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醫生的經驗中
常常遇到醫生好像只想把症狀找出來 把藥開出來 然後結案
如果我有什麼疑問或是相關問題想問
醫生通常的回答是 就是這樣之類的
如果有學生在場的話 (我通常都是去教學醫院看)
跟學生講解的時間 有時候比跟病人講解的還要多
然後就是把你病歷合起來換下一本 好像很趕的感覺
我覺得有時候醫生對於病患似乎缺乏尊重或同理心
病患是人 會有自己的想法 會有自己的疑問
像在這個樓主這個 case 中
為什麼醫生就不能好好解釋自行停藥所可能造成的影響
或是為什麼病患會覺得吃藥會帶來不舒服
這樣的作法不是比較有建設性嗎?
因為好好說, 她根本聽不下去, 也更會討價還價, 不過要知道, 身體不能討價還價
這位同行前輩正是打中要害,我一直不知道該怎麼樣把這個概念用簡單的方式說出來
常在診間聽到病人在那裡討價還價就覺得很浪費大家時間
說實話,以前我比較有醫德,都會跟病人辯很久,病人就會說你少年得志眼高於頂
現在比較懶惰,也比較麻痺了,能說的我說兩句,不能講不能說的我就哈拉,想知道會問的我給他好好上課,不想問只拿藥的就只說注意事項而已。這樣病人就說這個少年醫師很好商量,人又親切,門診就會大爆滿,反正我們這個星座的人就是舌粲蓮花。朝三暮四,換成朝四暮三,還不容易?只要他願意。
都這樣做,其實醫師也蠻好做的,說真的。
有趣的是,雖然門診的時候有些說話不是那麼學術,甚至會有點油腔滑調,但是病人還蠻服氣的,比如我門診病人如果需要開始打胰島素的都蠻合作的就去領針領藥開始打,這個跟古代某人所說曲線救國似乎有點雷同,總之怎麼樣能把事情做好最重要。
文山小藍謅記: http://thomas-lan.blogspot.com 癲癇進修劄記: http://nyepilepsy.blogspot.com
幾年前家人罹換血癌,當時整個家裡瀰漫一股低氣壓,
剛知道這個消息,到某大教學醫院(彰化)看醫師,
因為對疾病的症狀及治療不了解,問一些可能是他們覺得很基本的問題
如,怎麼會罹患這種病,要如何治療,成功率多大?
那位大牌醫師竟然回答我們說:
這些問題自己去看書都有或者上網去看(還不錯,給了我們網址)

每個領域都有其專業和經驗,不是自己去看書或找資料
我們是在徵詢醫師的意見啊!! 不是在做研究還是在念書,還自己去找去看....
我想病人需要的醫療人員的專業建議與關心,
我們最後沒在那家醫院治療,而是到了台北榮總找了一位十幾年的專業醫師.
對病患非常有耐心及關心.
總是會有一些傲慢的醫師,有了專業忘了EQ,但是不可否認還是有許多好醫師!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