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全球暖化! 台灣政府可以做些什麼?

fc9999 wrote:
都騎腳踏車 別吹冷氣 都走樓梯 別用塑膠袋 別用跟電有關的電器 反正古代怎生活我們就怎過最好是山頂洞人的生活方式 那台灣就成功了 只不過有幾個能作到? 在上面罵政府怪東怪西的 你先去作吧~!
.............
就算領導人要作後面的人一直拉他後腿 有用嗎?
(恕刪)

說退回山頂洞人等等方式太超過了.
也有誤導之嫌
我們要作的,不是"消除"CO2排放,而是"不再增加"或"減少"CO2排放
風行草偃,上行下效是很重要的,一個好的政策推動,勝過下面的人喊破喉嚨宣導半天..
不是要罵政府,而是本來政府的力量就是很大的,別輕忽了.

無疑的台灣在CO2排放總量比例並不是很高
但單位排放量卻是榜上有名
如果說,CO2的排放,是對地球資源的消耗(比喻也許不洽當,但較容易解釋)
這個意思是說,我們以2千3百萬人,但卻消耗了超過2千3百萬人所該消耗的資源...

但由自己開始作起,才有資格要求別人,不是嗎?

最後一點是對的,國家領導人要作,但後面的人一直拉只會
所以才要建立全民共識.溝通觀念啊.

參考,討論.

James wrote:
這一個觀點我覺得有點...(恕刪)

我的想法很單純,只是"以價制量"的觀念,當然還要有許多配套
提高電價,不限於民生工業,對於重耗能工業自然形成不利的因素,
會滅少興建甚至遷出.
回饋在營業稅上,就會鼓勵企業投資.

當然這想法是單純了些,還有許多配套要作啦!

從歐洲待了一年多剛回來,感受到了暖化相當的嚴重
在台灣可以沒那麼大感受(因為一直都這麼熱)
但今年歐洲的冬天,完全沒有冬天的樣子
本來該冰封的季節,居然看到了蒲公英的種子漫天飛舞.
也難怪到現在為止,防止全球暖化及減少CO2排放以歐洲人最努力吧!
但實際上,受害最大的,將是近斥道的國家,尤其是島國.

參考,討論
kpchao wrote:
與其問「全球暖化! ...(恕刪)


同意這位大大的說法
不要光只是問別人或政府可以為地球做什麼
自己為這地球做到多少
小有小的力量,看政府在想什么了。上个月刚听过Iceland总统的presentation,很有感触~~~~

Iceland is a European island in the middle of the northern Atlantic. It’s a small nation, roughly the same size land area as Ohio and with a total population of about one-third of that of the city of Columbus, but its contributions to the environment in the way of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is enormous. In its short 63 years of independence, Iceland has shifted its energy dependence from coal and petroleum to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Today, 70 percent of the country’s total energy needs and 100 percent of its electricity are harnessed from geothermal springs and glacier-fed lakes and rivers. Iceland is also a leader in hydrogen power, which fuels the nation’s buses and automobiles.

“Iceland’s vision and goal is to be carbon-neutral in the next 25 years,” said Lal. “Now the challenge is to figure out how we do that through research, Extension, and student exchange programs.”

Iceland: A Laboratory for Global Solutions
Iceland President Ólafur Ragnar Grímsson Speaks on the Challenges of Climate Change. April 2, 2007.

索尼2007 wrote:
政府目前的主力工作
...(恕刪)


別扯到政治好嗎 你們常常說政府的問題 假如政府把核能撤掉 不准用塑膠袋 不准開車只能開電動車 但是面對的就是能源不足的問題 那麼你會拿旗幟去支持嗎? 何必自己騙自己呢?
你跟我都是沒辦法作到的 為何要求政府去作呢? 美國敢嗎 ?歐盟敢嗎? 日本敢嗎?

你說改名只是政府政策之一 並不代表他沒去作環保問題 只是媒體報憂不報喜的狀態之下 讓大部分國民不知道政府在幹麻 請問你有真的去了解政府在作什麼嗎?

台灣對中國的報導倒是報的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唉........
聽不出來, 我在諷刺嗎?


bradywang wrote:
完全無法同意.大量的...(恕刪)
把蘇花高的預算,900億(對吧?)
拿來做下列事情:
1.限制每戶(4人以下,4人以上或有特殊需要者,另議)機車一台,汽車一台。超過,牌照稅、燃料稅加倍。
2.家中有學生外出唸書者,不限。但每人僅限擁有一台機車,畢業後牌照稅、燃料稅加倍。
3.已經畢業出外工作且未婚的人怎辦?
(1)每人每年補貼 5000 給您買腳踏車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2)大額補貼雇主購買交通車,由交通車接送上下班。
(3)跑業務或其他需要機動的人,免費安裝光纖網路。 再不行,開放使用汽機車,但是牌照稅、燃料稅加倍。
4.增加的稅收用來興建大眾捷運系統。
5.民眾不要的二手汽機車,由政府有價徵收,買來給學生、企業主或其他非得用到汽機車的人用。
6.以上適用有大眾捷運系統的大台北與高雄地區,其他地區汽機車額度可視情況酌量增加。

等我當總統就這麼幹

GeorgeS wrote:
聽不出來, 我在諷刺...(恕刪)

啊.....完全聽不出來....

我還那麼認真的回應......真糗..
fc9999 wrote:
別扯到政治好嗎 你們常常說政府的問題 假如政府把核能撤掉 不准用塑膠袋 不准開車只能開電動車 但是面對的就是能源不足的問題 那麼你會拿旗幟去支持嗎? 何必自己騙自己呢?
你說改名只是政府政策之一 並不代表他沒去作環保問題 只是媒體報憂不報喜的狀態之下 讓大部分國民不知道政府在幹麻 請問你有真的去了解政府在作什麼嗎?
台灣對中國的報導倒是報的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唉........ ...(恕刪)

你總是用很極端的例子,
不是不用塑膠袋,是"限用"塑膠袋,不是只淮開電動車,是鼓勵開電動車,政府可以作的,遠大於你我的想像.
另外,把核能撤掉並不是減少暖化的手段之一.
最後
別扯到其它國家去,標題都說台灣能作什麼了..
至於"環保"...我能告訴你,政府真的作的很少..
全球暖化
只是中國和美國造成的嗎?

就算身處台灣的我們佔的只是零頭
就不需要改進了嗎?

我覺得政府在制訂政策時
我的人民心態已經偏激了
管他為了是什麼原因
反正政府就是要搶錢

政客愛作秀
媒體操弄著人心
人民無法看清事實
亳無世界觀

不論什麼事都應該從自己做起的想法好像已不復見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