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笨賢 wrote:想靠..觀無量壽佛經... 請把 前面的[觀] 都做好再說!!不能把文章 擷取一段自我 的嗨~~ 淨土五經一論:佛說阿彌陀佛經是簡說,無量壽經是詳說,觀無量壽佛經是詳說修習方法.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往生論,則是充實往生淨土的理論基礎.修習淨土法門應該要把觀無量壽佛經的九品往生好好研究,善導大師說,這九品往生都是針對凡夫所說,並不是前面幾觀那麼困難,以前老師常常說,如果你只想考60分,做60分的準備,考試時大多考不到60分,如果你做了80分的準備,雖然不一定考的到80分,但60分基本上是沒問題的,
小笨賢 wrote:應以 念佛為主業.. 看佛經是消遣~~樓主 萬不能本末倒置 是不懂經教,能信也能一心念佛,也能成佛看佛經,是消遣,是享受,也可增長我們的信心佛理邏輯是一貫的,都是通的能以清淨心看佛經,其實就是念佛
小笨賢 wrote:觀想需要有[定]的...(恕刪) 止觀是學佛必走之路無論是大乘還是小乘,統統是以戒定慧三學做為修學的宗旨『止觀』是因,『定慧』是果學佛不修止觀,那就是走錯路了什麼是止?止散。散就是妄念,胡思亂想。把所有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止住,這個是功夫,止久了就得定。什麼是觀?觀是心裡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叫觀不糊塗,不迷惑顛倒,而是清清楚楚,清清楚楚又沒有妄念,才叫觀有止就不落在有邊,有觀就不落在空邊空有二邊都不落,這就是大乘佛法常講的中道第一義。那淨土宗念佛法門有修止觀嗎?念佛,念一句佛號止觀完全都用上放下萬緣是止,一句佛號清清楚楚是觀所以念佛法門不可思議,把整個佛法無量的法門都含攝在其中。
syntech wrote:觀無量壽佛經---...(恕刪) 很多高僧大德是我們學習的對象,他們怎麼做對我們來說最實用,就像課本講的常是一回事,實際上怎麼做又是另一回事。農曆11月17日是阿彌陀佛的聖誕日,這個日子是怎麼決定的?為什麼是農曆11月17日呢?唐末五代十國的時候,永明延壽禪師被認為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所以就以永明延壽大師(亦稱永明大師或者永明壽大師)的生日作為阿彌陀佛的聖誕日。為什麼永明延壽禪師會被認為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因為永明延壽禪師每天念佛十萬聲,在當時有五眼六通的人都看見到永明壽禪師唸一聲阿彌陀佛,他口裡就會出現一尊化佛來,所以大家就認定永明延壽禪師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永明延壽禪師除了迎賓、待客及教化眾生之外,他時時刻刻都是在念佛的...
Bentley20190121 wrote:現在要學佛,要先去除許多不必要的或是錯誤的資訊,可是什麼才是正確的資訊呢? 前陣子很火的靈修少女,本尊是索菲亞,她離開宮廟後有段時間陷入了低潮,曾去法鼓山請教師父為其解惑。台灣有很多正信的佛教道場,看自己跟哪個道場有緣,可以親自去道場尋找明師。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一切修行還是要靠自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