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大學甄選 “通過篩選最低分數”是假的嗎?

所有的落點分析都有其誤差

科系的熱門程度年年也不同

甄選的志願的選擇本來就帶有運氣性質

在五十級的比賽場 六十級分碰到七十級的也只能認輸

要能保證上的只有三流大學,其他的就看你的實力和運氣了
podman wrote:
不知何故,考選會決議不公佈最後總級分篩選的最低分

沒有不知何故,從很久以前,在大學聯考消失的前幾年,教育部就已經決定不公布聯考原始總分了。之後有說過不會公布總分。以避免學生照分數填志願。
podman wrote:
如果不是只有6個志願,問題還不會那麼嚴重
萬一選6個都落選就讓人扼腕,據我所知出現這種情形不少

這類型考試就已經是以專長或興趣作為選填依據了,給6個志願還不夠?既然都是專長了,還壓不過人家,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會以總級分篩第三輪也是有原因的,避免考生只加強要篩的幾科或一科,剩下的科目全部放掉。
podman wrote:
大學甄選 “通過篩選...(恕刪)

我去年是照我喜歡的科系填
前面的學校,後面的學校,標準開出來竟然都一樣
而我又剛好都只差一級分==
好險我有填科大,大學全死,科大全上
今年我在準備轉學考,希望可以考回大學
有時命運就是如此,看開點!
不好意思,在下是前幾年的學測的推甄考生,
我想應該是你自己本身對於這套"甄選制度"的級分沒有認識清楚吧
以下分成4點

1."去年"公布的最低級分,都說是去年的了,誰跟你說了你的級分
比"去年"的都高了就一定會上了!?

2.學測填選科系說的現實點跟現今
社會的主流產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尤其是漸漸加溫的產業
而且更要看當年學測的各科難易度
每年每科的難易度不同,各個級分的人數也不相同
怎麼可以這樣評斷?


3.依照我看你的標準,很有可能是在數學這科的部分沒有通過標準
或是有可能:
引用udn新聞:許多考生受「預期心理」影響,選擇申請熱門系組中往年門檻較低的,導致競爭激烈,今年分數反而比往年高分系組高,如交大電子工程系乙組就首度贏過甲組。

造程可能只是剛好通過標準,但是總級分不夠的情形

4.最後,學測選取科系沒有錄取成功,當然難免會有一定的失落,但是我想沒有必要無的放矢,
不過任何制度本身都一定有瑕疵,我想社會的黑暗不黑暗,你並不是真得了解,如果你真得這麼了解歡迎提供一些真實的例子而不是打打嘴砲,說著我沒有過這"去年"的標準,被審資料就是黑箱(我不完全否認),不如把握時間規劃之後的挑戰
在下當年也只是剛好通過某科系的標準(約70級分),靠著背審資料的高分也才得以正取(沒有靠任何關係)
相信只要你有足夠甚至是超過標準得實力,那麼扔然可以順利上榜的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