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路過的貓 wrote:
他不知道燒過頭會燒出問題嗎……orz
難道以後連預防針都不讓小孩打,只因為怕痛?</blockquote>
+1
39~40度的高燒不上醫院急診?
只因為小孩怕打針?
我該說這嬤嬤太疼小孩...還是媽媽太OOXX
樓主結局呢?
1歲多的小孩.燒到40度沒上醫院....
下場應該會更慘吧?
peterc850 wrote:
39-40度的發燒是...(恕刪)
weilun wrote:
高燒40度是不會造成...(恕刪)
kcvo wrote:
造成發燒的疾病最常見...(恕刪)
感謝以上三位大大的觀念糾正
大醫院的兒科醫生曾經告訴過我
"不是發高燒把頭腦燒壞~是頭腦壞了(病壞了)才發高燒"
----也與大家分享
不過同樣為人母
學理還是抵不過自身情緒
個人很無膽~無法忍受小孩發燒超過39度以上
有次我家老大燒到40度
我真的掛完號就抱著小孩一路奔進診間
眼眶含淚求旁邊準備要看病的家長先讓我家小孩看
在診間裡面和外面的家長都是好人~都很體諒的先讓我家小孩~沒人怪我插隊
(雖然我不認識你們~但我謝謝你們)

所以其實我很佩服同事
竟然還可以覺得再觀察看看就好
而且還是因為不想讓女兒挨針的理由.....
CCMOM wrote:
早上一個女同事說她1...(恕刪)
我個人是怕小孩出事怕到不行 ... 高燒二天不退我一定掛急診住院...
因為剛開始燒的時候如果去掛急診 一些指數可能還沒太大變動 小孩子
白白挨針抽血檢驗 卻可能看不到重點...高燒幾天不退的話最好送醫院
抽血驗尿... 看一下發炎指數跟白血球...
小兒三次住院 一次梅漿菌肺炎 一次吸入性肺炎 一次是感冒轉支氣管炎
都是燒到40~41度 坊間的什麼發燒50問 100問我也都看過 但看過
歸看過 38~39度還能不慌亂 但當小孩子燒到40度的時候..還是會亂
了方寸...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上網隨便查就知道,通常會導致腦子壞掉是因為腦膜炎....才導致「燒壞腦子」、這種說法...
一般人不可能燒到40度以上,除非是特殊疾病或對特殊麻醉藥物引起的過敏....
我覺的小孩若沒特殊其它症狀,我會先觀察,當然,若高燒不退,有時發燒是
一種人體自我保護及免疫力啟動的方式,為何發燒就得把他壓下來??????難怪台灣藥物
濫用過度...過度的藥物進入小孩身體會好嗎???
若二三天後還是高燒不退,或是有其它活動力降低或其它比較不好、奇怪的症狀,我
才會去看醫師。第三四天後還不退,我就會去大醫院了。老實說,我不贊成一發燒沒什大症狀,
就送去醫院.....,說抽血搞不好是人家的說詞,大醫院去就是抽血,有時沒事也
給你打個抗生素一週,有病治病,沒病強身????
沒事去搞個過度的介入幹麻,不要太濫用醫療資源!
http://health.sinchew-i.com/node/1690
轉貼自以上....
