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簡化字在這個時代「無意義」

現在用的繁體字
也是歷史以來很複雜的甚麼隸書 大篆小篆甚麼的簡化而來的
那時的寫法更複雜
嚴格來講也是簡化過的字
所以也不用批評大陸的簡體字
簡體字有方便簡易書寫的功能 而且對大陸很多普遍平民而言是有實用功能的
這個在一個大陸節目就討論過了
繁體字則比較美觀 有文化性
兩個其實都可以並存
在大陸其實也有人用繁體字書寫 他們其實並不討厭繁體字
其實文化是循序漸進的 就像一個新詞被使用很多次就變成常用的字了
PSIR wrote:
簡體字又叫"撿屍體的字",是數典忘祖的行為,
漢字簡化後變得其醜無比,難怪中國人心變得歪七扭八的。


放心吧!
可預見的未來。
下一代的台灣小朋友們,字寫的更扭曲,因為很多都只會注音文了。
他們平時字寫的更少,只會用鍵盤輸入注音符號。
這是只有在台灣才獨有的注音符號,無可取代。
香港和中國大陸的人是看不懂的。

就算是在中國,因為網路普及,很多的文字使用也是使用拼音輸入。
不少人平時不再用手寫的方式記錄。

有些字你看的懂,但不一定你寫的出來。
神馬都是浮雲!

mark0826 wrote:
我覺得到現在還在講這個才是無意義......抱歉

除非是唸中文的,念文學的
如果是其他用途,我只看到,國際上使用的習慣
既然人家聯合國都接受簡體字了,我們再講這些有什麼用



我也這麼覺得
現在擺明就是用簡體字的人比用正體字的人多
文字除了是溝通工具外也是一種政治工具
秦朝一統六國書同文車同軌
代表著我就是老大 你們就得跟我一樣
至於文學作用那就是擺最後了
現在唯一的方法就是祈禱對岸哪天突然想到要回到正體文了
否則啊 還是多學一下簡體字吧
簡體字在任何時代也沒有意義
簡體字是漢語拉丁化的過渡產物
拉丁化流產了,簡體字成了遺腹子,苟存下來
這種字竟敢妄稱正統?說穿了,這是中共死不悔改的習性的顯露

大陸人經常指稱大多數簡體字古而有之,並非中共刻意造字
對,對極。可惜,書沒看好。該等古字,多為草書字或俗字,難登大雅之堂
被污蔑為繁體字的正體字,即楷書,自漢代以降一直是文字正統
簡體字的老祖宗,只能見於文人陽春白雪的藝術或民間書寫
如今簡體代正體,為中共強行刨去中華文化的華服,蒙上土匪麻衣,絕非自然文字演化

既然名不正言不順,中共自然要胡謅一堆似是而非的藉口來為簡體字這爛攤子說項
「易寫易學易認,切合中共建政之初文盲漫山遍野的國情,方便掃盲」
易寫,這點我不否認。簡體字筆劃的確較少,但這優點在電腦化時代已不明顯
易學,可圈可點。我們學寫字,最難其實是最初一無所知,要硬記死背筆劃部首的階段。熬過以後,之後的字都能從腦海中提取已存的部件而組合起來。正體字不過比簡體字多了這麼點筆劃,對於學習能力異常強大的兒童來說,其額外增加的難度實在微不足道。
易認一說,一派胡言。筆劃較少不一定代表容易記牢,不然英文字詞往往就這麼幾堆曲綫,你怎麼還要常常查字典?真正關鍵在於字體是否具有明顯的特徵。正體字筆劃較多,資訊量較大,使得字體的部件更分明富特色,反而較面目模糊的簡體字容易辨認。
至於方便掃盲,乃中共一貫混淆視聽的伎倆。逛過無數論壇,從來沒見過片言隻語有力的科學證據,證明此推論為實。舉目所見,盡是想當然。倒是所謂沿用落後的「繁體字」的地區識字率提高得更早更快。

