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郵政總局變身中華郵政公司掛牌
新年度第一天,成立百年的郵政總局也正式走入歷史,由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掛牌,取而代之。中華郵政公司表示,公司化後,首日開門營業,運作一如往常,只有民眾購買代售商品時,將首次拿到發票;未來包括郵件分撿、運輸及偏遠地區的郵件遞送業務,會逐步外包,但代表郵政的「綠色」標誌永不改變。
交通部郵政總局昨起改制為國營公司,由交通部常務次長張家祝任董事長,原郵政總局副局長黃水成為總經理。改制後,原有二十七個單位縮編成十五個,並裁撤台灣北、中、南三區管理局,現行四級組織簡化為總公司、責任中心郵局和支局三級制,責任中心郵局將自負盈虧。
新的中華郵政公司依法概括承受各地郵局辦理的各項業務,及其衍生的權利、義務,民眾不必辦理任何變更手續,所保管的各式收據、儲金簿、存單及保險單等憑證也都有效。
由於行政院要求中華郵政公司逐年精簡人員,預定今年先由二萬八千人降為二萬六千六百多人,至九十六年縮減至二萬三千餘人。受人力精簡影響,過去由郵局員工負責的業務也將逐漸外包,委託民間公司執行,郵局僅負責監督、考核。
黃水成表示,短期內委外項目包括郵件分檢、郵件運輸及郵件遞送三項;其中,郵件遞送攸關郵局形象,目前僅鎖定偏遠地區的郵件,委由當地的代辦所 (如雜貨店 )等代收。
長期而言,包括販售郵票等簡易等簡畢的窗口工作及都會地區的郵件投遞工作,也可能委請外包公司執行。
【 摘自2003-01-02/民生報/A4版/生活新聞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