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天啊,台南新光三越的FNAC居然…


scotthsiao wrote:
如果價格是關鍵,LV 就不會在台灣大受歡迎。

所以 Fnac 的關鍵不在於價格。


此例不成立

你不在LV買,就買不到全新正品的LV包包

但是你不在Fnac買VAIO、IPOD,別的地方一樣有在賣。
混世魔貓 wrote:
此例不成立你不在LV...(恕刪)

改個例子好了,誠品書局。
書賣的貴沒打折,相對於網路書店的九折,卻也活的好好的。
此故彼,有無生滅
書店的成本結構和3C不一樣.
書店沒有人在玩價格戰, 而且打折下來的金額差別不會太大.
而且有一點很重要的, 一般打折的折數頂多到85折,
敢打折到8折以下的少之又少.

3C大家都以台北商圈的價格為比較基準,
而且3C商品架個相對較高, 打個一折價差就不小.

在3C產品慘烈的價格戰之下, 書籍的毛利搞不好還比較高.

其實問問大家就好了, 大家都喜歡去逛FNAC,
但是有多少人是跟FNAC買東西的?

所以說台灣的消費生態養不起這種優質商店,
因為台灣人買東西只注重三件事:
1. 便宜
2. 便宜
3. 便宜
價格的確很重要,卻不一定是企業生存與否的關鍵。

號稱天天都便宜的連鎖店,也不是每件商品都比別人便宜,而且他們的比價方式是有但書的。
一般人買了自認便宜的東西時,也通常會拿到不便宜的物品。
他們的3C 也便宜不到那兒去 ,甚至還比較貴。如果覺得買貴了想拿去退貨,他們會用黃色小屋的價格來比。

黃色小屋也不便宜,是不是快收了 ?

Fnac 給人的感覺是東西很多很雜,逛起來是很好玩。
但是,他們主要的客源是誰 ? 陪女友、老婆逛街而無處去的男人 ? 那一定倒店 !
個人覺得Fnac 沒有營造出獨特的風格,和讓人懷念的品味,除了大以外 。
外國的品牌沒切入當地的文化,引不起顧客的共鳴,不僅失去原有的優勢,還像是大雜匯徒增成本。
此故彼,有無生滅
scotthsiao wrote:
黃色小屋也不便宜,是不是快收了 ?
Fnac 給人的感覺是東西很多很雜,逛起來是很好玩。
但是,他們主要的客源是誰 ? 陪女友、老婆逛街而無處去的男人 ? 那一定倒店 !
個人覺得Fnac 沒有營造出獨特的風格,和讓人懷念的品味,除了大以外 。
外國的品牌沒切入當地的文化,引不起顧客的共鳴,不僅失去原有的優勢,還像是大雜匯徒增成本。

黃色小屋的財務危機是在大陸賠太多錢了,跟台灣比較沒關係,
我覺得價格還是FNAC不好經營的主要原因,
在台灣大家都很精明的,可能在FNAC玩玩就到外面去買了,
我想這就是你說的當地文化吧…
我倒是覺得FNAC有營造出獨特的風格和讓我懷念的品味,
所以我才會發這篇文來懷念一下,
經營一個新通路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我想他們很難在品味、服務與現實之間找到一個適合台灣的平衡點吧
請問一下,有人知道FNAC是哪一國來的嗎??
又FNAC這四個字母有啥意義嗎?挺難唸的
scotthsiao wrote:
請問一下,有人知道FNAC是哪一國來的嗎??
又FNAC這四個字母有啥意義嗎?挺難唸的



法國巴黎

但現在fnac在台灣基本上是披著法國招牌的台灣商店了

fnac ->弗納克, "弗"是發短音 "納克"連在一起發音




呵呵...

回想起來...

我去過上百次fnac(A9,南西,環亞)

只有一次有買過東西..(iPod nano跟試鏡筆)

理由是...怕去別的地方買到劣質品(心理因素.....)or假貨(試鏡筆聽說很多假的)...

應該買是一種放心的感覺吧?!

其實fanc的iPod nano也沒有比較貴麻...也有送東西的說...


會說3C的經營跟價格無關, 真的好像太過外行了一點.

我能想到維持高價還能做得下去的大賣場, 大概只有泰一了(何況泰一嚴格來説只有1C). 大臺北還有別家嗎?
早買早享受 晚買晚後悔 不買不高興
我都是在新光三越A9 B2逛FNAC,不過最近自從新光卡
折扣比較少後,我就比較少在那邊買書了,真希望能夠恢復
到去年的折扣數阿,否則我看人真的會越來越少了..
FNAC有一個好處,買到有問題的產品,他都會幫你
換新,不用在那邊囉裡囉唆的,至於價錢其實是比外面貴,
但是我都是趁百貨週年慶時去買的,配合滿千送百的活動,
這樣算一算是比外面便宜很多的..希望他不要有收掉的那一天
因為那裡是看書找資料的好地方,也是敗家之地..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