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隨風去 wrote:
經濟學家沒告訴?不可能!大陸天天有人說「生產一個芭比娃娃有10美元的利潤,可是我們做的只是最底層的加工,辛苦半天只能得到1美元的利潤,剩下的9美元都被人賺走了,我們要控制產業鏈的上游,要創建品牌」。我不新台灣沒人說這些。
轉型發展高附加值的產業呀。
多看看其它國家,比如瑞士,比如德國,發展的都是高精尖科技,還有旅遊業什麼的,在舉個例子瑞典,這麼點一個國家,可是人家有Ericsson,有SAAB,有bonakemi,有Tetra Pak,有H&M,有Ikea,有Electrolux 都是世界級的大企業。發展加工業到最後要爭取成為標準製造者,申請更多的專利,掌握更先進的技術。
高附加值的產業意味著很少的人就能創造很大的利潤,更大的企業意味著稅收會更多,國民福利待遇會更好。
『聽說』在台灣,Ikea 做得最好的,是餐廳

在大陸說的那些,後面有些事都沒說
例如說,真正成為品牌後
要苦惱的,恐怕比,沒有成為品牌之前,要來得大
產業升級,升到頂到天了吧

頂到了天,接下來,就要向下墜落
一如 APPLE 股價,從 700 美元跌落至 500 美元以下

果真做好產業,從 500 升級到 700 的水平
就要同時做好,從 700 墜回到 500 的,前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