嬰兒不懂表達自己,所以他們一旦“發高燒”時,父母特別擔心,急得送他們去看醫生,醫生很多時開點退燒藥就說沒事。
究竟作為父母的怎樣看待小孩高燒呢?這裡有點基本的概念讓大家參考。
小兒發燒的常見處理
以腋下測量為準,小兒體溫在35.5-37.5℃之間都為正常,37.5-38℃間為低熱,38.1-39℃為中熱,39.1-40.5℃為高熱,40.5℃以上為超高熱。
若體溫不超過38.5℃,一般只需在家做物理降溫。可給孩子多喝水,在額頭上貼退熱貼、敷冰袋,或把冰袋夾在孩子腋下、腹股溝、頸部,用溫水擦身。不主張使用酒精擦洗,以免過度刺激孩子嬌嫩的皮膚。還可適當服用板藍根或抗病毒口服液。
當發燒達到中熱,孩子出現流淚、流鼻涕、不想吃東西、哭鬧等症狀時,應給與小劑量的退燒藥。
體溫一旦超過39度,應儘快到醫院就診,諮詢是否要給孩子打退燒針、補液或使用抗菌素。
要特別注意的幾個問題
不能以高燒判斷疾病程度。38.5℃並不是一條絕對的分界線,不要以為體溫低於38.5℃就沒事了,還要綜合觀察孩子的身體狀況。有些孩子驟然發高燒,但精神狀態良好,哭聲響亮,飲食也沒甚麼問題,這就屬於輕症,可能是由於流感、皰疹性咽炎等病毒感染,在家吃點抗病毒口服液或退燒藥,多數很快就會好。可有些孩子體溫雖然不算很高,卻臉色蒼白、無精打采、反應遲鈍、不思飲食、嗜睡,這就屬於重症,應立即到醫院就診,以免有嚴重疾病貽誤了治療,產生嚴重後果。
此外,低燒超過一週或反覆發高燒都需到醫院就診。“像肺炎、心肌炎、氣管炎、腦炎、敗血症、風濕熱、腎炎、結核病及傳染病中的傷寒、猩紅熱、水痘、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等,都不一定表現為發高燒,但這些病通常會發燒5-7天不等,所以低燒超過一週一定要來醫院驗血並做相關檢查。再者,有些孩子第一天發高燒後用退燒藥燒退了,可第二天又發高燒,這也需要及時就診,針對病因治療”。
體溫在24小時內驟然升到39℃以上應儘快就診。這種情況不一定是有很嚴重的疾病,但由於嬰幼兒大腦發育不完善,難以適應體溫的驟然上升,很容易引起“高熱驚厥”,即俗稱的抽筋,表現為意識喪失、臉色蒼白、牙關緊閉、口吐白沫、四肢抖動。
只要孩子有過一次驚厥,便可能形成習慣性的高熱驚厥。若6歲前發生高熱驚厥在3次以內,6歲後還可徹底痊癒。但若發生4到6次高熱驚厥,則今後發低燒孩子也會驚厥。若反覆多達6次以上,即使不發燒也會發生驚厥,孩子則需要按照癲癇來治療。因此,家長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孩子體溫上升過快要立即就診,有過高熱驚厥病史的孩子更是一發燒就應趕緊找醫生。
盲目退燒不可取
有些家長發現孩子發燒就緊張得不得了,一個晚上連續跑四五次醫院,千方百計要醫生給孩子儘快退燒,這是不明智的。孩子服用退燒藥後,家長應先觀察兩三個小時,不要一等小孩吃完藥就給他量體溫,看燒還沒退就急起來,以為是醫生水平不夠高,要忙換醫院。即使確實要換,也要告訴醫生孩子之前接受過甚麼治療,以免退燒藥用多了,引起血壓下降、出冷汗甚至休克等嚴重反應。
退燒還不能退得過快、過急、過猛。像激素類的針劑能起到迅速退燒的作用,有些家長不明就裡,要求醫生用這類針劑,不管怎樣先退了燒再說。但實際上,激素不僅會掩蓋症狀,使醫生難以判斷小孩發燒的病因,拖延了治療,對血液系統、肝、腎等器官都會造成損害。
小貼士:小兒發熱飲食提點:
1.吃高熱能、高維生素的流食,如蛋花湯、雞蛋羹、米湯、綠豆湯等,既可補充水分和蛋白質,又可清熱、解毒,還易於消化吸收。
2.補充充足的液體,保證水的攝入,適當喝西瓜汁、鮮梨汁和鮮蘋果汁。西瓜汁具有清熱、解暑、利尿的作用,促進毒素排泄;鮮梨汁具有清熱、止咳的作用,適用發熱伴有咳嗽的患兒;鮮蘋果汁能補充大量維生素C,還可中和體內毒素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