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如果你是第一志願的料,你願意去念第二、第三志願嗎?

amosyou wrote:
為什麼要後悔到現在都...(恕刪)


我倒是好奇 建中是那一點這麼不堪 讓你不願意去唸???

我是建中畢業的 我老婆是附中畢業的 不管是大學還是工作 我老婆都強過我許多...
我書也沒唸得多好 混混過三年 如果要說懷念高中生活的哪一點 其實也只是懷念建中的自由...
建中老師的師資實在不怎麼樣...
我老婆則是懷念附中生活的多采多姿 附中因為男女同校 花樣不少 社團活動也比建中活躍...
不過畢業都要二十年了...高中如何如何 也是自己的回憶 沒什麼好拿出來說嘴的...

當年的同學 有人已經是學校教授 也有人在賣滷味...哪個好??? 天曉得...
填個志願也搞這麼複雜
以前聯考不也是這樣,考完之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做啥落點預測
厲害的剛好你的分數就數錄取分數,慘的就是考試分數高於錄取分數很多
分發不如意你要怪誰,就怪你不考高一點,或是運氣不好摟
那像現在不如願就要開記者會然後搞個啥重新分發阿

我看以後分發就大家都到中正紀念堂廣場依分數排排站好
然後依分數高低叫號再當場選擇你想要的學校
這樣覺得不會發生問題的
只是搞個分發大概要搞個好幾天吧,哈哈

minhua0317 wrote:
北北基的爭議,這幾天...(恕刪)
所以好彬彬覺得苗頭不對了
才要改
對我來說這不是問題

因為我一值都是唸第一志願
巧合的是,第一志願高中和大學都是離我家最近的學校.

問題解決!

minhua0317 wrote:
北北基的爭議,這幾天...(恕刪)


我認識的很多人,考高中時
雖然分數可以上武陵
但第一志願就是填中壢高中
包含我在內(最後我是去唸五專)
除了因為家裡住中壢外
另一個就是去第一志願大家都是國中時的前幾名
在第一志願如果不幸都是吊車尾也考不上什麼好大學
但在第二志願當頭的話,就很有機會在考大學時考上第一志願
版主說的應該要補充一點.

例如某考生北北基成績為399分.
第一階段申請(只能填理想公立高中及高職,私校各填一所,也可只填一所公立高中)
這位考生想說,申請北一女太冒險,申請附中較安全,如果現在不申請,萬一第二階段登記分發,落到
中山, 所以她決定申請附中,也如願錄取,隔日也開心至附中報到.
第二階段登記分發結果出來.
北一女 398 附中女 397
考生這時覺得很不公平,399應該到 北一女, 所以高分低就.

前天郝市長提出"高分低就"補救方式,教育高官講"拿石頭找石頭,名額不變"理論.
對二基辛苦考生公平嗎? 規則訂好後,父子騎驢思維,說變就變,這就是我們的教育政策.
請救救我們的未來主人翁吧!!!
會單獨舉行北北基是因為不想所謂的"一綱多本"

讓學生同樣的課程要念好幾個版本

"一綱一本"的理念個人是肯定的

但是課程的編排就要非常小心 避免獨斷


會產生"高分低就"這問題

家長和學生的學校排名觀念是其一

其實只有中間的學校會產生高分低就的問題

話說回來 中間的學校升學能力都差不多

應該是要挑選離家近

或是自己比較喜歡的學校(例如學校漂亮 或是有異性之類)


不過 這次的分發制度也的確是有爭議之處

考生的母數從全國變成北北基

北北基考生的實力跟全台相比 相對較好

PR值自然會下降

加上中間學校的PR值門檻訂得過高

造成落點分析不準

導致產生這次的風波


回想當年

是按照考試的分數排隊去撕學校的號碼

哪個學校還有號碼牌你就可以選

自己選得就自己負責

一點爭議都沒有


以前大學聯考填志願卡也沒這些問題

可以填幾十個志願

第一個要亂填台大醫科也沒人管你

其實10年之後來看真的沒有人會在乎你學歷欄的畢業高中,而是最後的學歷。

minhua0317 wrote:
北北基的爭議,這幾天...(恕刪)

owenwang2010 wrote:
但個人建議不要讓孩子...(恕刪)



這個倒是挺中肯的, 先幫您加個分.
雖說原本是什麼料將來就當什麼,但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因素可以影響將來,
自己三年來的努力、師資.....
我這邊看到的差異是"同儕"及"資源",最基本的分法就是公立大學的升學率。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