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鞋子--自創品牌的疑問 (歡迎大家給點建議)


s4106888 wrote:
楼主坐船?莫非是从虎...(恕删)


因為台胞証剩一頁了

坐小車要進香港

要被多蓋兩格

所以就搭船啦

大大也在厚街

或許我們曾擦肩而過喔

有機會來去喝喝咖啡喔

登機去了

Bye bye!!
麻煩一下各位 , 跑題 文不對題 或是哭哭啼啼.. 都還有個限度不是? 明明打的是麻將在那同花鐵支的喊什麼

ORIGINAL BLUE wrote:
但市場跟行銷就是另一個領域了
從價位的設定.. (一開始的生產成本高 , 價位太低將只是打價格戰,價位高又怕賣不出去)
通路的選擇 .. ( "選擇" , 一開始作都怕沒人願意賣了.. 還得怕通路會把品牌調性毀了)
廣告選擇..(這是一種花再多錢都不一定看得到收獲的投資,不小心行嗎?不做又不行!)


小猿來試試 解一下大大的問題..
提供一下個人的小小心得...

小猿常年待在行銷這端....
多年來歷練過美商.日商.台商的經驗...

其實走到末端通路...
不外乎二種方式...

經銷制度:
由區域性的經銷中小盤負責鋪貨...
優點是:無需負擔過多的人力成本.出貨管控單純.
缺點是:利潤會被剝削一~二層.末端通路的廣面無法掌控..

公司直營:
優點是:利潤空間由公司控盤.
缺點是:多增加的人力.貨運.等成本...

就大大的問題來研究...

沒有量的特殊鞋~~走經銷制度一定不行的..
不只量出不來..通路屬性也不恰當...

那就要走公司直營..可設分公司.或公司據點..
倉儲配送就目前台灣貨運產業及道路的方便...
應該集中統倉就可以...
接下來..
我可以建議大大...廣告的選擇..不用放在電視廣告..
寧可去多作文宣及專櫃的佈置!

1.
初期可試著跟有人潮的鞋店.談專櫃專租只陳列貴公司產品的專區!
將這專區弄好(包括設計.陳列.周圍文宣宣導..等)..
提供專門專業的教育訓練人員..到店教導店員貴公司產品的強項及賣點...
試著跟鞋店老闆討論..每賣出一雙貴公司的鞋子..是否酌給小姐一些獎金..
增加銷售誘因...

2.
找出能幫你宣傳的特殊族群..在網路發達的現在..
消費者間的口耳相傳是有相當的影響力..
當然這也是造成一些職業寫手跟工讀生的原因..
這樣說好了...
假設今天大大設計出一款.能讓跑壘更快.更順..
那找到一隻願意穿上貴公司的球鞋的壘球隊去拿到冠軍這樣就中了...
後續自然是人家來找你談...
因為不知道大大設計鞋款的屬性及特色是什麼..
只能這樣給你建議...找出那一群目標客戶...
想辦法把鞋賣到他們手上..就算賺不多...
我們要的是後面的口碑..跟宣傳...

等到市場上有人越來越的人知道了...
接下來再考慮廣度的問題..
甚至可以思考專賣店.網路鞋店.百貨公司設櫃...

以上是小猿一點淺見..您參考參考....
我朋友說過:在01...別認真!..因此以上所寫本人一律不負政治.經濟.社會.道德上之任何責任..哼!
哇,又有一間有跳火坑了

自創品牌,二個關鍵

老闆,及資金流

傳產老闆想的都很簡單

代工要求人,乾脆自已搞

但最致命的缺點就是:以為代工30年,就懂品牌,行銷,通路,市場

所以關鍵,1.老闆能否識才找對的人搞 2.老闆有沒有心臟再幾年的燒錢

大陸市場看似台灣鞋子品牌的希望,但看看那些內陸品牌的困境,就知品牌路有多難走了







Mess with the best, die like the rest, fuckers.
我個人每個月飛韓國一趟,只能以零售方面做陳述


建議做上游的廠商,先去探訪下游零售商

"現在什麼好賣,哪一種鞋款最多人試穿"


現金消費的主流是"上班族",尤以女鞋最大宗

依照族群、季節、流行做調整


每個月到東大門鞋類批發(清溪川旁那幾棟)

總是會看到廠商前撲後繼到的新鞋

當然也有可以賣兩、三年的基本款...現在還是有客人再訂購


上游不好做,今年做不好...明年就再見

顧客的口味是需要刺激的,新品一定要上的夠快才賺的到錢
小小意見.希望能幫助到你
1.賣台灣不如賣國外
2.賣便宜不如賣昂貴
3.賣精緻不如賣環保
4.賣量大不如賣量少
5.賣流行不如賣設計
6.賣女鞋不如賣男鞋
freitag包就是你要走的方向.我個人不興賞這風格.但不可否認因該賺很大.
有設計.數量少.高價位.成本低.男性大多流行敏銳度較低..
舉例:勃肯不是穿就會好看.但一堆人一窩蜂的買.現在踢不爛也是一樣.變成國民鞋了..
女生反而比較會注意自己適不適合.
ORIGINAL BLUE...
是Adidas迷嗎..還是代工對岸?


