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有誰看過"明朝那些事兒 "?

最近被這本書害慘了

因為在找朝鮮之役的資料而發現這本書

有快一個多月

毎天加完班到回到家洗完澡就看

幾乎毎天都看到四點左右 都快睡眠不足了

不過這一切都過去了 因為我終於看完了

不過後面有一點虎頭蛇尾 如明末楊嗣昌和孫傳庭丶盧象昇的不合部份就没有提到


文中朝鮮之役日軍的戰力(發這裡是因為有關的帖子己唯讀了)

我是想到日本明治維新後 一位歐洲軍事顧問的評價

「歩兵很強悍 炮兵還可以(朝鮮之役時個人勉強解釋為火器)騎兵基本上不値得一提)

從漢人來了島上以後一切都變了,黑暗籠罩了我們的前途,從我小的時候,族中的長老就有一個疑問,我們該怎麼做?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
這本書銷量超過1000萬冊,打破大陸十年來銷量記錄
據說中共建國后唯一超過此書銷量的是毛主席語錄
特別喜歡萬貴妃那段母子戀,皇帝有時也很孤獨
我才剛看完隨亂跟開國功賊
也來訂一套這個好了,看大家都很推

晉級 wrote:
這本書銷量超過100...(恕刪)

有好多書都超過1000萬吧?我知道就有 新華字典 毛澤東選集(不是語錄,語錄10年銷量跟聖經2000年差不多) 江澤民的 論三個代表。
這幾個肯定都是上億的銷量。
個人推薦黃仁宇的 [萬曆十五年] 這本書
此書雖以明神宗萬曆十五年為書中經緯 但其前因與後果正好是明朝的縮影
書中詞句相當考究 引用許多的舊史來說明原由

相較之下 [明朝那些事兒] 沒有那麼多原始書據上的考証
比較像是在說故事 有些地方也交待不是很清楚
書中用語偏向口語化


這是這兩本書的差異
yhchao wrote:
個人推薦黃仁宇的 [...(恕刪)

兩本書根本不同風格
明朝那些事兒是白話明史,用詼諧的語言來敘述明朝二百多年的歷史
歷史書之所以很多人興趣不大,就是寫的太枯燥了
萬曆十五年可能學術方面價值高,但在普及歷史方面功效肯定不如明朝那些兒,很多人看兩眼就放棄了。
如果不口語化,單學術,我還不如翻看明清檔案來的實在。

狗宏 wrote:
最近被這本書害慘了因...(恕刪)


我也是覺得到後面有些虎頭蛇尾
朝鮮戰爭寫得太多,且明顯把日本人貶低
後面崇真的流寇之亂也花太多篇幅在講
少了許多崇真時期宮廷內的黨爭等故事(這部分應也很精彩,否則崇真不會說文臣皆可殺)

不過他在寫袁崇煥那邊的觀點跟金庸在碧血劍的後記中關於袁崇煥的描述很不一樣

因為只寫明朝史,所以只寫到崇真上吊自殺為止
而李自成攻入北京,滿清入關就沒提了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不要錢的,大家加減看

好讀網站
狗宏 wrote:
最近被這本書害慘了因...(恕刪)

yhchao wrote:
個人推薦黃仁宇的 [萬曆十五年] 這本書
此書雖以明神宗萬曆十五年為書中經緯 但其前因與後果正好是明朝的縮影
書中詞句相當考究 引用許多的舊史來說明原由

相較之下 [明朝那些事兒] 沒有那麼多原始書據上的考証
比較像是在說故事 有些地方也交待不是很清楚
書中用語偏向口語化


這是這兩本書的差異


萬曆十五年要很花心思才能了解,十幾年前唸書時教授推薦這本,當時小毛頭的我花了好長的時間看完(約一個月),卻花了更長的時間才看懂,看完之後對明朝有了萬惡明朝的錯誤概念...直到幾年前讀完"明朝那些事兒"(出版即收一套),再回來看萬曆十五年,歷史有趣在於怎麼解讀,不同的立場會有不同的想法,更不用說那群人在那個當下所做的任何決定.

這又讓小弟回想起唸書時的畫面,某日教授提出一個題目"死刑廢除",將同學分成支持與反對,隔一週再討論.隔週班上的氣氛可說是雙方人馬砲火猛烈.課末教授不做總結,將兩組人馬題目對,隔週再來一次...隔週同樣還是砲火猛烈,只差在課堂上三字箴言沒出來.但是大家對勝負已經不是那麼在乎,而是對同事件不同立場卻有相當大的差異感到很有意思.

歷史事件也是如此,同樣的看到現在很多意見衝突也很有意思,放到社會或是網路嘴砲都很有得討論.有趣,真的很有趣.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