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為什麼日本人很少騎機車呢?

小弟曾經在日本居住過,日本的交通的確很發達,不論都市還是鄉村,公車都有時刻表,而且很準時不會誤點,台灣不就是因為公車不準時容易誤點反而騎車比較方便嘛~
而且日本的街道很適合騎自行車,自行車是跟騎在人行道上的,如果騎在人行道外跟汽車並行,警車就會廣播叫你要騎在人行道上,騎士跟行人也會互相尊重,我曾經騎車時因前方有行人檔到路,就按個鈴警示一下,說聲不好意思,行人也會回說不好意思~兩者互相尊重才能創造互利的環境,在日本大家不論男女老少都騎淑女車,買東西還是上學放書包都方便^^再說:日本考駕照很難考取而且費用昂貴,相形之下就不會想要騎機車了吧。

pinget9 wrote:
寧可和大家一起擠電車...(恕刪)


這就是日本人民的智慧。
以弱小自許博取同情,實際上卻是無視法規、恣意妄為,這樣的族群也敢要求路權?我呸!

乙女座のシャカ wrote:
你想想看吧,越先進的國家摩托車就越少,越落後則反之。



是喔 那非洲國家比台灣先進100倍囉????
日本的機車是那種重機

和台灣這種便宜的代步小綿羊又不一樣 ...

要禁很簡單啊

叫廠商不要再升產小綿羊了

也不用做重機 反正連大陸都嬴不了

所以改全力研發 綠能電動機車

敢不敢而已
這還是要看地區,日本擁有列車製造技術起源於很早,
在一戰與二戰之間主要城市還在建設的時候,各種幹線或區間列車路線已經納入都市規劃,
所以規模稍大的城市幾乎就以運載量更大的列車為主。

在鄉間,有些區域列車車站距離山區村落比較遠,
所以到目前為止還是有居民購置250C.C以下的機車來擔當家裡和車站的交通工具。
而在都市裡,基於法規與稅賦,機車變成了稍高收入的人當作休閒工具。
總之大家說的法規或氣候都是原因,不能歸類於社會進步與否的象徵。

台灣因為在日據時期開始主要以西部幹線為主,
可是當時高雄、台南、台中、台北已經有相當城市(應該說是大型古代聚落)規模,
日本人雖要開發也多少有難度,加上資源集中應用在戰爭,想要做也不容易。

遊歷台灣西部各大城市的人就知道,這幾個城市的車站幾乎都是在市中心比較繁榮的地方,
日據時期要做建設是有難度的,當然台灣西部很多大大小小的溪流,
大一點的曾文、濁水溪都必須先解決河川整治問題,偏偏台灣雨量造成溪流氾濫在當年並不好解決,
日本屬高緯度,很多用水來自山區雪水,光是這點,民生用水來源就跟日本不同。

盡量不要把機車密度當成落後與否的原因,背後牽涉的時空、技術、地理因素太多,
迄今在台灣許多鄉間要到市區,用機車的確省錢又方便,
若以此因素當作機車眾多的罪名,那可就把機車打入十八層地獄了。
mikieri wrote:
我曾經騎車時因前方有行人檔到路,就按個鈴警示一下,說聲不好意思,行人也會回說不好意思~兩者互相尊重才能創造互利的環境

我個人觀察是人民越注重外表整潔越不會去騎機車,而日本不騎
大多是機車使用者給社會的既定印象,以及騎乘後破壞打扮

從好的角度看,注重自己外表別人舒適的感覺是很好的;
但從不的角度看就是膚淺,不注重實際。如果處於大眾交通不
甚便利的地方,那就是不懂變通...光最近油價大漲就讓它們進出口
又呈現逆差,這對日本身無資源的國家是蠻需要警覺的。

所以完全不需要考慮機車是否為落後的象徵,而是要考慮對整體國家社會
的利弊。光抄歐美日?先不論自己是否有那種體質能力學,真學了你沒看到
它們現在的情況嗎? 難道他們的方法就這麼值得照搬??

台灣的機車產業從製造銷售到養護維修都很成熟,正是值得大力發揚的製造與服務,
然後再把我們的經驗輸出到國外!這或許會成未來一股高油價時代興起的新勢力~
乙女座のシャカ wrote:
你想想看吧,越先進的國家摩托車就越少,越落後則反之。

說的不無道理 難怪越南的機車那麼多 比台灣還誇張 不外乎他們就是個落後國家

pinget9 wrote:
寧可和大家一起擠電車...(恕刪)

看過很多日本人對台灣的印象是一堆人騎機車是暴走族
有這麼嚴重嗎
感覺台北騎機車要找停車位也很麻煩
有時候停了還要被店家廖北鴨

fdfdftr74 wrote:
是喔 那非洲國家比...(恕刪)


交通的部分有可能喔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