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

"爛草莓?" 我覺得新鮮人真的是草莓!


penguin20111 wrote:
就以你這個例子來說
依想當年論來看
你是個草莓
為什麼?
就是因為公司業務太多你做不下去
而跳槽到薪水更高的地方了

現在就是在爭
為什麼這樣要被叫草莓


我覺得我的能力不止這些薪水,老闆不願意給我更多,所以我找一個能給我更好待遇的老闆,是老闆草莓不是我草莓。

照你的說法,所有被挖角、跳槽、創業的人都叫草莓,這輩子都不要換工作。

當然,員工心態如果不改變,工作會一換再換;老闆心態如果不改變,員工也會來了一個跑一個。

看看上星期的新聞就好,有工廠擴大徵才,有工廠放無薪假,老闆或員工不懂得進修轉型,整天抱怨,就業環境裡有草莓員工也有草莓老闆,端看自己如何順應環境,改變自己。

想解決問題會找一個方法,不想解決問題會找一百個理由。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絕代蝴蝶 wrote:
我覺得我的能力不止這些薪水,老闆不願意給我更多,所以我找一個能給我更好待遇的老闆,是老闆草莓不是我草莓。

你已經把台灣一半一上的老闆都罵進去了...看看最近澳門酒店來台徵才給的數字吧。
差不多的能力,差不多的事情,在台灣你就算哭爹喊娘在地上打滾老闆也不願意多給你1000...
看一下同一等級的酒店薪資,你會覺得台灣很可悲,再看看就業環境,你會覺得台灣人更可悲。

順帶一提,台灣生等加薪看能力的真的不多,不然也不會一堆靠關係或是拍馬屁的人坐在上面...


絕代蝴蝶 wrote:
照你的說法,所有被挖角、跳槽、創業的人都叫草莓,這輩子都不要換工作。



不是我的說法....
是老闆們的想法....
然後他們要盡可能的洗我們腦
讓我們都這樣想~~

peterTG wrote:
你已經把台灣一半一上的老闆都罵進去了...看看最近澳門酒店來台徵才給的數字吧。
差不多的能力,差不多的事情,在台灣你就算哭爹喊娘在地上打滾老闆也不願意多給你1000...
看一下同一等級的酒店薪資,你會覺得台灣很可悲,再看看就業環境,你會覺得台灣人更可悲。

順帶一提,台灣生等加薪看能力的真的不多,不然也不會一堆靠關係或是拍馬屁的人坐在上面...


真巧,我有朋友剛好在澳門的賭場上班,基本語言能力就要具備廣東話、普通話、英文,會日文的薪水更高。

台灣目前的大學的畢業生不知道有幾個具備這些能力的?想要那麼高的薪水也要有那麼高的能力,就算沒有能力,肯自修的人不知道又有幾個?

就算有能力進去,會不會做沒三個月又開始喊累、想家?

我前面就有說,有草莓員工也有草莓老闆,老闆不知道轉型,就讓他們留不住好人才,讓他們自生自滅。

台灣的就業環境已到瓶頸,需要一些特殊產業注入活水,如情色、博奕等等,可惜一些固步自封的老頑童頂著「善良老百姓」的大帽子阻擋社會的演變及進化。

台灣確實需要一次產業大改革,一些靠銀行死撐著的大中小型企業該倒就就讓他倒一倒,不過這些事情誰敢做?這些老闆都是金主,這些員工都是票啊~~~~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penguin20111 wrote:
不是我的說法....
是老闆們的想法....
然後他們要盡可能的洗我們腦
讓我們都這樣想~~


你管他怎麼想,他的想法重要還是你的口袋重要,這個問題很簡單吧?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絕代蝴蝶 wrote:
我覺得我的能力不止這些薪水,老闆不願意給我更多,所以我找一個能給我更好待遇的老闆,是老闆草莓不是我草莓。
照你的說法,所有被挖角、跳槽、創業的人都叫草莓,這輩子都不要換工作。
當然,員工心態如果不改變,工作會一換再換;老闆心態如果不改變,員工也會來了一個跑一個。
看看上星期的新聞就好,有工廠擴大徵才,有工廠放無薪假,老闆或員工不懂得進修轉型,整天抱怨,就業環境裡有草莓員工也有草莓老闆,端看自己如何順應環境,改變自己。
想解決問題會找一個方法,不想解決問題會找一百個理由。
...(恕刪)


