拓寬成徒步空間,才能容納行人與候車乘客台北市公車專用道大多規劃在單向三線以上道路且公車路線多到會影響交通流量才有辦法設計專用道,否則砍掉一線當站牌只會降低容量,這不一定可行!
維克‧遜 wrote:RICE 大,感謝您...(恕刪) 注意車前狀況不也是交通規則,我是站在乘客的立場,再怎麼堵塞,汽機車決對比乘公車的乘客快,你想把下車點靠近路口紅綠燈處,一台巴士停在路口上下乘客或許降低乘客危險,反過來變成內車道或轉灣車的危險(想一下前方綠燈你剛加速突然下一路口前前方公車煞車,那你怎麼應變?)公車靠右是慢車道速度是遞減的,後面車輛應變是比較好掌控,你講那些套一句臺語;籃趴跟趴籃是一樣的。
紅綠燈號是交通規則,必須遵守沒有異議,但是公車由由中/內側車道往外側車道停靠,這樣所造成的"交通堵塞"並可能引起事故的問題是我提出來討論的重點,這樣不知道您是否了解了?你的重點應該是交通阻塞讓你不好走,我的重點是路上所有的人能安全一點
hsin139 wrote:注意車前狀況不也是交...(恕刪) 了解。原來您是以乘客的角度,那不知道您所謂的注意車前狀況該不該適用在內側車道其他車輛上?我說的左側下車,既然像你說的覽趴跟趴覽,那一樣的事情卻明明少了公車變換車道的動作,所以你還是不認為比較好?還是您認為公車只會停靠慢車道,不會再換回快車道,造成快車道的駕駛必須注意車前狀況?既然公車不用因為變換車道造成其他車輛堵塞,相對的也不會因為其他車輛而無法變換車道上下乘客,讓您這位乘客更快速更安全的到達目的地,您還是覺得是"趴覽"?--------------------------------------------------------------這樣好了,我們兩個先不討論我提出來的意見壞處在哪裡,而是討論好處在哪裡?因為您覺得是多此一舉,廢話一篇,卻又覺得覽趴趴覽是一樣的。那想必您也知道好處在哪裡?請告訴我一些我不知道的。--------------------------------------------------------------不然這樣好了,要了解對方想法的方式就是站在對方的立場,我們兩個立場對調好了,現在我是反方,你是正方,請您提出您支持您的論點(也就是左側下車)的意見,我會以一個乘客的身分來反對您的論點。
hsin139 wrote:我所認為覽趴趴覽是一樣的,你只是把慢車道後方機慢車的危險性轉移給內車道的後方車輛,在一個速度快跟速度慢兩者之間安全性的取捨,造成你機車訴度慢應該是值得的。 怎麼聽起來您是快車道駕駛??????不是乘客嗎?還有,記得看重點喔!我說的是變換車道,既然公車都在快車道了,在快車道停車也只有煞車的問題,沒有從慢車道變換到快車道的問題喔!還有還有,我開車、我騎車、我走路、我坐捷運,我偶而也會搭公車喔!啾咪
讓行人左側下車,其實不很實際,先不說國人根本不習慣這種道路設計,左側下車的話 那你原來快車道的位階是不是變成慢車道,變成三線道 中間才是快車道.嚴格取締公車不進公車站載客才是正解(我還蠻好奇台北市的公車真的敢隨地停車載客),另外拉長站與站的間距也可以思考,不過老百姓一定哇哇叫.
阿你是看不懂國字喔,我說你講的意思覽趴趴覽是一樣,是說你只是將公車本來要變換車道變成不用變換,而改成本來可以直接下到人行道的公車乘客要從路中央變換車道到路旁,這樣有改善交通安全?用點腦子。你的重點不是變換車道嗎?難道人變換車道不是你的題目,還有我也不是快車道的駕駛,只是讓你有些基本常識,快車道所造成的危害是比慢車道嚴重
維克‧遜 wrote:了解。原來您是以乘客...(恕刪) 還有.....我覺得是多此一舉,廢話一篇,卻又覺得覽趴趴覽是一樣的那想必您也知道好處在哪裡?請告訴我一些我不知道的。我感受不到有什麼好,我覺得覽趴趴覽是一樣,是........一樣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