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氣象預報到底準不準?! 誤差值??

絕地武士 wrote:
G大,借我引言一下喔...(恕刪)
小弟愚昧的認為...
術業有專攻,氣象學不失為一門獨特的學問之一

氣象預報業務為國家所有,為國家統一發布
其各行各業的運作及其他公部門、農業、漁業、營建...等,各個公民營機構
全都仰賴國家級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的預報資訊
其該局業務執掌,依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辦事細則已有規定
且,轄下人員編制依組織條例設置..

如此,龐大的組織...
耗費鉅資所添購的設備,每年國家高考、普考....及格的專業人士
領有國家俸祿,每位納稅義務人的錢...

難道不該精準預報的氣象動態?保障國人生命、財產...乃至精神上的安全?
精準的預報,這...難道不是該局應該有的義務?

還是...
最多添置發言人一名、負責人一名即可!
設備買好就好,保養外包,當觀測數據近來後,就由電腦自動判定全部自動化就好
還何需這麼多人員呢?或是何需這麼高檔昂貴的設備呢?

既使大家都知道,氣象變化詭譎多變,不是單單人類可以去預測的
但是,是否也該有個正負誤差值
才不至於"簡直超乎預期"
如果,超乎預期,那麼,試問,要這個"氣象局"做什麼?

難道只是為了該存在所以存在?
因為每個國家都有氣象局啊~這樣國際氣象界才不會少了台灣= =


預報氣象,不準,就是有問題,無庸置疑
拿人錢辦事情,辦不好,就是有問題
既然,靠專業能力擠破頭進入國家級氣象中心
這麼多在專業領域上頂尖的人物、學者、教育界頂尖的人士
報出的結果跟...
經驗豐富的農夫沒兩樣
或是
超乎預期

是否該立法該局人員的懲處措施?
報不好,就是事情沒做好
如過,都是依照觀測、衛星雲圖的資料來預報??
那麼,要這麼多人做什麼?請個主撥播報照著資料報就好了~


最後小弟還是要愚昧的強調
縱使大家知道,氣象萬千、無法預測
但是..
精準的預報氣象,就是氣象局的使命,毋庸置疑



大大所言甚是, 如果氣象局預估的準一點, 讓大家有心理準備, 災情不致如此.
最後的雨量, 跟最初預估的, 差了快3倍.
俗話說, 雖不中, 亦不遠矣, 我們的預報是, 雖不中, 還差很遠哩.
天氣多變化 預測多準才算準??
上次颱風登陸後快閃
這次颱風登陸後來個休息一下再慢慢走
這個誰能預測??
南部下雨量2天就達去年整年的雨量
如何不會造成災情
只是救災的效率要提升
受災的災民心情不好
批評當然一定很多
但事情還是要理性分析
你我都討厭幸災樂禍&落井下石的人,那......你會去做嗎
氣象預報到底準

有沒有獎勵 ?


氣象預報不準

有沒有懲處


如果都沒有

你認為報的人會如何報 ?

還是大家以後有颱風
先找日本 美國 資料全都來比一比
事後就知道誰準

暴雨遠超過預料 學者驚訝

摘錄自2008年7月19日中國時報報導
「這個颱風會引進西南氣流,原本就是預料之中,但下這麼大的雨,連我們都傻眼了!」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清勝昨日表示,卡玫基颱風17日碰觸台灣陸地之前,曾有一條外圍雨帶以氣旋式旋轉進南台灣陸地,因此發展出對流胞造成中南部豪大雨;但原估計只有2、3百毫米的雨量最後竟「爆量」傾洩,真的出乎意料。
李清勝表示,卡玫基外圍雨帶在西南部引發的對流系統,前天為南台灣帶來6、7百毫米的暴雨,「已足夠我們傻眼了」;昨日整個系統北移,又在中部引發5、6百毫米的暴雨,「連我也想不到雨會下這麼大。」
中南部累積雨量為什麼會從原先預測的2、3毫米飆到8百,再上看1千毫米,「到目前為止,我們找不到任何學理可以解釋。」


歷史果然會一再重演…
不過我擔心會不會以後不管輕颱還是熱帶低壓,通通一律發佈豪大雨,省得事後被檢討。
看完以上各位的精闢分析~我的感想是.....

人類!!你們會不會想太多!!居然想要準確的預報自然天氣!!

windarc wrote:
看完以上各位的精闢分...(恕刪)

的確是無法預測, 因為"天威難測".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5067788.shtml
要訓人也不想想, 如果不是記者寫錯, 總統引的是
賀伯, 這個 1996 7/31 的颱風的確重創台灣, 可是是雨量大又急,
一夜下了 1000, 絶對不是停很久. 要說停很久, 雨量大, 又重創台灣, 納莉才是,
可這個台北市(長)的痛, 他出的了口嗎? 近的, 環流相類似的是樓上提的去年的卡玫基.
要訓人, 做點功課吧. 並且身為領導人, 現在不是檢討準不準的時候. 而且這種來自高層
壓力, 而不是科學界內部為何無法測出的檢討, 只會造成氣象局往後的測報會 "料敵從寛",
只會放一堆不該放的假, 久了就是, 喔, 狼又來了. 還談什麼防颱心理? 老實說, 身家是
自己的, 颱風來了, 誰不防颱?
基礎建設有了, 科技也夠進步了, 下多少雨, 會怎麼流, 地形資料不是問題, 100mm 在什麼地區,
會淹什麼區域, 現在的模擬做不出來嗎? 台灣的土木水利氣象學界, 大概還沒那麼差,
把這些研究整合起來規劃國土吧. 但這個現在不是重點. 想想災民中午吃什麼, 晚上睡哪裡.
甲仙小林等地方, 現在埋了多少人, 怎麼救, 出來的怎麼安置比較重要.
昨天雨大概停了, 可學甲, 麻,豆的水為什麼沒退, 有些地區甚至更嚴重,
災民現在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落難的鴨仔, 風雨飄搖的, 可只能綣縮在那裡, 可官們卻還像路過的車輛.
能不心寒嗎?
雨量預測基準是依照經驗還是儀器?
如果是前者,那真的太不可靠了,假設是儀器
那就有數據可查,氣象局別打馬忽眼,想說幾天過後就沒人盯了
這次南部這樣,我看氣象局假死無用了.南部怨氣衝天阿
氣像局人員也是人,不是神ok...
基本上氣像預測再怎麼準都有一定的極限,
不同國家的氣像局對同一個颱風的預測結果也可能都不太一樣吧.....
氣象預測是根據 "統計學"

針對一堆歷史數據去分析 如果 風由哪邊來 就會怎樣怎樣

這次很多人都說 50年來罕見大水災

可以可見 類似情況 50年未見 缺乏數據的情況

自然無法根據歷史經驗來推論 這次的災情

而且很多都是事後諸葛

要是說會有水災 大家忙得要死搬家具

結果颱風來個大轉彎 白忙一場 一樣也要罵東罵西

如果天災可以預期

就沒這麼多有的沒的問題了....

老實說
我認為氣象預測是一門經驗科學
要求氣象預測精準是很難的事
大家努力救災吧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