說的很棒, 忍不住給你一個"讚"

但, 話說
我覺得我的能力不止這些薪水,老闆不願意給我更多,所以我找一個能給我更好待遇的老闆
找的到可以給我比前老闆更好的待遇, 那就證明前老闆草莓
找不到可以給我比前老闆更好的待遇, 那就是自我感覺良好
小弟並不想以偏概全, 凡事都非絕對
但以比例來說,
7年級生, 自我感覺良好的比例真的比較高
可參考隔壁樓 "黑暗竹科-助工面試篇(文長)" (抱歉, 小弟不會貼連結)
或許他真的是一個特例也說不定, 或許絕大部分的7年級生都是所謂的優秀的
或許是世代交替, 每個人的價值觀在近年有了較大的變化
但個人還是認為"成敗論英雄"的鐵則是不變的
俗語說30歲不發, 一輩子難發
5年級生應該可說是蓋棺論定了, 成功的, 失敗的, 嘴砲的, 真的看看就算了
7年級生還有遠大的未來
要證明自己是否是草莓, 絕代蝴蝶大大所引用的方式最好
而非這些5年級生說7年級生是草莓, 而他就是草莓
有本事, 請自己證明給自己看, 而非整天抱怨時不我予, 22K, 責任制...
無意嘴砲, 只是平述個人的看法

絕代蝴蝶 wrote:
台灣確實需要一次產業大改革,一些靠銀行死撐著的大中小型企業該倒就就讓他倒一倒,不過這些事情誰敢做?這些老闆都是金主,這些員工都是票啊~~~~
...(恕刪)


台灣都快死翹翹了 還不知道改變
絕代蝴蝶 wrote:
真巧,我有朋友剛好在澳門的賭場上班,基本語言能力就要具備廣東話、普通話、英文,會日文的薪水更高。

台灣目前的大學的畢業生不知道有幾個具備這些能力的?想要那麼高的薪水也要有那麼高的能力,就算沒有能力,肯自修的人不知道又有幾個?

就算有能力進去,會不會做沒三個月又開始喊累、想家?

我前面就有說,有草莓員工也有草莓老闆,老闆不知道轉型,就讓他們留不住好人才,讓他們自生自滅。

台灣的就業環境已到瓶頸,需要一些特殊產業注入活水,如情色、博奕等等,可惜一些固步自封的老頑童頂著「善良老百姓」的大帽子阻擋社會的演變及進化。

台灣確實需要一次產業大改革,一些靠銀行死撐著的大中小型企業該倒就就讓他倒一倒,不過這些事情誰敢做?這些老闆都是金主,這些員工都是票啊~~~~

你說得很好阿,那我問你,廣東話、普通話、英文、日文的程度要到哪?
我廣東話也會說阿(跟台語差不多,聽不錯,說會說但不是非常順...),普通話我母語不用講了,英文能到國外速食店點餐的程度,日文N2過要拼N1的程度...像我這種程度的人可是很多的,怎麼會沒有?
現在7年級生可是很閒的,老一輩不是最愛講年輕人沒什麼專業嘛?因為時間都花到這種不會加薪的地方去了啦。
會這麼多語言,根本沒加薪...真的要說起來我還接觸過一點點義大利文,不過算很菜的程度就是了,怎麼會不肯自修?老實說狂自修,在職場半點用不到也沒用。

就算會這些能力,在公司我也是對自己的額外能力大部分保密,以前很傻很天真,覺得把會的東西都亮出來老闆會更看重,不過說實話,老闆知道你會這麼多,也只會把你當成一個多功能的打工仔罷了。
你聽過臨時交辦事項嘛?你會這些能力,不但不會加薪,老闆遇到用的到的地方就是叫你幫忙處理,處理完連個謝謝也不會說,好像你應該的,而且食髓知味還會問你會不會其他的。

