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鳥光 wrote:
1.傳產業(包袋、鞋業)赴中國工作四萬是否低於行情?
2.鞋業、包袋產業是否都必須到中國或越南等地工作,已是大趨勢?
3.幾年後是否有機會往上或轉其他國際品牌公司(脫離代工廠)?
...(恕刪)
小弟我一畢業後就到大陸打工. 在這發表一點看法. (想當年公司只給我 月薪2萬6台幣 吃住公司, 無津貼. 長住大陸, 我也跟它拼下去
)
1. 你在業界只有2年經驗, 也沒有掛經理頭銜. 4萬台票算是公司給你個機會學東西. 因為你在做鞋的工廠裡, 要培養成真正可以幫的上手, 也要1年以上. 通常3年才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這是我在鞋廠的同學的經驗.
當然4萬應是淨收入, 吃住算公司, 要不要報稅就看公司的做法. 在"很"正規的公司, 台籍員工是要報稅的.
等你在公司的表現受到上級老闆認可, 我覺得要加到6萬NTD是不難的. 這點你也要先跟你未來老闆有個協議.
2. 沒錯, 以前台中是箱包業的重地, 現在那些老闆早就搬到大陸或是越南去開廠. 留在台灣的箱包工廠都是做些特殊的小單. 或是轉型成為去大陸放單的型式在做. 鞋子這種勞力密集的產業就更不用講了.
3. 你想往國際品牌公司去發展. 志向很遠大. 可是實際上我還沒聽說過台灣人做設計師從工廠體系成功轉入客人端的例子. 我自己觀察的原因有幾種: a) 在大陸工廠內是很封閉的環境, 如果公司沒有定期送設計師出去外國看展的話, 很快一個人的創意都會用完. b) 客人那邊的設計中心都在北美洲. 當地每年都有優秀的設計師來來去去, 基本上台灣人想要過去做, 應該要投那邊的履歷表才對.
我的看法是, 在工廠學生產的經驗. 才能對業界有更深的知識. 老外客人對做生產是一知半解的. 只要你能掌握生產的知識(要學精), 這樣對你以後去老外公司發展才能一次就坐到重要的位置. 還有就是在做事的時候, 有機會多接觸客人端. 不管是客人設計師, PM, 經理等, 都要給他們你很可靠的印象. 這樣以後在找工作, 他們都會是你的貴人.
不過我覺得, 在代工廠要賺錢也不是不行. 我認識的幾個台灣傳產廠的總經理年薪最高可達千萬台票. 幾個經理月薪少說都有3萬RMB以上. 不包括分紅跟年終. 當然他們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人物. 這些就看你自身的才能與企圖心到那裡了.
Sony Nex-3, Voigtlander Bessa R2A, Nikon F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