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0609 wrote:
白玫瑰不是消極的禁止,而是提供更積極的防禦,期望能達到避免性侵犯再犯的問題.所以也沒有錯殺的問題,因為會受白玫瑰法案管束的都是有案在身,一般良民不可能適用白玫瑰法案,但是可以使用白玫瑰法案提供的訊息.
我的重點不是在性侵犯是否再犯
我的重點在 這些事件一但被公開,對該社區/該城鎮/該縣市 居民的心理恐慌
每天必須活在""我家旁邊有性侵犯"""所以我必須要處處小心的陰影
小孩不敢讓他們跟同年齡的朋友出去...除非有大人跟著
晚上不敢到公園/河堤 散步騎車...除非燈火通明 且 有警力或巡守隊
引發對立,為了逼走性侵犯,應該會有很多手段...
被趕走了以後,又搬到另一個地區...一樣被公佈,再次循環....
這些都只會把這些性侵犯逼入更深沉的陰暗,會不會瘋狂屠殺...我不敢打包票
性侵或許罪無可逭,但其他人何苦要受此磨難??
我一直在針對這個問題打轉...你降低了性侵犯再犯的可能
但是卻是用一整群人的擔憂、懷疑、猜忌與鬥爭、對立
值得嗎?
現在人已經夠冷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