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覺得媒體移花接木的功力真的很屌餐飲業一年丟18億食材這個主題 代換成以下呢?"科技業良率過低 報廢主機板18億""政府買軍備而不用 年報銷18億軍備""有錢人買車買房卻用不到 一年不使用的折舊金額18億""慈濟幫助外國救災的經費超過18億 卻不幫助貧童"最重要的是 那些貧童是哪來的 可不是餐廳製造出來的啊!!!01的大家別再被媒體呼巄了再這樣下去 以後就會說上班族逛街亂買的名牌超過18億 為什麼不拿來捐=.=我賺的錢我要怎麼用 那是我的事餐廳買的菜 要讓客戶吃的美味吃的滿意而捨棄不佳的食材 那是餐廳的事貧童沒錢吃飯 那是他們家庭的問題 願意幫的人很好 沒辦法幫也不該被責備更別提拿要捨棄的食材去給貧童 你們確定新聞標題不會寫"施捨的愛心 餐廳只願拿報廢食材贊助貧童"?
ebola01 wrote:足可供全台灣八萬兩千...(恕刪) 然後呢???這個報導的意義在哪裡?去傳統市場看看吧!那些丟在垃圾桶裡面和掉在地上的青菜葉,是不是也可以讓弱勢兒童吃幾年?這個有意義嗎?這篇報導會讓弱勢學童過更好嗎?還是拿弱勢學童來打新聞?當政府要讓全國中小學生有免費營養午餐時,那些大聲反對的團體和輿論殺掉這個政策。所有調查報告就再也沒有資格拿弱勢學童營養午餐,當衡量的依據。憑什麼消費弱勢學童做新聞打名聲,而反對顧及學童尊嚴的全面補助。或許我亂扯,但是我很討厭拿弱勢來做新聞打名聲。
記者喜歡用一些聳動的標題刺激消費是很正常的情況...其實也不用太過責難...這問題並不全然是記者的責任...因為整個大環境就是能容許這樣的聳動性新聞存在...甚至講更白一點...普羅大眾就是吃這一套的情況下換成你去當記者你要怎麼做?此外我對一年18億這個數字基本上是抱著懷疑的態度...這種東西其實百分之百不可能得到很正確的數據...頂多只能利用科學方法去推測...到底正確性有多高沒人敢保證但是就自己的所見所聞...至少跟老一輩比較起來現在的年輕一代...對於食物真的是很不珍惜...這點是可以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