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養小孩,應該是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都會有牽扯到
這本來就是父母該[作好的事情],
既然敢生下來,就要有本事養大,有本事教育好
如果父母的心[完全]抓不正,
子率不正,何以正人??
妹妹會爭風吃醋,想要爭取自己的權益利益,
本來也就是[應該的];
請設想一下,假設本來不太會念書的姐姐,反而花了父母很多錢,就算拿了國外的洋碩士回國
但一樣找不到好工作,甚至連自己都養不太活的時候,
父母年老了,體弱多病了,這時候反而要[自覺受到不公待遇]的妹妹,拿較多的錢出來[孝順父母],
這怎咪說的過去??
父母當然可以大聲的說,我自己的錢,我要給誰用,我就給誰用!!
我要栽培誰,我就栽培誰,有啥好吵的!!
聽起來是沒啥問題,但實際上有很大的爭議性!!
父母當然有權利管理自己的財產,父母更有義務好好養育小孩長大成人,
假設父母對小孩不公,把大部份的[資源]花在某一個小孩身上,卻忽視了其他小孩,
等到很久以後,卻又要求小孩[一律要公平]的盡孝道,這哪說的過去??
現在最新的司法判例,已經很明顯的看到了一個趨勢
如果父母對子女根本就沒有盡到本分,
當然也無權於日後要求子女一定要[奉養]父母!!
當然,本POST文中,沒有嚴重到,完全失養的地步
但,權利與義務是相對的
妹妹很會念書,卻反而沒有更進一步深造的機會
姐姐不太會念書,卻反而擁有出國鍍金的機會
這早就已經失去公平性了
不是嗎??
如果,很久以後,父母年老體衰了,需要兩姊妹大量回饋
出錢出力奉養的時候,會不會妹妹[很可能]因為比較會賺錢,反而會負擔較大的比例??
父母子女的相處是一門藝術,手心手背都是肉,
但如果連父母都心存偏差,
這算不算是,種惡因了呢??
真的聯想到古文的一句話,
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很贊同前面網友提到的想法,大家的基本立足點都相同
如果你自己本事夠強,也愛念書,也能念書,
那父母就[捨得]栽培妳下去;
如果你不會念書,那就找一條適合妳該走下去的路,
父母不應該勉強子女受苦硬要讀下去,也不必花這條冤枉錢,
父母的栽培,是要靠[自己的實力]來爭取的
這樣就沒爭議了吧!!
NO PAIN , NO GAIN.
香酥雞 巴比Q wrote:
TATAMAMA wrote:
為什麼你會覺得妹妹的觀念是可以理解的
我就沒辦法理解...(恕刪)
理解不代表接受。
理解偏差行為,不代表認同,甚至要成為那樣的人。
TATAMAMA wrote:
妹妹為什麼不去感激爸媽為她的付出?
為什麼不去感謝爸媽給她一付較好的頭腦?
姊姊也是
她到底知不知道她自己的人生要的是什麼?...(恕刪)
如果這些人能自覺,哪裡還有問題?困窘
如果這社會每個人都能自覺,哪來這麼多社會問題?無言...(恕刪)
+1 (難得)頭腦清楚的人
blueth wrote:
看到這篇文章,只能感覺到一個很好笑的想法而已!!
父母教養小孩,應該是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都會有牽扯到
這本來就是父母該[作好的事情],
既然敢生下來,就要有本事養大,有本事教育好
如果父母的心[完全]抓不正,
子率不正,何以正人??...(恕刪)
五隻手指伸出去,都不一樣長。
小孩子如果心存計較,你縱使給他再多,雞蛋總還是挑得出骨頭。
甚至小孩最後作奸犯科,最後還是要抱怨一句:『為什麼你們要給我這麼多?』
半杯水的意義,隨個人解讀。
比起從小失學,必須工作賺家計的小孩,能健全的念到國立研究所畢業,何嘗不是種幸福?
計較姊姊得到更多家中資源,卻可能不用負擔更多責任,何嘗不是種痛苦?
境隨心轉,天堂與地獄,存乎一心。
如果一個人不懂得感恩,貪婪的心永遠看不到幸福與光明。
辛苦的打字,只是為了充實資源回收桶的容量~~
joycemou wrote:
樓主的朋友是姐姐我覺...(恕刪)
我沒有偏袒姊姊耶~
我也跟姐姐說:"妳應該知道妳占很多優勢了吧?!所以妳應該好好跟妹妹談談~而不是讓父母更辛苦!!!"
我一開始覺得~她父母是比較疼姊姊~
之前因為姊姊愛洗澡~所以把舊家唯一的衛浴設備切兩半~
取消原本的浴缸~多改出一間浴室~讓姊姊房間變套房~
從很多地方看得出父母有點偏心~所以我要我朋友讓她妹妹一點~
剛剛我聽樓上的建議~
跟我朋友說~妳們不要買新房子~把頭期款給妹妹出國~
她說妹妹不想出國了~她堅持要買北市某區的房子~因為她朋友都住那裡!!!(但父親買不起)
所以...問題回到無解...
我是建議~把頭期款給妹妹~~她要買哪就買哪!!!買太貴其他錢自己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