沒想過為什麼人才老是往國外跑嗎?因為我們會的這些雜七雜八的技能在國外都是提升價碼的Bonus,在國內不過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在這種環境下,就算你自修到多強,會想主動跟你老闆講嗎?
很多人老是說台灣沒人才,澳門酒店開這種薪水來挖人就是最好的打臉題材,另外不要以為到國外的才是龍,一般民間企業臥虎藏龍的一堆,關鍵還是在於公司和老闆有沒有那個能力讓員工願意把能力展現出來。

C.C.Yeh wrote:
是冰塊吧草莓還要伸手...(恕刪)


20歲的是不是草莓我不知道
不過我每天跟一個40歲的爛草莓在一起
那才痛苦

peterTG wrote:
你說得很好阿,那我問你,廣東話、普通話、英文、日文的程度要到哪?
我廣東話也會說阿(跟台語差不多,聽不錯,說會說但不是非常順...),普通話我母語不用講了,英文能到國外速食店點餐的程度,日文N2過要拼N1的程度...像我這種程度的人可是很多的,怎麼會沒有?
現在7年級生可是很閒的,老一輩不是最愛講年輕人沒什麼專業嘛?因為時間都花到這種不會加薪的地方去了啦。
會這麼多語言,根本沒加薪...真的要說起來我還接觸過一點點義大利文,不過算很菜的程度就是了,怎麼會不肯自修?老實說狂自修,在職場半點用不到也沒用。

就算會這些能力,在公司我也是對自己的額外能力大部分保密,以前很傻很天真,覺得把會的東西都亮出來老闆會更看重,不過說實話,老闆知道你會這麼多,也只會把你當成一個多功能的打工仔罷了。
你聽過臨時交辦事項嘛?你會這些能力,不但不會加薪,老闆遇到用的到的地方就是叫你幫忙處理,處理完連個謝謝也不會說,好像你應該的,而且食髓知味還會問你會不會其他的。

沒想過為什麼人才老是往國外跑嗎?因為我們會的這些雜七雜八的技能在國外都是提升價碼的Bonus,在國內不過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在這種環境下,就算你自修到多強,會想主動跟你老闆講嗎?
很多人老是說台灣沒人才,澳門酒店開這種薪水來挖人就是最好的打臉題材,另外不要以為到國外的才是龍,一般民間企業臥虎藏龍的一堆,關鍵還是在於公司和老闆有沒有那個能力讓員工願意把能力展現出來。


舞台是自己創造的,這個老闆值不值得你跟下去要靠自己的抉擇,我已經有說,台灣的老闆如果不思轉型,只會讓更多的人才外流。

前面就有提過好幾次,有工廠徵才有工廠無薪假,與其抱怨懷才不遇,不如敞開自己的心胸,拋開自己的對社會的既有成見,努力一番。

你的能力有沒有獲得賞識、有沒有發揮的空間在於自己的想法,有外流的人才當然就會有外流的老闆,勞資雙方如果不求新求變,在這裡互相抱怨是改變不了什麼的。

我再舉個例子好了,我有個朋友在某金控擔任基金操作的理專,去年公司在上海設點,提出1.5倍底薪包吃包住到上海駐點的條件,我朋友因為個人政治傾向問題放棄,今年這波金融小風暴讓他的業績到上個月為止還不足去年的一半,去年答應公司前往上海長駐的十個有八個業績早已超越去年。

我朋友有能力嗎?有。
公司沒給他舞台嗎?有。
他有把握嗎?沒有。

我有說,有能力的人才就到國外謀生,讓台灣這些半生不死的企業一次壽終正寢,不要再苟延殘喘,也讓這些不思長進的求職者一次被社會淘汰,雖然這樣很殘忍,但唯有痛定思痛,台灣勞資雙方才能獲得短暫的共識。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 14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