ORIGINAL BLUE wrote:
La New 他根本不管年輕族群..

所以鞋子一直很老氣 ... 也賣很貴..

當他要賣年輕族群時.. 就得創立新的品牌..


但他還是很賺
而且La New現在都移到越南居多
縫線鞋算是他的主打
他們不可能放掉的

若是要在台灣打出牌子
要看想賣哪一類的吧
運動鞋類(包鞋).膠鞋類.縫線鞋類.
再來是鞋款取向
您自己也應該知道...一款鞋一件就好幾碼
若是多色...比衣服還驚人
所以大部分潮牌不碰鞋類的 都專打衣褲飾品




我也是製鞋業的......是作縫線鞋的
最近想到對岸找代工縫底........

ORIGINAL BLUE wrote:
跟01合作...真的...(恕刪)



個人認為做品牌的重點就是行銷與定位

你把年齡層訂在16-35太廣了

必須切成兩個層面,例如:16-25 26-35

先選定一個年齡層來進行主力銷售範圍,打響知名度後可再擴展市場或經營副牌

品牌也是相當重要

看看愛迪達的呼吸鞋,

明明甚麼鬼東西都沒有,就只有一層網子也可以賣七八千

主要就是品牌與產品定位

所以Mark的設計必須讓人深刻又順眼

也可找一些年輕人幫忙代言

不須有名,只要看起來時尚有活力即可

而產品可以與眾不同,不必跟大家搶那片紅海

如潮流好看登山鞋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 踢不累 吧

因為做這塊地很少競爭力也相對較低

行銷可從網路發跡

找尋主要銷售年齡層會逛的網站來PO廣告

用鮮艷有特色的廣告來吸引他們的目光

當然你也可以直接掛YAHOO啦,不過應該不便宜就是

價格方面起初不可太貴,但也不可太廉價(會影響品牌價值)

打穩基礎之後就可以出一些限量款等等之類的

(個人淺見,其實我不太懂...)



ORIGINAL BLUE wrote:
其實我想用我的產品來結合旅遊休閒

看到這鞋子就想去旅行

類似Timberland
價位親民點的呢

米多 wrote:
類似Timberla...(恕刪)


看到這個倒是可以建議你參考 MERRELL 的策略,應該是很有參考價值,當初MERRELL 剛登台,算是2~3線品牌,現在可一樣了,穿MERRELL的人變多了。

事實上;Timberla現在也開始學MERRELL的行銷策略,據點跟能見度確實也提升不少。

台灣毛蟹 wrote:
看到這個倒是可以建議...(恕刪)




如果藍大不嫌棄

小弟就在這裡獻醜一下


依藍大所言似乎想走Timberland這種風格

這的確是條可行之路

因為運動鞋搶不過大品牌

而潮牌鞋如果沒有藝人加持是沒辦法生存的

但大多數藝人通常會自創品牌而不會去代言

皮鞋以目前la new、阿瘦,深受臺灣中高年喜愛

也似乎呈現飽和

而像其他特殊鞋(如醫院專用)也難以跟上

就以小弟與朋友以消費者身份來看

臺灣自創品牌裡面

唯獨沒有像Timberland這種風格的鞋款

以Timberland在臺灣的高定價加上costco一上貨及搶購

證明在臺灣的確有市場,是不容忽視

會購買這種鞋款的年齡層大約在20~36之間

屬於青壯年階段

在行銷方面這方面就必須要依靠網路

因為目前臺灣使用網路的主要用戶以這個階層為最大宗

老一輩40歲以上對於網路並不熱衷,主要功能也是工作需求

所以各大知名網站就成了行銷重點

像01、ptt、fb、推特,類似這樣的網站是必然的

只要有開箱文,其造成的連鎖效應絕對超乎想像


價格方面相對於Timberland的高定價

勢必要親民一點

講簡單點:Timberland的品質,costco的價格

會不賣嗎?應該很難吧


我想以藍大在這方面的資歷加上事前調查、計畫

想必比小弟我更瞭解

剛好利用轉職前的空閒時間獻醜一下

希望藍大不要介意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