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美,中,蘇~新的三國演義戰略分析

鐵馬奇兵 wrote:
tommy老大,你以...(恕刪)


台灣不做詩已經很多年了,那種玩意兒都被封存在課本跟博物館,要找不容易阿。
而且最近網路上有興趣做詩的,大都是同一類人士,大大你是???
tommy1223 wrote:
可多了,從航太到戰機處處都有俄羅斯的影子,對了連神舟號太空人穿的太空衣也是和俄羅斯購買的

中國的高鐵裡面擁有德國,日本,法國的系統。

中國的軍事工業,出處都有師父俄羅斯的影子,又盜取西方的技術,加以改良。
像東風20型中程反艦導彈,就是前蘇聯沒有研發成功的。

聽說前蘇聯有研發一種航空母機,想要來代替航空母艦,現在聽說中國已經研發快要成功了。
中國猶如張無忌一樣,很容易吸收八大門派的功夫,然後吸收利用。

而且發展出來的戰機,竟然能同時配備俄製及自製的武器系統,甚至連美國的也能拿來用。
此等技術,就連勞力士手錶也能仿造.....山寨版總有一天會變老大....
其實三國時期最安全的應該是東吳,諸葛亮六出岐山閥魏,
只要魏亡三國自然就會統一。

所以司馬懿也說過,三國要統一需先滅蜀。
相對的身居老三是比較安全的。

美帝的C型包圍網,就差在那開頭的北韓,以及尾端的哈薩克斯坦,就能掐住中國。
欲控制琉球,必先合作於台灣,欲控制台灣必不能失去北朝鮮。

哈薩克斯坦有中國泛亞國際能源管路連接到里海,還有歐亞鐵路從北京連接到倫敦,因此中國政府絕不引許美帝在哈薩克駐軍,並擁有軍事用地,中國有何辦法呢?

那就是控制伊黎河的上游天山,也就是必要時斷其水源生命線....
adagdg wrote:
台灣不做詩已經很多年了,那種玩意兒都被封存在課本跟博物館,要找不容易阿。
而且最近網路上有興趣做詩的,大都是同一類人士,大大你是???

不用問太多,上這個網會讓你瞭解很多以前,你從不了解到的東西。

我是我,不是別人,我比M大更有學問,只要我出現,它們只能當老二而已。
關於T50,俄國自從蘇聯解體後,的確沒有足夠的資金研發,在F22轟動全球的時刻,俄國說不擔心是騙人的,而能夠支援俄國發展的國家,也只有中國跟印度有資格,偏偏中國的殲10在經歷俄國的幫忙,千辛萬苦才得以產生的情況下,竟然想搶俄國的飛機外銷市場,人家對中國自然會有不信任感。

印度在國際關係從來就是左右蓬源,兩邊不得罪,再俄國需要資金的時刻,印度的投資讓他得以在2011或12年,除了美國俄國之外的第三國,拿到第五代戰機,這不得不說他們眼光獨到。

中國也表示要加入購買T50的行列,大家都知道中國想拷貝,不過這訂單俄國還沒打算接收。

所以針對現實,殲15是中國想超英趕美的戰機,不過還在草圖中,手上有的殲10也不過理想上接近F16,不過官方保密太好,外界無從得知,而印度將在明年或後年拿到T50。

另外印度在投資市場上可是當紅炸子雞阿,第二官方語是英文,軟體市場的基礎,跟美國的時差剛好相反,國際上極度良好的關係,種姓的影響我就不清楚了,不過印度可是有權利選擇投資金主的。說到中國,我並不覺得他優於印度。

更正:第一批服役T50是在2015
印度有一個相對於中國的優勢...人才,
人才可不是有錢就買的到的,看看台灣所謂高科技產業的高級原廠技師有多少人是印度人,
至於中國人很抱歉一個都沒看過!

 中評社北京4月30日電/新華網消息:據印度《商業標準報》報道,印度和俄羅斯目前已接近簽署有關聯合研製和生產新一代戰鬥機的合同。
  該報指出,印國防部代表團曾於去年底在俄西伯利亞的一處機場內看到了蘇霍伊公司研製的一架第五代戰鬥機的樣機。據該代表團的一位成員透露,當時他們看到這架新型戰機時的感受可以說是非常震撼:就像是電擊的效果。印空軍的一位高級軍官在見到這架樣機時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們當時看到的正是蘇霍伊公司最新研製成功的T-50俄首架第五代戰鬥機的驗證機。

