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應該是你自己本身對於這套"甄選制度"的級分沒有認識清楚吧
以下分成4點
1."去年"公布的最低級分,都說是去年的了,誰跟你說了你的級分
比"去年"的都高了就一定會上了!?
2.學測填選科系說的現實點跟現今
社會的主流產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尤其是漸漸加溫的產業
而且更要看當年學測的各科難易度
每年每科的難易度不同,各個級分的人數也不相同
怎麼可以這樣評斷?
3.依照我看你的標準,很有可能是在數學這科的部分沒有通過標準
或是有可能:
引用udn新聞:許多考生受「預期心理」影響,選擇申請熱門系組中往年門檻較低的,導致競爭激烈,今年分數反而比往年高分系組高,如交大電子工程系乙組就首度贏過甲組。
造程可能只是剛好通過標準,但是總級分不夠的情形
4.最後,學測選取科系沒有錄取成功,當然難免會有一定的失落,但是我想沒有必要無的放矢,
不過任何制度本身都一定有瑕疵,我想社會的黑暗不黑暗,你並不是真得了解,如果你真得這麼了解歡迎提供一些真實的例子而不是打打嘴砲,說著我沒有過這"去年"的標準,被審資料就是黑箱(我不完全否認),不如把握時間規劃之後的挑戰
在下當年也只是剛好通過某科系的標準(約70級分),靠著背審資料的高分也才得以正取(沒有靠任何關係)
相信只要你有足夠甚至是超過標準得實力,那麼扔然可以順利上榜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