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知識的傲慢

正常人是控制到 120 左右沒錯, 但是前提是年輕的病人,
因為長期的併發症大約20 年左右出現,
為了預防長期併發症, 需要控制在正常範圍.
而且必須告訴病人隨身攜帶糖果, 以免低血糖造成昏迷.

年老的病人交感神經反應很差,
低血糖的時候往往症狀不明顯,
就直接昏迷給你看.
再說也沒有多少年可以活,
控制到太低風險大於效益.

所以也不是教科書說多少就控制在多少.
同時血糖控制得太好也不要太高興,
正常糖尿病的病人不會控制得太好,
控制太好有的時候可能是差不多要洗腎了.....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敗家怪醫 wrote:
倒不一定,偶們神經科...(恕刪)


到處都一樣吧...是看人而定...尤其美國藥很貴
說要吃兩個禮拜...可能一個禮拜覺得好了就不吃了其實都是不對的

你如果有其他因素進去我相信是有可能140吧.....不過基本上標準就在那裡
不過我回是說老人要 200 左右....
200 左右的血壓是超高吧.....=_=|||

剛剛因為不能打中文...所以全用英文抱歉
這邊討論的是血糖值, 不是血壓值.
同時, 血壓值應該要有兩個數字.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小弟的經驗是有時候醫生給病患的感覺真的不是很好

在我看醫生的經驗中

常常遇到醫生好像只想把症狀找出來 把藥開出來 然後結案

如果我有什麼疑問或是相關問題想問

醫生通常的回答是 就是這樣之類的

如果有學生在場的話 (我通常都是去教學醫院看)

跟學生講解的時間 有時候比跟病人講解的還要多

然後就是把你病歷合起來換下一本 好像很趕的感覺

我覺得有時候醫生對於病患似乎缺乏尊重或同理心

病患是人 會有自己的想法 會有自己的疑問

像在這個樓主這個 case 中

為什麼醫生就不能好好解釋自行停藥所可能造成的影響

或是為什麼病患會覺得吃藥會帶來不舒服

這樣的作法不是比較有建設性嗎?
以慢性病來說的確要醫病相互合作,
就算病人不遵醫囑,也該在血糖控制好和願意規則服藥間取得平衡點,
比如
1. 一天吃一次藥, 醣化血色素可控制在7.5%
2. 一天吃四次藥, 醣化血色素可控制在6.5%

對一個不規則吃藥的人, 或許1是個比較好的選擇,
畢竟身體是患者自己的, 醫師也無須為此生氣,
但醫師有義務告知患者不規則吃藥會造成的後果,

至於那個頭痛的問題, 如果排除掉比較嚴重的疾病或是藥物副作用,
是可以先藥物症狀控制再觀察的, 醫師無須如此態度
我本身是個內科醫師, 也是個開業醫, 平心而論, 您阿媽血糖控制的太低, 有時頭痛真的和血糖控制太低有關, 不過在開業的過程中, 常碰到尤其是文盲阿婆, 要嘛極客氣, 要嘛極頑固, 要照自己的意思, 只要不順她的意, 就開罵, 說你沒醫德, 很盧, 我也很無耐, 所以有的醫生乾脆用較權威的方式來和阿婆溝通, 外人看了不舒服, 可是這可能是唯一的方法, 因為好好說, 她根本聽不下去, 也更會討價還價, 不過要知道, 身體不能討價還價, 所以我反而覺得, 有時侯說教一下, 也是個方法, 不過要對人, 對事, 碰到病人,儘量還是好好說.
因為好好說, 她根本聽不下去, 也更會討價還價, 不過要知道, 身體不能討價還價


這位同行前輩正是打中要害,我一直不知道該怎麼樣把這個概念用簡單的方式說出來
常在診間聽到病人在那裡討價還價就覺得很浪費大家時間

說實話,以前我比較有醫德,都會跟病人辯很久,病人就會說你少年得志眼高於頂
現在比較懶惰,也比較麻痺了,能說的我說兩句,不能講不能說的我就哈拉,想知道會問的我給他好好上課,不想問只拿藥的就只說注意事項而已。這樣病人就說這個少年醫師很好商量,人又親切,門診就會大爆滿,反正我們這個星座的人就是舌粲蓮花。朝三暮四,換成朝四暮三,還不容易?只要他願意。

都這樣做,其實醫師也蠻好做的,說真的。

有趣的是,雖然門診的時候有些說話不是那麼學術,甚至會有點油腔滑調,但是病人還蠻服氣的,比如我門診病人如果需要開始打胰島素的都蠻合作的就去領針領藥開始打,這個跟古代某人所說曲線救國似乎有點雷同,總之怎麼樣能把事情做好最重要。
文山小藍謅記: http://thomas-lan.blogspot.com 癲癇進修劄記: http://nyepilepsy.blogspot.com
版上好多醫生喔。(幾乎變成看診區了呢)

其實我也是支持醫生的評論,病人不聽醫囑私自減藥,本來就非常危險,更何況是在減藥後
出了問題(頭痛)。這怎麼可以繼續下去呢,醫生不予以嚴厲制止,萬一日後發生更嚴重問題
,責任如何歸屬?

我有聽過病人(也是老的那種,比文中的阿嬤還大幾歲)私自把兩種治療高血壓的不同藥物混在
一起吃,結果中毒的故事。像這種「自己當醫生胡搞」的情形不挨罵才怪,有時候醫生改變
對病人的態度也是治療的方式之一,像前文中的醫生要是太客氣的話,保證會被病人吃死,
到時候出問題又說醫生沒說不可以,搞不好還要盧成醫療疏失呢。

沒錯 台灣畸形健保制度造就畸形醫療體系
以為每個月有繳健保費
就要來醫院耍大牌 當老大
說到要"自費" 又龜縮的根什麼似的, 抱怨東抱怨西
~~~等去過美國, 就知道在台灣就醫是多麼幸福!!

以上言論跟這次主題沒有直接關係
但有這樣的"客人" 也常造成醫院醫生護士的困擾
往往看病榜手綁腳的
醫生也是人 遇到說不聽的"客人" 情緒也跟著來了!!! (不是指樓主)


在此強調~~~~~~~~~~
醫生不是神, 醫生也是人阿!!
醫生不是神, 醫生也是人阿!!
醫生不是神, 醫生也是人阿!!
醫生不是神, 醫生也是人阿!!
iPhone帶你吃好料 http://www.foodspotting.com/10989-jenny
看到這一篇文章,突然想起多年前自己的經驗.
幾年前家人罹換血癌,當時整個家裡瀰漫一股低氣壓,
剛知道這個消息,到某大教學醫院(彰化)看醫師,
因為對疾病的症狀及治療不了解,問一些可能是他們覺得很基本的問題
如,怎麼會罹患這種病,要如何治療,成功率多大?
那位大牌醫師竟然回答我們說:
這些問題自己去看書都有或者上網去看(還不錯,給了我們網址)
每個領域都有其專業和經驗,不是自己去看書或找資料
我們是在徵詢醫師的意見啊!! 不是在做研究還是在念書,還自己去找去看....
我想病人需要的醫療人員的專業建議與關心,
我們最後沒在那家醫院治療,而是到了台北榮總找了一位十幾年的專業醫師.
對病患非常有耐心及關心.

總是會有一些傲慢的醫師,有了專業忘了EQ,但是不可否認還是有許多好醫師!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