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4931 wrote:很簡單這兩個就差在:...(恕刪) 這就扯了,北京保存著大多數,文革中也沒有遭到破壞,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運往台北的精品更多。故宮的文物最主要的流失是溥儀造成的。1933年1月31日山海關失陷后,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決定將故宮部分文物分批運往上海。2月5日夜,故宮博物院的第一批南運文物2118箱從神武門廣場起運。至5月15日運走文物5批,共13427箱又64包。其中,書畫9000余幅,瓷器7000余件,銅器、銅鏡、銅印2600余件,玉器無數,文獻3773箱,包括皇史宬和內府珍藏的清廷各部檔案,明清兩朝帝王實錄、起居注,以及太平天國的檔案史料等。還有《四庫全書》及各種善本、刻本,當時國內發現最早的印刷品之一《陀羅尼經》五代刻本,國內最古老的石刻「岐陽石鼓」。文物抵滬后,在上海法租界亞爾培路(今陝西南路)的故宮博物院駐滬辦事處存放。同時在南京朝天宮搶建文物庫房。1936年存上海的文物分5批遷運至南京新庫房,1937年成立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1937年「七七」事變后,南京分院的文物又分3路運往四川,巴縣存80箱,峨嵋縣存7287箱,樂山縣存9331箱。1946年3處文物先集中於重慶,于1947年運回南京。1948年底至1949年初南運文物中的2972箱被運至台灣,保存于台北故宮博物館。1951年後留在南京的文物陸續運回故宮博物院1萬餘箱,仍有2221箱封存于南京庫房,由南京博物院代為保管。
不同點查一下 WIKI 就有了啊, 文革的事也有說明------------------------------------------------------------1949年2月,解放軍佔領北平後,不久成立故宮博物院。1950至1960年代,陸續有人提出故宮改建計畫,後因種種原因擱置。1961年,經政務院批准,北京故宮被定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6年,在周恩來的命令下故宮受到保護,逃過文化大革命的劫難。------------------------------------------------------------故宮逃過劫難, 但更多無法統計, 藏富於民的珍寶被毀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