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_Hsu wrote:
塑化劑風暴餘波盪漾,...(恕刪)
重點還是在民眾的心態吧...
不願意花時間去了解的話也沒有用
有機食品店的生意就是比不上菜市場批發的生意
Lisa_Hsu wrote:
丸莊最高級的醬油「螺光」、「螺寶」,都是傳統市場才見得到,純釀造無化學成分
如果你只看電視廣告買東西,當然不認識他們,但懂烹飪內行人都知道他們得好
只看廣告買大品牌大通路,就是那些化學醬油,這就是塑化劑的溫床囉!...(恕刪)
sp0609 wrote:
1.柑仔店如何面對通路商量的優勢?我們都知道進貨量越大價格越低,柑仔店在這方面勢必會被打得滿地找牙,又如何能讓消費者心甘情願扶植柑仔店的存在,靠消費者自覺我認為不太實際,有實質的方法可以壓低柑仔店進貨成本會比較可行.
sp0609 wrote:
2.我們用7-11當箭靶好了,7-11提供的服務已經遠超越傳統柑仔店,以食品來說,傳統的柑仔店不太可能提供便當飯糰之類的商品,這些傳統的早餐店便當店當然也能提供,分散不同商品經營也能增加就業機會,但是也一樣難保證品質,這些餐飲店為了壓低成本照樣會使用便宜到不合理的貨源,而且每家店貨源不同勢必更難追查,所以我有限的知識不能了解這方面會比大企業好到哪去..
sp0609 wrote:
3.另外再說飲料,柑仔店販賣的飲料跟7-11感覺上沒甚麼差別,敝人記得小時候也在村里的柑仔店買統一味全津津之類的冷飲,所以塑化劑的問題一樣會在柑仔店出現,而且我記得也有很多名不見經傳的小牌子照樣中獎.所以分散到柑仔店似乎不能避免這些問題.
sp0609 wrote:
4.還有柑仔店似乎都是以家族事業的型態經營,至少我見過的幾乎都是如此,所以確實不太會有欺壓員工的問題,因為員工就是自己老婆孩子,欺壓可能會變家暴....我想說的是這種小企業往往也會有競爭力不足的問題,現在台灣眾多廠商都被三星打得滿頭包就是一例,所以該怎麼面對競爭力的問題?畢竟就算台灣的企業不欺負你,又怎麼能保證外國企業也一樣好心?
taiwan2008 wrote:
吃 食物
不要去吃 食品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