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基本能力:
1.推行12年國教,無條件入學.
2.現有大學通識課程提早納入高中,刪除重複課程.(學生都很早熟了)
社會需求(就業含公職/個人興趣/軍職/科技研究....................)
1.社會大學制--依政府/社會/企業需求開課.是否做入學測驗(門檻)依供需原則而定.容易的讀2年,難的更久.畢業就是考証照.也有進階的碩士/博士班. 德國的師徒制聽說很不錯.
2.軍校
3.非常非常多的工作不需社會大學學力,直接登記就業.
PS: 很多人大學畢業也不知要做什麼,換了好幾種工作,所以,別指望高中生自己決定將來做什麼.我們將需求列出來,報酬(money)列出來,然後各人衡量過去12年學習能力/性向去充分競爭(填志願).萬一整體社會需求太少被迫減班呢?---這種失業問題就留給政府吧.
台灣毛蟹 wrote:
教改最大的好處就是,讓『學歷』造成的不平等歧視,可以漸漸的消失,出社會了嘛,大家就用實力來拼,不是你書唸的好,就是一輩子平步青雲、幸福美滿,書唸不好就一輩子作工,永不翻身,讓想唸書的唸的愉快,讓不想唸書的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這不是回歸到最基本面的嗎??...(恕刪)
可是卻要用更多的才藝比賽獎狀獎盃
用更多的證照來拼高下..
用證照還好..
用各種才藝那就讓很多家長傷透腦筋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