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為什麼台灣的人行道普及率這麼糟糕?

重複文章自刪!!
重複文章自刪!!
重複文章自刪!!
pukpukho wrote:
台灣走透透 人行道...(恕刪)


人行道是人行道、騎樓是騎樓,兩者的設計、使用,在本意上就不一樣。

騎樓是台灣特有的建築,出發點是靠近港口的洋行為了體貼以前行人、商人混雜的商圈,能讓人既做生意、又能行走,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騎樓多被商家占用的歷史背景。

國外人行道很整齊,因為基本上他們不設計騎樓的。(不是說完全沒有喔!只是沒像台灣那麼普遍啦。)
我用600D寫日記
xiaoyu0308 wrote:
相關的東西其實我已經...
1.騎樓
2.機車氾濫(一人一車)
3.大眾捷運系統不發達
4.政治淩駕專業
...(恕刪)


同意你講的這四點
1,騎樓已經變成一些攤販的使用地了
你去台北市博愛路重慶南路那一帶就可感受到騎樓是多麼的被完全利用
但卻沒有關單位取締及改善,附近就是台北市警察總局

2,機車也的確是台灣交通的一大病原之一
大家都圖方便,機車已經是台灣人的世界奇景之一(請勿跟東南亞國家來比)
還有汽車的成長,也因政府的放縱而造成人人家家都有車

3,大眾運輸系統不發達,可能是大家搭乘大眾運輸的觀念要改變
也去過東京香港跟巴黎,他們的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的觀念很強
利用的比例很高,而且他們的資訊很發達
日本的朋友每次要幫我查地鐵的時刻表,只要用用手機就可以告訴我要搭什麼線就大約幾點就可以到目的

4,政治的確是佔了一半以上的因素吧,還有台灣人的審美觀及做事情的態度
許多公家機關規畫出來的建設完全沒美感,喜歡插手專業,再加上事後的驗收更是草草了事
造成許多人行道一堆阻礙,有變電箱,有高高低低的坡道,有坑坑巴巴的路面
從這個路口走到下個路口簡直比JET電視台播放的體能極限挑戰節目的過關還刺激
上次到高雄出差
發現高雄的人行道超正點的咧

幾乎等於一線的馬路
走起來超爽的咧
三貓之僕 wrote:
上次到高雄出差發現高...(恕刪)


高雄喔,有的是很寬啦,但有的完全沒有..........不知道怎麼走....

goodversion wrote:
高雄喔,有的是很寬啦...(恕刪)


小弟上次是在福華、六合夜市、城市光廊那附近
人行道都超大條的

人行道,都有啊!!花的錢都一樣吧!這跟啥統籌分配款一點關係都沒有吧!
至少我看台北市有人行道,永和市也有人行道,長的也沒差很多

差別只在於
台北市的人行道上面有人在走
永和市的人行道上面停一堆機車、單車和狗便便
walakaho wrote:
人行道是人行道、騎樓是騎樓,兩者的設計、使用,在本意上就不一樣。

respect wrote:
如果仔細的看迪化老街、大溪老街、甚至是新加坡的一些華人古建築(香港經洋化比較久也大概是只有一些老建築是有騎樓的。而有騎樓的地方也很小),不難發現當時的騎樓是非常窄小的(並不是因為古人比較矮小的關係),應當是僅限於讓人躲雨,甚至是晾衣服的好地方。或者是乘涼的好所在。

zuzu wrote:
1,騎樓已經變成一些攤販的使用地了
你去台北市博愛路重慶南路那一帶就可感受到騎樓是多麼的被完全利用
但卻沒有關單位取締及改善,附近就是台北市警察總局
hitsuki wrote:
這種牽涉到土地的問題...(恕刪)

很搞笑 日本怎麼樣 大陸怎麼樣 台北市人口密度多高...........
你有去算過東京的人口密度 或是中國各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嗎
香港要不要也去算一下 還有新加坡 澳門 等等 都是高密度人口的城市(國家)
台北市很高沒錯 相較於上述其他城市 有高很多嗎
還是差不多....?


台灣人行道窒礙難行的原因是民眾的自私
和過度揮霍自由,沒有懂得尊重步行者的權利

還有我不相信騎樓(亭子腳)是日治時期時沒有的產物
歐洲很多發展很早的都市 都不會再拓寬馬路
甚至把馬路變成一線道 反之而去拓展人行道空間
因為交通超載並不會因為馬路拓寬而有所改善
路越大 限制越少 車越多 再度超載

我喜歡這句
在歐洲的大城市都是古老的城市 馬路多半不大
巴黎前幾年曾經做過一項計畫
將原有車水馬龍的道路 再闢建一條輕軌
始之車道再縮減 但卻比全部的車輛塞在大馬路上多了一條選擇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