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0616 wrote:真過份, 這也漲, ...(恕刪) 嗯,前二天才吃一包,漲價後初期抵制反應是正常久了就習慣我這陣子比較不會想買了,但之後想吃還是會吃~(沒法度啊,不然有更便宜但一樣好吃的嗎)
從 6 元 --> 8 元, 雖然 8 元不算多,但漲幅超過三成,這樣來看就很恐怖了.有人會認為沒差,一樣繼續買.廠商調漲價格後觀察出貨量,發現產品沒人抵制或出貨量影響不大.久了之後廠商的膽子自然會越變越大.日後商品調漲的顧忌就變小了.到頭來受害的依舊是消費者.之前純喫茶系列從 15 漲為 16.漲幅其實不算大. (調漲的理由好像是包裝材料費調漲之類的)以台灣的消費者來說或許感受到的不是漲價的痛苦, 而是找回來的四個銅板讓人覺得不方便.就為了這理由純喫茶的銷售量馬上受到影響. 當然廠商也感受到了,過沒多久售價又悄悄調回 15..經過這件事讓我驚覺,原來售價並不是非調漲不可,唯一能抵抗廠商的就只有靠消費者對產品的抵制了. 對了順便說說我對科學麵這東西的觀點.乾乾的麵塊加上調味粉包就要價八元? 太貴了吧..還好我極少吃這東西, 只是感覺這東西竟然會賣到八塊,唉...以後也不會想買了.
科學麵 統一脆麵等 應該都沒有人買一包的吧 去小7買除外正式漲價以後 我的因應方式是等到任何一家賣場堆出特價的5包裝的經濟包例如一大包 35塊 時 在買個一堆回來放就像現在我會去買一大包22或21元 的一樣
ptoeden wrote:但漲幅超過三成, 蘋果日報原本10元漲到15>漲幅50%...不就更可怕,但買的人還是會買。其實生活中很多東西都在漲,雖然口口聲聲說"太過份!漲太多!",但受制於市場獨大還是得乖乖掏出錢來買...除非,你不吃,沒人買了,市場機制,又會回降,自行吸收。
台灣人真的很喜歡讓自己活在恐慌當中我拿一瓶355ml可樂 來說好了 加拿大賣1塊在加稅=1.07換成台幣是30塊現在台灣涨後賣20 還是便宜呀這些零嘴類的漲幅我覺得無所謂因為又不算是生活的必需品 大不了不爽不要買嬤~~科學麵就算涨到50塊又怎樣你一個月會買幾次?? 一年又會買幾次勒??搞不好比你看電影的次數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