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家門口的出路被斷了

這是法規問題

土地在劃分時 法規怎會沒規定必須留下通路?
沒有通路的土地怎能利用?

奇哉怪哉
馬無夜草不肥 人吃宵夜必胖
zmazinkaiser wrote:
真的是受不了、我阿公阿媽跟他們做鄰居做了20、30年了、他們也能這樣搞...(恕刪)


占便宜占了20-30年的鄰居

要不要出個公文請您批准蓋章啊
C'est La Vie~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

當初房子通道就沒規劃好

導致裡面那間 出入 要路過 隔壁的 "庭院"

以前人口比較少 地也多 所以大家都習以為常

但是現在越來越寸土寸金 加上車輛也多

對方的庭院 或許之後想當停車位 如果沒區隔

那之後停車也很麻煩

這算是當初建房子就沒考慮到的

所以樓主您就是自己另闢通道 變成一般住宅的模式

雖說鄰居忽然這樣做會很困擾 但是前面的網友也提到

土地共用久了會變成 "道路"的問題

您家前面的庭院很大塊 很方便吧 要停車 小孩要玩都很方便

但是若您的庭院 忽然有一半 被強制當道路使用 您應該也會很困擾吧

所以您的鄰居只是把自己的庭院部分 圍起來 避免變成 公用道路而已

您前方也還有出路 所以應該還不算是 "惡鄰居" 只是可能沒把話講明

只婉轉的說是風水或是景觀問題

您目前的狀態 大概像下圖



樓主鄰居怕自己庭院縮水 所以想變成



大概是這種感覺吧
กิิิิิิิิิิิิิิิิิิิิ ก้้้้้้้้้้้้้้้้้้้้ ก็็็็็็็็็็็็็็็็็็็็
Ailio wrote: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恕刪)


回樓上的、你畫的目前的狀態、庭院沒那麼大啦、你畫那個庭院比隔壁大、

後來多出來後來變道路的、那個地方只是一片竹林而以、




看來只能自行開路了
zmazinkaiser wrote:
回樓上的、你畫的目前...(恕刪)


觀念能改正是最好的!!給你個讚!!
能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改變自己的觀念 這才是人上人的做法....
日麗金龍萬點睛 wrote:
台灣有句俗語是這麼說的:「有量才有福」


這句話看起來很是熟悉, 又有些陌生.......我知道有些矛盾啦, 因為現今現實的生活中實在不多見

高雄有個地方叫"查拉市", 屬於林姓望族的地, 當時大多數人民生活困苦, 林姓家族無償提供窮困百姓在那個地方擺攤, 40-50年後要收回, 遭受"查拉市"大部份的攤商抗爭............

看到量, 沒看到福
我想的是...這樣隔開來 , 你家有人開車或騎車回來 , 不用經過鄰居家門 , 鄰居省得還以為是自己家人回來 , 不用在探出頭看一看了...
loranzotrip wrote:
這句話看起來很是熟悉...(恕刪)


+1

老市街多少都有這樣的問題.....

早就看透~

好人必有惡報~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





話說我也姓林~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