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滾筒式釘槍驚豔及貨櫃裝櫃流程紀錄




哇~~~加分加分

各位大大在這邊修正討論,也讓我增長見聞

畢竟我真的不是這一門的小朋友呀~~~


David Jackson wrote:
很難得看到裝箱的實際照片與經過,讓我又學到一些東西了。

看到堆高機疊疊樂之後,還真是第一次見識到堆高機的能耐,也很佩服操作堆高機的人!!
不過我對於堆高機有些問題想請教一下:
1.堆高機的前輪為什麼總是比後輪大很多呢??
2.它的重心是不是在屁股那邊,而負載重量最多可以載多少公斤(或公噸)的物品呢??

還請大家幫忙解答一下...


當兵 移防時..
我看過 工兵連 的 開 超大型的 堆高機..
幫我們把戰車(M41A1)送上鐵皮( 火車.. )
而且那種堆高機..除了往上之外搬運之外..
還可以往前送喔( 只有叉子的部份... )..

這大概是我看過最重的東西了...
外面是戰場... 留在這...我幫不了你... 給我ㄧ把槍...
泡泡天使 wrote:
1.前輪比較大的話是因為前輪必須要用來承受貨物的重量,而且推高機是用後輪來轉向的,所以後輪會小一點。
2.重心是在後面沒錯,因為堆貨時才能前後平衡。
這樣說不知對不對…有錯請指正。


空車的話後面會比較重沒錯,不過只要一載重前輪很容易超過後輪

基本上後面比較像是鉛塊,用來平衡的;萬一載太重,後輪還有可能翹起來咧!!

原理有點像蹺翹板,重心都在中間(前輪)

David Jackson wrote:

2.它的重心是不是在屁股那邊,而負載重量最多可以載多少公斤(或公噸)的物品呢??

還請大家幫忙解答一下...


我當天有問大的那部堆高車駕駛他開的那部可以舉到多重呢?答案是五到六噸。
輪胎的話我比較好奇是輪胎規格,結果說使用打氣胎就可以,我本來還以為是
跟小山貓一樣用實心胎哩。
歡迎大家加入我的FACEBOOK:reddan.tw@gmail.com

MSZ010 wrote:
不好意思,我就在貨櫃船公司工作.......


補充一下,那個橘色封條是"船封"。一般報關是要在右門內桿先上海關封條,然後再上船封。<===這種船封,我們carrier稱做"高鋼性封條",是船公司使用的,現在簡化出口流程,船公司封條會代表海關封條使用。不過這種動作是由海關審核認可的。不需要先上海關封條再剪掉上船封。

版大這個可能是貨運行送至報關行,海關剪掉船封,檢驗後才上海關封條,然後再上新的船封。
然後載送至港口上船~<=====這個船封會是直接上船了,不會再加封或剪掉...另外就是,不是貨櫃送到報關行讓海關剪船封,海關的辦公室不會在報關行.....



受教了~
因常看見的是先加海關封條,很少看到直接加船封的。

那他這樣是不用透過海關驗貨嗎?

symmz wrote:

MSZ010 wrote:
不好意思,我就在貨櫃船公司工作.......


補充一下,那個橘色封條是"船封"。一般報關是要在右門內桿先上海關封條,然後再上船封。<===這種船封,我們carrier稱做"高鋼性封條",是船公司使用的,現在簡化出口流程,船公司封條會代表海關封條使用。不過這種動作是由海關審核認可的。不需要先上海關封條再剪掉上船封。

版大這個可能是貨運行送至報關行,海關剪掉船封,檢驗後才上海關封條,然後再上新的船封。
然後載送至港口上船~<=====這個船封會是直接上船了,不會再加封或剪掉...另外就是,不是貨櫃送到報關行讓海關剪船封,海關的辦公室不會在報關行.....



受教了~
因常看見的是先加海關封條,很少看到直接加船封的。

那他這樣是不用透過海關驗貨嗎?

根據辦理出口的朋友告知
若是以個人名義辦出口
還是會受到海關檢查之後才放行
歡迎大家加入我的FACEBOOK:reddan.tw@gmail.com

philip99 wrote:

第一,哪種品牌最OK呢? 答案是德國或許沒錯,但是你知道是那邊製作的嗎? 答案是台灣,台灣製造的釘槍約佔全世界產能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而且釘槍的知名大廠(品牌)均以向台灣購買居多,以OEM/ODM為主; 事實上,台灣的釘槍產業已是非常成熟的產業了,請自行觀察上市公司中的"鑽全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最近幾年的營業額屢創新高,2005年約有新台幣四十多億,EPS在5元以上;相對於電子業而言,或許營業額不是上百、上千億,但是毛利率卻是幾十位數,比起電子業的個位數毛利率來講,是蠻不錯的了;

第二、台灣的釘槍不耐用? 這又是誤解了。美國本土自製的釘槍數量應該說低於全世界產量的10%以內,但是美國的釘槍市場卻是全世界需求的70%,而且90%以上是由台灣的釘槍製造廠提供的,那你說台灣釘槍的製造能力如何?

