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sana wrote:公司在我小套房旁邊三個紅綠燈而已現在領37k上下因為還有房貸的關係所以家裡公司每個月給我7k補助生活費所以薪水又回到軍官的薪水 ↑ ↑ ↑ 我覺得比較有趣的是這一點 ↑ ↑ ↑
說說我找人的經驗吧...。一直以來,我總是奉行"能力=職位=報酬"這個鐵律,怎說呢?當企業開出一個職缺,前來面試者最後都會問他的希望待遇,當這個職位的職能需求在菜市場一把一把抓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開出來的價格都差不多,也就是說市場在這個職位的訂價就在這邊,那有沒有人會開高開低的,有!!會開高的人通常都會表達他有哪些經歷或能力是比較特別的,開低的人則反之,通常是相關經驗較少,當然啦,也有一些大面神開高的理由是說因為我前一份工作就是這個薪水,所以我要開更高,至於能力有沒有比較突出,那不是他關心的地方。那假如說我要找的職位不是市場一把一把抓的人呢??這時候面試者的薪資要求也是市場訂價,只不過市場訂價變成是對方開了,這時候換企業主去衡量是否要花這個錢來請這個人,通常,只要面試者的才幹是符合企業主的需求,大概都是成交的,為何?也許一開始企業主會捨不得花,於是降格以求找進職能比較低點,薪資開稍微差點的人進來,但是因為扛不起來,所以在反覆離職、招募之後,企業主就會知道他這個飯碗就是需要這樣價格的人來端。比方說找個財會主管好了,當你應徵財會主管,你只懂的單純買賣業的會計帳務,對製造業的成本會計都不熟,你打算領多少??又你懂製造業成本,可是你對三角貿易不清楚,你又打算領多少?好,這些懂,那你只會做做帳,專長在會,今天企業主要你能夠籌資,需要你在財的能力,你不會,那你又可以領多少??當你無法規劃上市櫃,海外籌資,甚至到集團企業帳務規劃,你又想要領多少呢??再說說業助的工作好了,目前一般有經驗的業助,國內業助菜市場的開價就是25-28K,或高點或低點,國外業助開價就是30-35K起跳,會多國語言的就再多加個幾千,具接單能力的國外業務價格40K起跳,也就是說你比人家多別人不會的能力,你就比別人具備與企業主議價的能耐,話說當年我國中畢業,沒有一技之長,應徵洗飯店廁所也不過領6800元...。很多時候不斷的在講22K,那你有沒有盤點過你跟別人的差異究竟在哪??比方說好了,一樣當內勤人員,你會EXCEL,人家也會,你只會加減乘除功能,人家會下函數設巨集,那你知道你已經比人家差多少了嗎?薪水從來都不是嘴砲出來的,也不是政府說22K就是22K,當你會組裝電腦,人家也會組裝電腦,你覺得你的價碼要比人家多多少??當你比他多會更換主機板的電阻、電容、電感你就可以要比他還多的薪水,這就是市場鐵律。在面試中你可以突出你與菜市場大多數人不同的地方,你想要的價格就會硬生生的比別人還要多,否則,你永遠只是在22K的魔咒中兜轉,與其每天在這邊哭著你只有22K,何不老老實實的先自我盤點??最後,回到我一開始說的話,能力=職位=報酬,這就是鐵律,也許你可以運氣好,矇到某個好缺,但他不會是一輩子都可以是好缺,就醬吧。
charles yen wrote:一直以來,我總是奉行"能力=職位=報酬"這個鐵律 這個鐵律在01沒有說服力...因為真正有能力的人根本不會來抱怨...大家動不動就說:你看人家日本起薪多高...OOXXOOXX你看人家韓國起薪多高...OOXXOOXX你看人家OO起薪多高...OOXXOOXX但是他們沒想過, 台灣那些整天只知道上網的人才素質, 真的比的過那些國家的人才嗎?哪天輸給中國都不意外...
澳克拉河馬 wrote:好奇怪的論調,什麼樣...(恕刪) 實力跟經驗 是大老闆說的算大老板兒子直接空降到公司當老總完全打破你的理論當對岸有13億人口跟你爭飯吃老闆有用不完的人 我就會開使要求低價又好用的員工這個道理你不懂嗎?
charles yen wrote:說說我找人的經驗吧....那假如說我要找的職位不是市場一把一把抓的人呢??這時候面試者的薪資要求也是市場訂價,只不過市場訂價變成是對方開了,這時候換企業主去衡量是否要花這個錢來請這個人,通常,只要面試者的才幹是符合企業主的需求,大概都是成交的,為何?也許一開始企業主會捨不得花,於是降格以求找進職能比較低點,薪資開稍微差點的人進來,但是因為扛不起來,所以在反覆離職、招募之後,企業主就會知道他這個飯碗就是需要這樣價格的人來端。 不錯. 此時, 企業主只擔心自己看上的人選別家老闆也盯上了, 唯恐別人捷足先登而已.人才如美人, 好逑者眾. 要怎麼開價都可以談.
剛退伍真的不要以薪資多寡做找工作的標準~屈就點~學點有技術的~10年後~你就知道了~不然你以為現在領5-6萬的都是一開始就那麼多喔~身邊很多案例~都是找那種很輕鬆的~現在還在28000~30000中間跳~上不去~因為沒一技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