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和韓星港相比,台灣薪資最低、稅率最高?這是真的嗎?


sove_i_skogen wrote:
這裡沒有做什麼誰論,...(恕刪)


恩,沒有不合理,可能就是因為太合理了,反而覺得怪怪的~
用數字不一定能看到人民的心裡,這點不知樓主是否認同?

就樓主說的社會進步這方面而言,我是比較無法認同的
樓主所稱的社會進步,指的是那一方面呢?

小弟因業務關係,接觸許多住在香港與韓國的當地人或台灣人
常有自嘆不如的感覺
台灣差的不是能力,而是眼界
我們真的輸別人很多,就我自己的角度來說,很擔心台灣再過10年
會變成下一個菲律賓.....
台灣比新加坡、香港開放? 請問指的是政治? 還是對於國際人才? 還是國際觀? 還是金融市場? 還是外人投資?

香港之前沒有最低薪資,所以企業可以自由依照市場需求訂定薪資,聘請人工,在這件事情上,兩方的看法都各有利弊,不必多說。

而關於台灣,我只看見我之前在台灣工作的工資,和之後在新加坡和香港做同樣工作的工資,相差足足3~4倍。台灣生活開銷也許比較低,但是沒有低到新加坡或香港的四分之一。

我也看見香港、新加坡大力爭取大陸人才,而台灣卻只知道害怕競爭,但是越保護,環境越差。

台灣一下要當亞洲金融中心,一下要當亞洲轉運中心,台灣口號喊得大聲,而香港、新加坡,早已經在幾十年前就默默的在做了。

最後加一句,我不關心社會運動,也不關心弱勢族群。 與其在人前高喊口號,我只把分內事做好,然後在能力以內對於我覺得值得支持的族群提供支持。

sove_i_skogen wrote:
從資料來看,台灣一般家庭的「物質生活」優於韓國,和日本相近,但貧窮率卻比日韓低很多。...(恕刪)


這句話還蠻妙的
若樓主你是用"數據"來推論成物質生活優於韓國
我建議您實際到韓國住個一個月或半年
相信樓主會明白為何我說這句話蠻妙的原因

我們不需妄自菲薄,但也不應該逃避現實
台灣的競爭力逐年下降,別的產業我不清楚,但就小弟服務的業內而言
這狀況非常嚴重
由其看到現在年青人起薪竟然比我當初進社會時還低(那可是十幾年前了...)
真感到不可思議阿....

你能不替下一代憂慮嗎?
koomancheng大有住過韓國的經驗嗎

可以來分享一下,很妙的點在哪?

旋渦鳴人 wrote:
不過這幾年台北有越來越往前述國家地區急速靠攏的趨勢,因為政府政策是急速往資方偏去。

koomancheng wrote:
台灣差的不是能力,而是眼界
我們真的輸別人很多,就我自己的角度來說,很擔心台灣再過10年
會變成下一個菲律賓.....

謝謝你們的回覆,你們提到的問題也是我發這篇文的原因。
標題看似政治口水文,其實內容不是。
如果從我連結的一些文章來看,應該很清楚我的立場才對。
但偏偏一堆人以為我在「粉飾」……

一些台灣進步的價值,在這幾年來弱化了。
不僅因為政府背後的右派勢力,還因為一群正值中年且對民主冷感的人,才會有這個結果。


我對教育、性別、和勞工議題比較有涉略。
除了教育和性別議題,台灣在勞工議題是很弱的地方,但完全不見有人來捍衛自身權益。
在性別議題方面,在民運時期,婦女獲得了很多保障的權益。
而今年成立的性別平等處也是台灣進步的里程碑。
一些好的事情,是民間團體努力的結果,並不是由政府主導的。
但鄉民看到在自己不支持的政府的期間的決策,都沒經過思考而否定其價值,這是很可惜的。

再以性別為列,以我觀查同志朋友們爭取權益的方式,讓我感到「以身為台灣人為榮」。
如果台灣人以同樣方式爭取勞工權,就不會有今天了!
同志朋友們在面對利益衝突團體的攻擊時,懂得出來反抗,並以理服眾。
而且關心同志權益的朋友們也站出來聲援他們!
在總統和立委選舉時,他們會列出「性別友善」候選人名單,供大家參考。
目前也只有女性總統候選人出來支持他們,所以應該是抓住了絕大部分的選票。
他們不選擇冷漠,而是肯定民主的價值,並親自實踐。

可惜的是,有些台灣人剛好和他們相反,抱持「犬儒主義」,不信任環境,只會抱怨。
如果台灣人選擇冷漠,政客和資方就會更有力量,犬儒主義者不滿的事情只會惡化。

台灣對社會議題的開放心胸,真的少有亞洲國家可以相比,
而這些優點也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需要國人來一起朝這個方向努力!
Zaisen wrote:
而關於台灣,我只看見我之前在台灣工作的工資,和之後在新加坡和香港做同樣工作的工資,相差足足3~4倍。台灣生活開銷也許比較低,但是沒有低到新加坡或香港的四分之一。