簡體字從來都不是正統,就如黃俄邪教無資格代表中華
簡體字私下使用可以,但正統之位還是屬於正體字

如果真的要提高書寫效率,不如恢復文言文
現代基於北方方言的白話文,又臭又長,語法鬆散,效率極低
恢復文言文,再加以改良以配合時代演進,其產物定較白話文優勝得多
不過,牽一髪動全身。若真要這般做,必須廢止北京話為共同語及簡體字為官方文字
北京話音素缺乏,同音現象嚴重,必須依賴多音詞組以消歧義,跟微言大義的文言文天生不合
簡體字合多字為一字,平白增添混淆,亦須廢黜

東方不敗的師父 - 西方失敗 wrote:
民國時期出現的有46個字(佔11.86%),民國和以前的合計有387個字(佔99.74%),1949年以後出現的僅有1個字(佔0.26%)。...(恕刪)


方案出現在民國廿四(1935)年,之後就一直躺在那裡。

你真該追究的,是當年中共統治後的大陸,發生了什麼事,為何這麼重要的議題,四億人口毫無阻力,說推行就能推行?

假設當年大陸的政治氛圍,和台灣一樣,您對簡化字的態度,應該是像我們這樣極力反對。

如果國民政府也學大陸,來一次反右鬥爭,讓知識份子對所有議題都只能噤口不語,想必這個簡化字方案,早就推行無阻了。


maganta wrote:
現在用的繁體字
也是歷史以來很複雜的甚麼隸書 大篆小篆甚麼的簡化而來的
那時的寫法更複雜
嚴格來講也是簡化過的字
所以也不用批評大陸的簡體字...(恕刪)


會這樣說就是沒接觸文字學的,沒什麼特別意思,只是建議你可以去念念文字學,很有趣的
現在的繁體字,也就是楷書,是從隸書大小篆"演變"而來沒錯......但不是簡化
文字從古代甲骨文一直演變,大多都是由簡變繁(當然也有由繁入簡的,少數),因為上古多是符號文字,只有一個圈一個點就一個字了
這樣還簡化,那不就只剩,。、;!....

還有,從隸書小篆演變而來到今天的楷書繁體字,並不是任意演化的
有的是筆畫排列拉直或變方,為了美觀為了識別,各種理由,在文字的演化上都可以找到脈絡
但簡體字不是
簡體字是純粹為簡化而簡化而已,很多字都是推不出理由的簡化,變成是像英文縮寫那樣,MR.MRS.
只是為了少筆畫而把字簡化,卻造成理解上的誤會,中文字同音異義的字太多了,簡體字寫出來卻都長一樣
這在中文文字學上是怎樣都講不通的.....

當然,如我前面講的那樣
政治是政治,做學問歸做學問,不要混在一起講會比較好

簡體字是趨勢,是國際所接納的通識
繁體字才能表現真正中文字的美感深度跟奧妙

以上請參考...
有誤請討論指教...^^"

arjigo wrote:
個人認位應該簡化的是英文,而不是中文,
而且英文簡化優先性,應該高於中文簡化.

...(恕刪)

拜託,別再搞簡化英文,以前用TELEX年代就搞的烏煙瘴氣
國外打來的TELEX 沒人看懂

mark0826 wrote:
會這樣說就是沒接觸文..

簡體字是趨勢,是國際所接納的通識
繁體字才能表現真正中文字的美感深度跟奧妙

.(恕刪)

我不反對簡寫,台灣臺灣都ok,
寫詩提字掛匾就不適用寫簡體字

Tarunaka wrote:
正在把一份日本技術文...(恕刪)


有沒有意義輪得到你判定喔?
mark0826 wrote:
還有稿費呢....沒...(恕刪)



那些譯者根本就是存心多賺稿費的....依那些譯者的功力,哪會變2倍厚.....

文盲多不等於筆畫的問題
也不想想阿拉伯文的筆畫比中文少多少?
那阿拉伯國家的識字率有多多少?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