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有小孩讀國中的請進,有關班級上課秩序。


小田0216 wrote:
我24年前唸國中
國...(恕刪)

那應該是不錯的學校囉

我有些朋友國中是在台北市念的,他們也說沒聽過打架鬧事的,

我說畢業典禮都有警察荷槍在校門口站崗,他們都說不可能,

如果校內有其他班級在打架的話,照理說整棟樓都會知道...

好學校還是有差啦,所以很多人擠破頭要念私立中學
bvmbmb wrote:
應該說,你們班的同學...(恕刪)

應該說我們班的老師很帶種吧

他對嗆的家長就是黑道世家的

不過我感覺那家長算是洗心革面那種

他也跟他兒子(同學)說過這種路別走

雖然那個同學可能脾氣有時候衝

不過還是挺好相處的

至於我們老師長相我也不好意思多說啦

對了

如果說學校教育可能不好

那家庭教育就更重要了

在這邊推薦給各位家長一本新書

"比爾‧蓋茲是這樣教出來的"
裡面有段內容我覺得很棒
蓋茲他母親在過世的時候寫了一封書
想寫給自己的孫子孫女等他們長大後可以看
總共九條教誨

第八條是

"給你自己的孩子根和翅膀"

我想這就是美國跟台灣相差最大的教育

從小把價值觀種在小孩身上

時機成熟就放任小孩自由飛翔

台灣家長都會把小孩拘限住

如果說家長要求小孩這樣做就對了

雖然小孩只知道父母這樣對自己好

當自己小孩長大後還是什麼都不會學習到

感覺日校生跟夜校生最大的差別就在這邊
以後老師上課
校長每人發一個記錄器掛在胸前錄影
教不聽的直接報警帶走
不然一天到晚家長告老師
老師也可以告學生吧~

以後各行各業都要帶記錄器
我看我要轉行賣記錄器了
學校有辦法選擇學生,才有辦法維持上課秩序。

明星高中的上課秩序會差嗎?當然不會,這批學生都是精心挑過的
不會作亂的好學生,高中也不是義務教育,校方有權要求問題學生
離開。

國中的話很抱歉,好像無論如何也趕不走鬧事的學生吧?
回想起來,挺感謝我的國中導師
雖然當時覺得她超級OX,但她真的很用心
而我們班也很乖

我們當時是學校裡男女分班的最後一屆,女生班
平時安靜到針掉到地上都聽得見
導師每次都板著一張臉,好像欠她幾千萬一樣
除了幫我們訂讀書進度表,還要我們每天填寫回家後做了些什麼
方便盯我們的生活作息...

早自習別班可以不用來,7:50再到校等朝會就好
我們則是要7:10到校,以便考試
放學後又要留下來繼續考試
一天考個7~9科很正常

導師還會安排成績差的坐在成績好的旁邊
方便功課不好的隨時有人教
每週以小考成績排名次
要學生不能鬆懈

除了對成績的要求
每週的班級秩序和整潔比賽我們也都要前三名
否則會被唸到死

到後來班級得到的獎狀多到可以拿來當壁紙

學生們雖然被逼得緊
但都很自愛
考試壓力大,但從來沒有因競爭激烈而失和
大家和樂融融,感情很好
(但是都討厭導師,包括我)

後來畢業,上高中以後
幾個要好的辦同學會,導師也有來
她整個笑得很開懷,從來沒看過她有那樣的笑容
卸除了老師身分
她也只是個普通的大姐姐吧
才大我們十歲
師大剛畢業就來教了,我們是她教的第一屆學生
(難怪她這麼有衝勁)

真懷念當時~~
有好導師,學生們也肯受教
就某種意義而言,其實初出茅廬的老師所帶的第一個班,學生是最幸福的。
因為經驗不足,或許會有點跌跌撞撞的、思慮不夠周延,而使家長有所顧忌...
但換個角度想,那是一個老師最有熱情、全心全力、傻傻向前衝,付出所有精力去帶的班。

不是說有經驗後反而不好,而是當人對工作熟悉了、世故了,當然效率提高了。
但相對的也開始會踩煞車保護自己,學會放手,不再無謂的付出與執著...
特別是看清環境冷暖後,面對不可理喻的某些人,更是會感到心寒,開始懷疑與有所保留...

