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elle wrote:花特嘿噴??你沒辦法...(恕刪) 那很難說請google也說“豐”與“棒”——“棒”源再議藉此只想說...語言是約定成俗...往前看...不會留存下來的, 就會被時間埋沒...留下來的...哇哇叫也沒用文言文不一定就不粗俗...別弄錯了...也不是之乎者也就叫文言文另外有很多是方言或外來語, 誤用也罷...無所謂...
noelle wrote:還有請google:"好棒"一詞的由來很早以前,國語日報的副刊就探討過這個問題。「棒」這個字會形容「好」,由來是很粗俗的.............. 閩南語還有一詞"好康逗相報"那個"康"字由來也不是多優雅的詞啦但是習慣上還是會說好康的好康的然後那個"踹共"明明也是PTT上面某人隨便講的怎麼反而變成了比較有知識的用法就像朱延平在新天生一對裡面還把彎的four拿出來當梗一樣當然我覺得媒體有時候不應該濫用這些字詞造成素質的低落像今天中央社新聞"陳冲"還打成"陳沖",差點昏倒不過另一方面,大眾在使用文字的時候本來就是會因為文字而衍生文字所以關於"月經文"是對女性歧視一詞,我有不同想法以下連結是PTT NIHONGO板在討論日文時的討論串,我覺得大家也可以思考看看http://www.ptt.cc/bbs/NIHONGO/M.1326641909.A.389.html就好像"支那"一詞原本並無歧義但是因為使用的人讓"支那"一詞慢慢有了歧義因此很多時候文字的釋義往往是由人的心態演變而來如果你只把月經文當作是一種衍生義,自然就不會有什麼歧視的問題因為月經本來就是只有女生有,陰陽人那不算所以反過來女生也可以嘲笑男生沒有月經,不能孕育小孩如果陽萎會像月經那樣,一個月一次,我保證一定會有類似的詞出現但事實上的根本差異就是,男女本不同,更正確的說,每人都是獨立個體我們不應該針對人個體的差異而對人嘲弄取笑,甚至厭惡,我覺得這比較像是重點每個人都會"歧視"只是這"歧視"你有沒有發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