第三、台灣的精密機構設計比較不精密? 這是最大的誤解了,事實上,台灣的工具機產業是相當有名的,尤其以中部一帶頗負盛名;而設計方面,以精密鑄造類零件而言,至於公差是在"幾條"的範圍內,已經算不錯了,比起看到美國來的零件,其品質相對台灣供應商來說,是相對差多了…

平常大家不常看到或用到這類產品,所以我想拋磚引玉一下,說明一些真相。事實上,台灣的經濟不是只有靠電子業來撐起一片天的,傳統產業也是有可取之處;尤其看到電子業在那邊沾沾自喜的公布營業額多少多少,殊不知是把台灣供應商砍的血流成河換來的,而肥到了國外的品牌商,典型的自相殘殺…控制成本很重要沒錯,但是把台灣的價格砍的不成樣,大家都沒飯吃了(零件供應商),再轉換陣地到大陸,用低價勞力來提供獲利,這樣的成功能持續嗎? 供大家思考一下吧。


我同意
台灣的傳統產業也是很棒
Taiwanese wrote:
philip99 wrote:
…恕刪…
平常大家不常看到或用到這類產品,所以我想拋磚引玉一下,說明一些真相。事實上,台灣的經濟不是只有靠電子業來撐起一片天的,傳統產業也是有可取之處…

我同意
台灣的傳統產業也是很棒


同意+1

但是我要提醒一些不好聽的話:
人家現在多半已經轉戰到通路去了,目光早已不在製造業上。
這個N%的市佔率,究竟是人家讓出來的,還是我們把人家打出去的?
早在二十年前,美國人就已經知道:誰握有通路權,誰就有講話的權利。
可以想一下,一個日本客戶要訂釘槍的貨時,是認美/德某通路商的牌子?或是天上會突然有個聲音告訴他:「台灣有某家鐵工廠具有不錯的水準」。

另外,真正高階的製造業要有很好的學研做背援。國外大型的機台製造商多半有長期與學界或實驗室合作的傳統。
想問一下,台灣有哪一家機台製造商曾經贊助過任何一項研究計劃?
不要以為國外贊助的每個案子都會有結果,很多都是無疾而終的,但是人家已經知道往前走是不得不為的路,灑出去五十個案子,有一個有突破,那就夠再領導業界二十年了。
而我們卻甚至連起步都還沒有,不要說贊助了,連個獎學金都不見得願意拿出來。
不想經營很強的學研,說穿了,就是只想等國外下放最新的技術、或機台,再由我們苦幹實幹幫忙產出好產品。這樣的話,主控權根本還是在別人手上。
今天人家想把新一代的技術的轉給中國、轉給印度,你就只能在一旁乾瞪眼。
或是今天自己人把現有的技術拿到中國去教別人,你照樣也只能在一旁跳腳,這叫黔驢技窮。

另一個問題,不過是題外話了:人家的製造業已經轉到航太的超高價值產業去了。市場是很小,但是利潤超極高(而且人家同時主動掌控通路)。
同樣一噸鋁,AIR BUS一個工人生產出來零件的產值就足以養活一個小鎮。要不然單靠做傳統的鋁鍋、或高階一點點的登山架,人家法國何以維持極高的國民所得和稅收?

這就呼應了上一個議題,我們的製造業的確是質佳量多,但是為什麼還是吃不到航太精度這一塊?
究竟是我們技術真的確實、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有主控權。
亦或只是可以把人家下放的技術玩得爐火純青,但人家還沒下放的部份,我們就沒輒了。

有時,要多看自己的長處,才不會妄自菲薄。
但也別忘了,要看看跑在前面的人現在在幹什麼,才不會流於夜郎自大。
(突然想到某國某反X論壇上說的,我國的家電早已不輸德日,人家做得出電視冰箱,我們也做得出來,在家電上大家要抵制X貨啊,不買CANON、不買TOSHIBA,小XX鬼子滾出去…)

製造業也是分很多階的,當我們在這個位置時,最好前面看看人家跑到哪裏去了,後面看看人家在怎麼追。
否則搞不清楚自己現在這塊戰場是人家讓出來的,或是我們把人家打出去的,那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遲早會再犯當年腳踏車工業、網球拍工業…這些台灣曾經吃下世界90%市場,最後卻不知該往哪裏轉進、如何轉進的下場。
因為,這個戰場根本不是我們吃下的,而是人家轉戰其他市場後留下的空頭戰場。

在人家遺棄的戰場稱王,充其量就只是中國、印度、馬來西亞之流的龍頭。
不要見樹不見林。
比,要往上比。要比就要比比美法德日目前的主流獲利市場中,我們佔了多少%。
千萬不要和中國、印度去比在中階甚至低階製造上,我們佔了多少%,對台灣來講這簡直是大人打小孩、上駟踢下駟,太簡單了,這樣比到最後就是樣樣100分,卻忘了自己實力應該是在台大,而不是在職校稱王。

蔡司把鏡頭技術賣給CONTAX,當時檯面上看是蔡司在市場經營上敗給日商,但今CONTAX已經關門,看似敗走的蔡司卻依舊吃遍天下光學核心。是敗?是讓?重新再想一下吧。

同樣值得注意的,IBM賤賣個人電腦部門,而台商自豪的在中國擴增NB生產線。
嗯,的確,成王成寇,時間會証明一切。
但是有時不用等時間走完,回頭看看歷史,就會驚覺:「難道一模一樣的情形又要再重演了嗎?」

很抱歉,說了一大篇不中聽的話。
不是每票貨海關都會驗...你聽過c1嗎?優良廠商就不用驗。

驗的話,就會換封條。
我踏月色而來~
謝謝樓主的經驗分享,讓大家瞭解到各行各業
的作業流程,那個"豬哥機"駕駛真的太厲害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