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火箭飛彈的演進那一國人供獻最多科技?

DasReich wrote:
上面不少都說的差不多...(恕刪)


受教了,真專業,MDC的嗎?

所以當初也覺得很奇怪,德國空軍到戰末時,頂多也只有6個航空艦隊的編制... 怎麼會冒出"7"這個番號。
Chester wrote:
嗯,確實不容易。 ...(恕刪)

另外我有一個疑問(因為真的不知道,所以叫作疑問),在虎二式的部份,做為戰末德國陸軍以寡擊眾的精神代表,虎二式堪稱典範,但從野略的高度來看,虎二(還有後續的鼠式)的價值在那裡? 數百個耗油,速度又慢的龐然大物...
這些厚裝甲+大口徑戰車砲的怪物在守勢作戰中比較可以顯出其價值,而這也是大戰後期德國的情形
1944冬天的最後一場攻勢作戰,作為攻勢的主角還是5號戰車~~
enzolin168 wrote:
反正很多火箭的理論
零件都是用德語的
用德語他們雙方一定聽得懂

你不知道現在都改講台語了嗎?

美國太空梭,俄國太空梭,都是made in taiwan的XD


難怪那麼容易故障.......你手上的武器永遠是由最低價得標的承包商製造的XD
Live long, and prosper!!
Chester wrote:
受教了,真專業,MD...(恕刪)


我常去MDC,但說來我並非那裡出身的
至於Luftflotte
流水編號只到了「6」
但實際上有第七和第八個
1944年時
原本德國本土的Lwbh Mitte(Luftwaffenbefehlsshaber Mitte) - 中央空軍指揮部
升格成為Luftflotte Reich - 本土航空艦隊
至於原本Lw Kdo Sud Ost 東南空軍指揮部則規模與一般航空艦隊無異了.....
2. SS-Pz.Div. "Das Reich" Pz.Kampf.Gruppe z.b.V.
peiper wrote:
另外我有一個疑問(因...(恕刪)


這問題很有趣
看你是要從希特勒的角度還是德軍全般的角度去看
就希特勒來說,他手上可多了一堆好用的大玩具
可讓他在一些根本不會成功的「攻勢」中大獲全勝
但就德軍來說
軍工生產和後勤補給變得更加混亂
而且除了在部分戰線能夠稍微抵擋住盟軍攻勢外
無助於讓戰局好轉.....
2. SS-Pz.Div. "Das Reich" Pz.Kampf.Gruppe z.b.V.
怎麼沒有人來說日本的貢獻呢?
好無趣喔~
當然是中國阿

火藥是我們發明的, 會飛

指南針也是我們發明的, 導航

剩下的就是韓國人的功勞
我認為
哪國人死於飛彈下的人最多
那麼他們貢獻的最多
~~來自美濃的鄉下客家人~~
DasReich wrote:
二戰時期德國空軍空中作戰單位編組名稱:

戰略層級-
航空艦隊 Luftflotte
航空軍 Fliegerkorps

戰術層級-
聯隊 Geschwader
大隊 Gruppe
中隊 Staffel

當然以純科技來說,納粹德國是領先的

以整體戰爭來說,納粹德國沒有美國那種戰略轟炸機,根本是大白癡一枚。。。
各位大大 如果對圖示有興趣,請參考『1977 她的眼睛像月亮』http://www.youtube.com/watch?v=YgCiXDLIj6Q
現代火箭就那幾人阿
美國 Goddard, Von Braun (電影十月的天空)
蘇聯 Sergey Korolyov
中國 錢學森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