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ar wrote:在那個一般百姓普遍三餐不繼的貧困年代,你家還真好 一眼就重點放在柴米油鹽上了如果要給這些人再一次選擇的機會,有誰是舉手說要用不盡的物資食物也要去經歷那種事的?那些所謂旁人看似優渥的待遇,僅僅是一種補償,就說是補償了,沒有失去什麼,那又怎麼可能得到補償?樓主的父母是拿著補償默默地養育著孩子的人,辛酸往肚子裡吞,過往的苦痛現在說來看似輕描淡寫,但那種過程能存活下來的又有多少人?看著非生老病死的殘酷死亡走過來的人生,我們該慶幸我們並不存在那個年代,但不該看輕它、嫉妒那個豐厚的補償
織田待刮 wrote:樓主的父母是拿著補償默默地養育著孩子的人,辛酸往肚子裡吞,過往的苦痛現在說來看似輕描淡寫,但那種過程能存活下來的又有多少人?看著非生老病死的殘酷死亡走過來的人生,我們該慶幸我們並不存在那個年代,但不該看輕它、嫉妒那個豐厚的補償 那年代痛苦不只對岸來的很多本省人也被日本徵兵到大陸甚至南洋客死異鄉者也不少還有婦女被騙去當慰安婦這些人有什麼補償?連跟日本要求補償我們政府都不出面還要靠李敖等這些人賣收藏品來贊助那些慰安婦講悲情每個族群都有
台中冷凍人 wrote:說真的,在看了大江大海之前,因為自已的無知,所以對老爸的過去不是那麼關心但是看了大江大海之後,因為知道了那一段大時代的悲劇,所以反而不太敢去挖掘父親的過去因為怕挖深了,反而會觸動老人家心裡脆弱的那一塊還記得老爸生病的時候,還曾經哭著要找媽媽想想當時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原來他心中也是那麼的脆弱 me too老爸的人生用想的就心酸20歲還在念書就隨波逐流家鄉的老母與親人不復得見也才稍微了解為何年邁的老爸會不遠千里的每年回去探親戰亂真是太可怕了
e19990624 wrote:去年此時,徐州的戰場上,五十五萬國軍在「錯誤」的指揮下被包圍、被殲滅、被犧牲。所謂「錯誤」的指揮,後來才知道,關鍵的原因之一就是,共產黨的間諜系統深深滲透國軍最高、最機密的作戰決策,蔣介石痛定思痛之後,決定最後一個堡壘台灣的治理,防諜是第一優先。 其實回顧歷史!歷史是總是反覆重現過去。看現在是否有這種感覺 現代版的徐州會戰已經開始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