換成中國T50不知道要搞多少年?10年?20年?J10都搞那麼多年
印度的工業實力就是遠勝中國,
一個幫人家代工的國家賺了點錢就以為世界全部都是它的
清朝末年自以為有了比日本還大的船艦,兇巴巴的找日本單挑....割地賠款
還有,我不知道你究竟想討論什麼,你的標題講到美中蘇,用三國的故事來做解釋,可是現代跟古代有非常大的差異性,時間不一樣,地理不一樣,科技不一樣,週邊也不一樣,我認為這是完全不能相比擬的。

其他網友跟你回答後,你用其他的例子來當做你的答案,偏偏例子又多又雜,而且有沒有錯誤大家心裡有數,最後你還是沒說明理由。

我不知道M大是誰,前幾天我有跟100分和kunderlin交手過,我很想說你們的行為模式一樣,不過就先當作是我認知錯誤吧。

最後,你是想討論三國的歷史,還是美中蘇的現況??
其實戰爭打的不完全是錢,錢只是其中一項比較重要的而已,戰爭打的是摧毀再造能力,有錢是必須條件,但不是唯一的.核大國之間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太小,頂多是局部衝突,排名也沒有任何意義.
adagdg wrote:
而能夠支援俄國發展的國家,也只有中國跟印度有資格,偏偏中國的殲10在經歷俄國的幫忙,千辛萬苦才得以產生的情況下,竟然想搶俄國的飛機外銷市場,人家對中國自然會有不信任感。

其實俄國根本都是賣次等武器給中國,雖然中國已經主張放棄失土(已簽邊界和平條約),不過俄國仍然對中國不放心。

1689年之後,中國喪失了588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包括外蒙古156.6萬平方公里和被俄羅斯侵吞的400多萬平方公里。美國認為中國表面上與俄羅斯劃定了邊界,不再討還40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但實際上中國在等待時機,等中國強大到足以擊敗俄羅斯時,中國就會露出猙獰的面容。
1、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七年),興安嶺及額爾古那河以西約二十五萬平方公里國土,於尼布楚條約簽訂後喪失。

2. 1727年10月21日(雍正五年),貝加爾湖之南及西南約十萬平方公里國土,被迫簽訂恰克圖條約而喪失。

3. 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約十萬平方公里之庫葉島,被俄帝暗中吞併。

4. 1840(道光二十年),原為我屬邦哈薩克,被俄帝侵並,該邦面積約百萬平方公里。

5. 1840年(道光二十年),原為屬邦布魯特,約十萬平方公里面積土地,被俄帝併吞。

6. 1858年5月28日(咸豐八年),混同江以西,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廣大地區,面積約四十六萬平方公里土地為俄帝侵占,並逼清廷簽訂璦琿條約加以承認。

7. 1860年11月14日(咸豐十年),混同江及烏蘇里江以東興凱湖附近,約四十三萬平方公里國土為俄帝侵占,事後逼清廷訂北京條約加以承認。

8. 1864年(同治三年)後,自沙漬達巴哈起,至蔥嶺止約四十三萬平方公里國土,俄帝逼清廷訂立塔城界約等多次界約,加以承認。

9. 1868年(同治七年),約百萬平方公里面積之我屬邦布哈爾汗國,被俄帝侵並。

10. 1876年(光緒二年),原為我屬邦浩罕國,約三十五萬平方公里面積土地,被俄帝吞併。

11. 1881年(光緒七年),自伊犁西南天山之陰,那抹哈勒克山口起至伊犁西北喀爾達止,約二萬平方公里國土,俄帝逼清廷訂立伊犁條約而喪失。

12. 1883年(光緒九年),額爾齊思河及齋桑泊附近,約二萬平方公里土地,於俄帝逼訂科布多塔爾巴哈台界約而喪失。

13.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新疆省極西地區帕米爾地方,約一萬餘平方公里土地,被俄帝與英國瓜分。

14.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俄帝強租旅行順大連,該兩港口面積約三千八百平方公里。

15. 1921(民國十年),俄帝先唆使唐努烏梁海獨立,一九四四年(民國三十三年)正式侵並,總面積約十七萬平方公里國土。

16.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俄帝要挾英美訂立雅爾塔協定,同年十月外蒙古舉行所謂公民投票(蘇軍亦參加投票)。中國政府被迫承認其所謂"獨立"。 面积有156.6万平方公里。 面積有156.6萬平方公里。
adagdg wrote:
還有,我不知道你究竟...(恕刪)

100分與m大............哈哈哈哈
這些人根本是同一人吧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