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88888888888


d885668 wrote:
對於保身他們確實做的...(恕刪)


這一部份在他與趙良的對話中有說道
不是他們不瞭解何為明哲保身或預留退路
實則是在變法一開始他們就瞭解有可能會有什麼結果
也表明了為了繼往開來而捨身變法是他們願意的
而在秦孝公死後很多人也都看出問題也準備幫他預留了退路
只是他不願意
也不想因此讓變法蒙塵甚至有擱淺的可能
在故事裡他的死
也只是為了替未來的贏駟與秦國能夠掃平復辟世族和東出埋下的隱線
話說這部真的是好看
線上看完了還準備去買一套回家再看一次 XD
d885668 wrote:
覺得商鞅看的真的很深遠
...(恕刪)


哦,這你錯了。
雖然大秦帝國的確拍的不錯看。
-
商鞅看的一點都不深遠。

所以秦朝滅的很快,是為最神速滅亡的帝國。
-
這人是「法治」的極端派。
頗像現代的「法治」文明。
-
「法治」這東東嘛,很難說它不對,只是它弊大於利。
可治一時,卻不能使國泰民安。法治越厲、後患越巨

這部份不好講清,但你可以想像部份(現代也是「法治」)。

除了比較富足優勢,以致很喜歡講法令的一群好命人們之外..
這也不行、那也犯法的,一般市井大眾之徒,其實精神都頗鬱悶。

而且,立法人員為求有政績可談,還會永無止盡的生產更多法令。
-
人不是機器,人本來就有「做惡」的實際需求。
一昧「法治」,確實一時可以塞住水流,但爆水管也絕對可以期待。

-
本王是反而比較支持劇中的「老秦人、老世族」啦....

其實,那群人,才是真正會「真心謀求國家千秋萬世」的人。
因為它們親子親孫的榮華地位,才真的與國之存亡血脈相連。
雖國弱而長存」,怎樣也比「強沒幾年‧瞬即敗亡」的好。

商鞅這種一心實現自我、建業立功、圖名青史的過客.....

嗯,僅可為棋子,偶爾可納之。他不要(?)那就棄了也好

Neo5168 wrote:
閣下完全錯了。本王正...(恕刪)


大王應該是厚黑派的
究竟

Virgil_NG wrote:
這一部份在他與趙良的...(恕刪)
再看第二次了
究竟

Neo5168 wrote:
哦,這你錯了。雖然大...(恕刪)


秦始皇在140年後統一中國

這樣還不算深遠嗎?

秦始皇一統之後

動用了國中5%的人

去修長城.建墓

身後事也沒辦好

被胡亥登基

小弟不懂事

還望大王教我



也謝謝各位先生賜教
究竟
商鞅變法意在強國,
不過若無強君也是無用.

要說商鞅深遠不如說商鞅著眼於"國"
強國不一定能夠統一中國,但!強國定能令他國不敢隨意侵犯!


T&S wrote:
商鞅變法意在強國,不...(恕刪)


如果缺少一方變法不能成

就好比人的雙足

秦孝公有眼光

還是病急亂投醫?

個人也是很佩服秦孝公



小的提出疑問

並不是反駁

目的是想激發出更多的觀點


感恩

究竟
d885668 wrote:
如果缺少一方變法不能...(恕刪)


你說的是事實!
當然沒有疑問之說 又何來反駁之說^^


Neo5168 wrote:
哦,這你錯了...(恕刪)

所以有時候法律也會開放一些作惡的空間,尤其是在一些社會風氣很開放的國家
像是開放賭場,開放紅燈區,開放大麻以及開放同性婚姻(我知道這樣講有點過分,但是同性戀不能生小孩是事實,反正我也不否認有很多人有這方面的情慾需求……)

另外我覺得禮樂教化如果做的好的話,其實才能真正實現法治,因為法律的本質只能作為這個社會的除錯器,很容易被破解,除非先透過禮樂教化讓眾人本身在思維上就沒有鑽法律漏洞的想法,否則不可能實現真正的法治...(這點倒是真的被北歐國家實現了,雖然他們用的可能未必是儒家那套...)

萌貓 wrote:
所以有時候法律也會開...(恕刪)


但是基準不一

當時的秦

就好像未開發的國家


秦人並不知法

包括秦君

當時變法完全顛倒了秦國上下



貓所說的開放八大

是否建立在已開發國家

國人都已知法?


請先生教我
究竟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