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标志是广东福建的开放,几个特区和海南经济特省,不过海南失败了。。。
第二个标志是1984年首批14个沿海开发城市,之后又有第二批,第一批其中就有我们江苏省连云港市
第三个是91年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副省级新区
之后到95年大陆的经济水平进步非常高,施行双休日,施行津贴,奖金制度等,是个分水岭
加入WTO是个分水岭
2008年奥运会是个分水岭,2008年后基本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大家基本都承认大陆取得的成绩,不再用贫困国家和落后地区的眼光看待大陆,现在大陆勉强算得上是全球15个大国,12个强国之一,基本取得了韩国的国际地位
之前到处对大陆人的歧视和鄙视,排斥有了一点减缓,来大陆的外籍人士也在迅猛增长,算是测验合格了,期中考试是2020年,希望再次成功度过吧
至于说地沟油,三鹿等问题,其实被放大了,那是有局限性的,在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有毒食品现象,但是困难点不是全国人都吃毒食品,而只是一部分人不幸吃到了对吧,这个话题没必要放大,我虽然有时候会买转基因大豆油,但是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时间还是买橄榄油或者是鱼油,但是价格有点高,所以我现在喜欢用肥猪肉自己爆油。。。据说这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比较健康的食用油。。。比较健康,只是比较健康,不是很健康
最后回到正题,说道发明创造这个问题上
其实吧,日本也是一个典型的不能发明,只能买别人的科技,然后自己用严谨的态度和细致的心理把事情做到最好,物品做到最完善的一个国家
他号称汽车王国,但是汽车也不是日本发明的对吧
大陆有和日本像的地方,比如大陆的电子产业,服装什么的,那都是学习别人的,然后自己加以修正的,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销量很好
自己的发明创造其实真的很多,但是为什么不是大家所熟知呢?有2个原因
第一,发明的要不然是超级高端,一般人接触不到的,要不然是很普通的典型,你不当回事看
第二,大陆对于专利的概念和宣传的理念缺乏,有东西也不知道包装和做广告
我们首先回到第一个问题,比如高端的东西,如311日本大地震,日本一向看不起中国汽车制造,但是为什么这次他意识到了中国的汽车厉害了?就是三一重工的63米泵车,日本是造不出的,全球只有中国和德国造得出,日本这个时候才意识到了中国没那么不堪,解了他燃眉之急,好像是免费赠送一辆,然后又卖了三十辆是不是?具体不太清楚
其他方面如核潜艇,武直10,J10,J20,J11BS ,J11B,J10B,无人机,DF21,大飞机(全球4个国家能造),预警机,四代核电站,机器人(这次311地震日本机器人颜面尽失,日本这个时候才发现只有中国和美国的机器人是由使用价值可以执行任务的)等都有很大的成绩,但是一般人你能接触到这些东西嘛?少,一般人不回去关心这些东西
有人也许会说J10什么的是山寨仿造的,其实这话就很不专业了
山寨仿造你也说了是仿造,不是偷取和花钱买来的,是真的你在做,那就是发明,不然的话,你说一个东西不断的升级,火药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后来诺贝尔是做什么的?液体炸弹做什么的?他们一脉相承,又有各自创新部分,这就是仿造的一个过程吧,你能说因此诺贝尔是仿造山寨的?
J10是仿造俄罗斯的战机,借鉴了他,但是不能说是抄袭,又不是找来图纸直接抄的,是实实在在自己做的,借鉴一点东西怎么了?日本人拍三国你会说是日本抄袭中国三国演义吗?这完全两回事情嘛对不对,J10借鉴的战机和J10有许多的不同之处是吧,有自己发明创造的很多东西在里面对吧,那就是创造
你要是技术够你也仿造个电脑出来,绝对没人会说你是抄袭对吧。
小东西也有很多,比如纽扣,大陆的发明专利不下1000项,你也许会问,小小纽扣有什么技术含量,这么多专利干什么的?对啊,你不重视他,你怎么会关心她,了解他,所以你不知道发明的多少了,具体百度吧
还有打火机什么的。。。最雷人的是,前年我新房子装修的时候,窗户的扣锁上也写着中国专利,请勿仿造,这小玩意还什么创造?我有好奇心就百度了一下,发现不但有创造还有几百种的不同形式和功用的专利呢,比如BZ2,他是一种扣锁,更新了30多次,一年几乎更新5次左右,几个公司争相做出新的技术改造他
这些小东西大家接触到了,又过于轻视,所以又不了解了
一般人无非就是对家用汽车,手机,电脑,数码产品,家用产品接触的多,了解多,这些东西恰恰大陆的发明欠缺,所以人们就形成了大陆专利少,没什么创造的印象
其实大陆的专利申请是全球第一数量,批量是第二,不是多,是很多。。
也许是发明了VCD,却让日本剽窃了的那次例子让中国人太痛心了,具体百度万燕VCD事件
大约就是这样
一起一起 wrote:
首先回答改革開放時間的問題,改革開放30年大概有了,但是改革開放不是一蹴而就的,一開始就是幾個特區,面積小的可憐,比如汕頭經濟特區的特區範圍直到現在都只是20多公里,今年才下令100%全境開放,問題現在已經是全國特區了,你這政策還有意義嘛。。
第一個標誌是廣東福建的開放,幾個特區和海南經濟特省,不過海南失敗了。。。
第二個標誌是1984年首批14個沿海開發城市,之後又有第二批,第一批其中就有我們江蘇省連雲港市
第三個是91年上海浦東新區開發,副省級新區
之後到95年大陸的經濟水平進步非常高,施行雙休日,施行津貼,獎金制度等,是個分水嶺
加入WTO是個分水嶺
2008年奧運會是個分水嶺,2008年後基本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大家基本都承認大陸取得的成績,不再用貧困國家和落後地區的眼光看待大陸,現在大陸勉強算得上是全球15個大國,12個強國之一,基本取得了韓國的國際地位
之前到處對大陸人的歧視和鄙視,排斥有了一點減緩,來大陸的外籍人士也在迅猛增長,算是測驗合格了,期中考試是2020年,希望再次成功度過吧
至於說地溝油,三鹿等問題,其實被放大了,那是有局限性的,在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也有毒食品現象,但是困難點不是全國人都吃毒食品,而只是一部分人不幸吃到了對吧,這個話題沒必要放大,我雖然有時候會買轉基因大豆油,但是還是比較少的,大部分時間還是買橄欖油或者是魚油,但是價格有點高,所以我現在喜歡用肥豬肉自己爆油。。。據說這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比較健康的食用油。。。比較健康,只是比較健康,不是很健康
最後回到正題,說道發明創造這個問題上
其實吧,日本也是一個典型的不能發明,只能買別人的科技,然後自己用嚴謹的態度和細緻的心理把事情做到最好,物品做到最完善的一個國家
他號稱汽車王國,但是汽車也不是日本發明的對吧
大陸有和日本像的地方,比如大陸的電子產業,服裝什麼的,那都是學習別人的,然後自己加以修正的,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銷量很好
自己的發明創造其實真的很多,但是為什麼不是大家所熟知呢?有2個原因
第一,發明的要不然是超級高端,一般人接觸不到的,要不然是很普通的典型,你不當回事看
第二,大陸對於專利的概念和宣傳的理念缺乏,有東西也不知道包裝和做廣告
我們首先回到第一個問題,比如高端的東西,如311日本大地震,日本一向看不起中國汽車製造,但是為什麼這次他意識到了中國的汽車厲害了?就是三一重工的63米泵車,日本是造不出的,全球只有中國和德國造得出,日本這個時候才意識到了中國沒那麼不堪,解了他燃眉之急,好像是免費贈送一輛,然後又賣了三十輛是不是?具體不太清楚
其他方面如核潛艇,武直10,J10,J20,J11BS ,J11B,J10B,無人機,DF21,大飛機(全球4個國家能造),預警機,四代核電站,機器人(這次311地震日本機器人顏面盡失,日本這個時候才發現只有中國和美國的機器人是由使用價值可以執行任務的)等都有很大的成績,但是一般人你能接觸到這些東西嘛?少,一般人不回去關心這些東西
有人也許會說J10什麼的是山寨仿造的,其實這話就很不專業了
山寨仿造你也說了是仿造,不是偷取和花錢買來的,是真的你在做,那就是發明,不然的話,你說一個東西不斷的升級,火藥最初是什麼樣子的?後來諾貝爾是做什麼的?液體炸彈做什麼的?他們一脈相承,又有各自創新部分,這就是仿造的一個過程吧,你能說因此諾貝爾是仿造山寨的?
J10是仿造俄羅斯的戰機,借鑒了他,但是不能說是抄襲,又不是找來圖紙直接抄的,是實實在在自己做的,借鑒一點東西怎麼了?日本人拍三國你會說是日本抄襲中國三國演義嗎?這完全兩回事情嘛對不對,J10借鑒的戰機和J10有許多的不同之處是吧,有自己發明創造的很多東西在裡面對吧,那就是創造
你要是技術夠你也仿造個電腦出來,絕對沒人會說你是抄襲對吧。
小東西也有很多,比如紐扣,大陸的發明專利不下1000項,你也許會問,小小紐扣有什麼技術含量,這麼多專利幹什麼的?對啊,你不重視他,你怎麼會關心她,瞭解他,所以你不知道發明的多少了,具體百度吧
還有打火機什麼的。。。最雷人的是,前年我新房子裝修的時候,窗戶的扣鎖上也寫著中國專利,請勿仿造,這小玩意還什麼創造?我有好奇心就百度了一下,發現不但有創造還有幾百種的不同形式和功用的專利呢,比如BZ2,他是一種扣鎖,更新了30多次,一年幾乎更新5次左右,幾個公司爭相做出新的技術改造他
這些小東西大家接觸到了,又過於輕視,所以又不瞭解了
一般人無非就是對家用汽車,手機,電腦,數碼產品,家用產品接觸的多,瞭解多,這些東西恰恰大陸的發明欠缺,所以人們就形成了大陸專利少,沒什麼創造的印象
其實大陸的專利申請是全球第一數量,批量是第二,不是多,是很多。。
也許是發明了VCD,卻讓日本剽竊了的那次例子讓中國人太痛心了,具體百度萬燕VCD事件
大約就是這樣
很好的回應,先轉個繁體
再夾個書籤
再看看樓主這種題目會不會被回收
其實大陸創新的地方很多、但礙於台灣媒體不習慣報導大陸正面及部份台灣人對自己感覺良好對大陸存有刻版印象。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