你只看到高薪的工作,並沒有看到中下階層。
港星的社會比台灣保守,就是因為有一大群人生活不容易。

瑞銀早就做過調查了,對於一般上班族來說,台北的薪水高於港星。
而香港的平均月薪資只比台灣高四張小朋友,但房租貴上好幾倍,物價也高很多。
因此,香港才會在2008年討論最低薪資設置的必要性。

您也回我這篇了: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2527887&p=5#33093510

在國際比較當中,港星因是金融城,競爭力高不說,台灣的競爭力其實是大勝韓國的。
我的立場是中間偏左,但立場偏右的人也會非常反對韓國政府大量介入企業。
韓國選擇了這條路,其競爭力評比因此低於台灣。

台灣的問題是企業發展的方式破壞了台灣人的幸福。
這得歸咎於十幾年前的促產條例,和我們現在的政府又把條例延長了……
無論是左還是右,都一致認同這種做法是導致今日內需不振的原因。
但很多人根本從來沒想過為什麼內需會如此糟!

koomancheng wrote:
由其看到現在年青人起薪竟然比我當初進社會時還低(那可是十幾年前了...)

日韓正職工作難找,派遣工作一堆,情況也很淒慘。那分家庭收支調查不僅反映出中間家庭的物質生活水平台勝韓,也反映出日韓底層民眾的生活比台灣底層民眾還艱苦。東亞民眾的生活都很苦,原因就如同歐巴馬所說的「老殺幼」。而台灣保有的優勢,或許是解藥。
我對於台灣一般上班族的收入超過新/港的這個調查結論持保留態度。

我想問題在於對於"一般上班族"的定義,新/港的高薪上班族比例遠超台灣,高薪上班族如果被刻意剔除在"一般上班族"定義以外,那瑞銀的這個調查是毫無意義的。

我的確只看高薪工作,但人需要夢想及目標,如果有選擇,哪個年輕人的目標是長大以後做低層拿低薪?

其實我個人是反對基本薪資的。我認為,這個社會永遠會有相對高收入以及相對低受入的人,市場必須有足夠的空間自我調節,人手太多薪資自然會降,請不到人薪資自然會升。政府強制訂定最低薪資,只不過讓資方多一個藉口把薪資項最低薪資看齊。

sove_i_skogen wrote:
港星的社會比台灣保守,就是因為有一大群人生活不容易...(恕刪)


請問您對於"保守"這個字是如何定義? 是對外國投資保守? 是對國際化保守? 是對企業競爭保守? 對政治保守? 對性觀念保守? 對社會福利保守?

這兩個地方,我都曾以expat身分住了不少時間,其實有不少事情,不是初步印象那麼樣子的。香港有將近50%的人口住在公定價格的公屋/居屋(即國宅)裡,新加坡更高達8成人口住HDB國宅。這個福利政策和台灣比起來怎樣?

與其說台灣沒那麼差,我覺得正式我們自己的短處並力求改進,才是王道。
媒體如此報導的確該批

但樓主的觀點問題也很大
我認為雜誌寫的太偏頗
薪資低但物價比呢
我自己在韓國住了三年多
青年就業問題,房價問題也不會比台灣好到哪裡去
聽到一堆人在說台灣產業被韓國比下去

我只能說一來
韓國頃全國之力扶持那幾個大企業並加以併購
台灣要是這樣幹,早就不知被罵到哪裡去了
再說台灣大家都想當老闆
中小企業雖然競爭力較低,都也給大家都平等的機會

再來,鴻海,裕隆等都已經被罵成吸血的財團了
如果台灣扶持個三星,LG,現代這種財團
我想應該早就被罵死了

不過板主也寫的太美好拉
台灣確實沒那麼好
台灣人也確實沒過的哪麼愉快拉
只是雜誌寫的太誇張了


sove_i_skogen wrote:
瑞銀早就做過調查了,對於一般上班族來說,台北的薪水高於港星。...(恕刪)


不好意思,我不太知道你定義一般上班族的範圍在哪裡
但就我周邊朋友為例,跟我同樣level的manager,在香港,薪資比我高三倍,在韓國,薪資比我高2.3倍
雖然香港、韓國物價比台灣高(我說的是一般商店,不是觀光地區),但並沒有高到2倍以上的水準

這就是我為何說我不太認同樓主你用統計數字來看物質生活水平
用統計數字,與人民實際的觀感差距太大

如同數字公布台灣平均薪資4.4萬/月,這在多數人的眼裡看的很不舒服
我想,本棟樓並無牽扯政治議題,主要是要討論數據與實際上的差異

最後有網友提到韓國正職工作也不好找,派遣居多
我要提醒這位網友,就我所知,這是韓國目前職場所採用的策略
對企業而言,派遣人力有其成本降低的優勢與風險管理的好處
台灣很多企業也開始推動這個制度
若以此來推論工作不好找,我想,是有些偏頗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