大家可以回想自己剛接觸一份工作、到熟悉環境與上手、看透職場環境與某些人後,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老師的付出與關懷、家長的熱情與配合,實際上是會有加成的效果的。
孩子的成長與將來,大家都很重要,沒有道理責任都由某方去扛...後果卻是由整個社會來承擔的啊!
其實問題就是出在 [義務] 教育這個概念上 -- 所謂的義務就是 [不管您是天才或是白癡, 大家一律齊頭式平等] 受教. 問題是人天生有上智下愚, 高矮胖瘦之別; 更不用說還有一群 [不受教的]. 今天教育部假平等之名強迫學校不分班, 結果是聰明的學生無聊發呆, 平庸的學生無法趕上, 不受教的學生天天用人肉沙包練拳頭.... 這根本和孔夫子 [因材施教/糞土之牆不可圬] 的概念背道而馳. 這和 [廣設大學造就了七分大學生] 的現代奇蹟, 最後搞得雞飛狗跳一樣; [迂儒論政, 暈倒眾生] 也是很自然的結果!

那些在台北市的教育學者,反對能力分班,反對體罰,...如果,他們的小孩是讀 中南部的鄉鎮的國中,就不會這樣高調.小時候的國中,自習課時雞飛狗跳,強欺弱,打架鬧事. 上課時,調皮做怪,老師也無力控制...看他們這些權貴 學者,在如此的環境下,能培養出幾個菁英..
好比,過去軍中老兵欺負新兵很嚴重...但如果去向這些權貴子弟調查,他們一定說,沒問題,日子很好過,因為權貴是被保護的,往往不知社會實際的情況嚴重.
BSA wrote:
其實問題就是出在 [義務] 教育這個概念上 -- 所謂的義務就是 [不管您是天才或是白癡, 大家一律齊頭式平等] 受教. 問題是人天生有上智下愚, 高矮胖瘦之別; 更不用說還有一群 [不受教的]. 今天教育部假平等之名強迫學校不分班, 結果是聰明的學生無聊發呆, 平庸的學生無法趕上, 不受教的學生天天用人肉沙包練拳頭.... 這根本和孔夫子 [因材施教/糞土之牆不可圬] 的概念背道而馳. 這和 [廣設大學造就了七分大學生] 的現代奇蹟, 最後搞得雞飛狗跳一樣; [迂儒論政, 暈倒眾生] 也是很自然的結果!(恕刪)

這倒是。
為什麼要"義務"教育?
拿納稅人的錢去"義務"?
即便當事人是自己完全不想讀書、只想搗蛋搞破壞的小屁孩?
如果不是"義務"教育,而是要做能力性向入學可能比較好,讓愛讀書的孩子讀書。
但可能會因此衍生階級化的惡性循環社會問題...

人天生有上智下愚, 高矮胖瘦之別。
但誰會認為自己差人一截、甘願做下等人呢?
我們無法期待老鼠不打洞,就算牠目前不打洞,也許只是一時的,畢竟老鼠天生就是會打洞,這是遺傳。
可是DNA又是無法抹煞的...
就像廣告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
問題是起跑點雖然一樣,但從一開始孩子的能力就有差異了,成長、持續、衰退的曲線,每個孩子也不一樣。
這是廣告虜獲天下父母心的手段話術,讓為人父母的心甘情願掏錢出來...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以現代話來解釋,就是針對有向學心的學生,做能力評估與分級教學的意思。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污也]
講得也很明白,當學生根本沒有自覺時,責備他根本沒有用了。
責備要有用,必須當事人要有自覺與羞恥心啊!
連孔子看到宰予這種學生都不禁感慨了...
到了現代,教育界居然對這類學生跟一般學生一樣一視同仁,這也是蠻神奇的。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