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58 wrote:既然叫"騎樓",當然...(恕刪) 騎樓(在粵語中亦可引伸為「露臺」[1]),潮州人稱為五腳砌,閩南語稱亭仔腳,是具有濃厚的華南特色的中式建築設計。建築物一樓臨近街道的部分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方則為二樓的樓層,猶如二樓「騎」在一樓之上,故稱為「騎樓」。現時的騎樓一般地下(一樓)用於經商,二樓以上住人。騎樓既可防雨防晒,又便於展示櫥窗,招徠生意。有點常識好嗎?!騎樓這個名詞出現的時候,腳踏車機車都還沒發明........
高雄不但沒有騎樓,而且還有的機車專用道路一樣被站用,汽車停車還直接停在外線道(汽車道)。歡迎來到高雄市鳳山區A+1付近的賣吃的,都在比誰的東西比較出去。大寮區鳳林路上一樣有.~.~,在地人都知道在那兒。實事上還好多地方都這樣,有的還在警查對面的路,被檢舉過也上過新聞,現在依然還是一樣。都會把店面東西直接在馬路上擺著。
只占用騎樓還算好的我搬來三重一年了 好多道路的外側都被一樓的店家住戶給佔用招牌 汽機車 盆栽 香爐 曬衣架 各色各樣的東西佔滿滿明明是規劃四線道路 變成狹窄的雙向道不時還交叉一堆臨停擋路的汽機車把路堵死 還有沒看左右 想走就走的行人不相信的人去GOOGLE MAP看看三重街道就知道了小弟我特別推薦溪尾街(自強路~仁愛路段)與其說是道路 我看根本已經發展成夜市好好一條路讓大家使用 換來的只有無盡的貪小便宜
基本上行人在台灣也只有台北市有騎樓或人行道可以行走其他縣市,不是規劃人行道的路少,有也被機車和汽車違停去了而騎樓也大多被一樓住戶給封掉自用了,能看到的騎樓,好像只有小7等大型便利超商而以台灣要到已開發國家之列,還早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