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shu wrote:控制市場供需的法則,以價制量是最有效的辦法,當一公升汽油要50元的時候,相信有很多人願意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只在台北活動這個說法沒錯,但你去過中南部那些大眾交通工具極度不便甚至沒有的地方嗎?高雄連蓋個捷運都被批成是浪費錢了
這麼說好了~依照現在的油價~我住汐止~我每天從家裡坐公車到台北上班~來回要60元,我騎機車~60元大概2-3天的油錢依照課徵能源稅,我不覺得到時候大眾運輸工具會比較便宜或者跟現在價格一樣,作大眾運輸工具省錢沒錯~但是耗時間呀,變成要提早半個小時就要出門,否則等著遲到
1.高官加油是不用自己掏錢的,通通我們買單。2.只有台北國的大眾交通夠發達。3.電動車都研發出來,卻因為政府慢吞吞不能賣。開徵後政府會想辦法讓石油用量減少嗎?(減少等於稅收減少)我不反對徵能源稅,只反對剝削人民的血汗錢。
popshu wrote:如題,...第一,能...(恕刪) 看不下去了~來看一下你的論點有多不合理吧1.能源價格相對別國便宜?請問中油有沒有賺錢?有!不但賺了還有錢發大量年終呢!政府有沒有拿到所謂的法定盈餘?有!發現不足時還會趕快漲價呢!2過低的能源價格不利於綠能產業的發展?請問綠能是指什麼?生質能?太陽能?電能?潮汐?風力?去看看研究資料吧!這些綠能發展受限的原因只有一小部份是因石油價格主要的原因還是現階段的應用問題3.以價制量?以暴利來帶動全面漲價是政府該做的事嗎?台灣是石油輸出國嗎?要漲也是石油輸出國來漲吧?輸出國沒漲那麼多,那台灣是在漲什麼?4.稅金補貼油水電?請問是誰被補貼到了?我週邊的人可從來沒領過這些補貼討論油價的問題你扯到水幹什麼?水庫和行水區的維護和開發成本不是當年政府出資的嗎?政府的錢哪來的?5.只有台灣有高污染產業?高污染產業都留在台灣?去看看書吧!高污染產業會跑去對污染管制沒那麼嚴格的國家,台灣的機車都五期了,其它應該更嚴吧(執行上就...)不然當年拜耳為什麼要來台灣?又為什麼被宜蘭鄉親給趕走?成為大陸的離島工業區?這更是大笑話了,當所有產業都外移的時候,還會有什麼留在台灣?大陸號稱世界工廠....你週邊應該有一堆物品是"MIC"吧!6.產業要出口,所以要通過炭關稅?這不就是出口成本增加?再加稅讓生產的成本再增加,到了國外,商品賣得更貴,最後沒人買,搞垮台灣的好方法!7.把低耗能高附加價值的留下來?要留哪些?舉個例吧!有這樣的好東西,別國會留給你台灣生產?搞清楚,台灣到現在都還是代工而已!你的意見真的很沒參考價值!多去看點書和了解現況吧!
不得不的選擇??? 說得好像很無奈的口氣,結果是個屁!popshu wrote:能源的價格必須要讓它回歸合理的機制, 什麼叫合理的機制?是遵照你的想法就是合理?還是經過公開審議價格的機制? 又為什麼價格一定要合理?合誰的道理?popshu wrote:過低的能源價格不利於綠能產業的研發 綠能產業實際應用於生活層面的困難在於其成本無法達到市井小民的消費水準,樓主不思索如何降低其成本的議題,透過強制徵稅的手法拉高油電售價,擺明是想從石化能源與綠色能源兩頭都要賺的心態!
fdarren wrote:我住汐止~我每天從家裡坐公車到台北上班~來回要60元,我騎機車~60元大概2-3天的油錢 你只是住汐止而已我住的是芎林耶~要搭公車上班首先我就要走兩公里的路去客運站牌然後公車先經過竹北,再到新竹車站,這段路程應該有 15 公里以上到了新竹車站之後,還要轉車到上班地點,再加 3 公里光是通車就要耗掉 1.5~2 小時來回就 3~4 小時之前只是慶祝馬總統執政劉院長將油價稍微漲了一下50 元便當就變成 60 元了就算後來油價跌回來了便當還是一樣價格未來若油價變雙倍60元便當應該就會變成 100 元了看起來是不多,但是每天有三餐,一年有 365 天....差距不可謂不大....
popshu wrote:如題,...第一,...(恕刪) 1. 你沒考慮到國民所得的問題, 如果有633, 反對的聲浪絕對少很多 (不是失業率6%喔)2. 你一定是住台北的台北國民3. 不要拿環境變遷這頂帽子扣, 台灣目前的一堆環保政策已經比鄰國好4. 不知道你考慮台灣將來的產業是什麼? 如果可以低污染高所得, 下次你出來選總統我一定投票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