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苣」又稱護眼菜清熱解毒,主治眼疾菊苣不用整株採收,可以一直摘收葉子一篇報導【中央日報馬尚斌˙南縣訊】有「護眼蔬菜」之稱的「菊苣」,是僅在深秋至初春時才產出的特殊葉菜,根據農民郭春風指出,由於菊苣富含鉀、鈉及鎂等礦物質,因此對於視網膜及視神經均具有強化功能,而菊苣的種植又不能噴灑農藥,因此,無論生食或絞汁都相當適宜。十三年前深受青光眼之苦的郭春風,在一次偶然機會下,得知產自美國的菊苣有助青光眼的治療,由於郭春風務農出身,遂以起初取得的三株菊苣開始研究種植,最後不但眼睛重獲光明,還成了全省菊苣種植的權威。在 民國七十八年因務農有成而獲得神農獎的郭春風,早年即深受青光眼之苦,雖然曾多次就醫,但情況時好時壞,其眼睛「能見度」也僅十公尺左右。但就在一次偶然 的機會中,郭春風之母從南市買回三株傳說有護眼功能的菊苣,而改變了郭春風的後半輩子,因此也讓許多民眾受惠,並重見光明。(ps:真有那麼神)《食療養生》菊苣清熱解毒 主治眼疾菊苣原產歐洲、地中海沿岸,一九七六年自美國引入台灣作藥用植物,當時以能治眼疾而轟動一時,坊間爭相搶購,奇貨可居,每株售價高達數百元,供不應求;數年後,大量栽培生產,才逐漸成為餐桌菜餚,從此「菊苣」名滿天下,家喻戶曉。菊苣株高20至60公分,植株外型酷似萵苣;葉互生,密成簇狀,葉大而皺縮,葉緣呈不規則缺刻,葉色有深綠或淺綠,食具甘苦味以下簡單介紹菊苣的食療功效:效能:涼血、清熱、利目、消炎、解毒主治:視力變差、白內障、青光眼等各種眼疾產期:冬至春季。藥用食療:現代藥學研究指出,菊苣含大量維生素,多種礦物質,尤其鐵質含量極高,食用能清熱、解毒、造血補血。葉、根、種子可作緩和劑、強壯劑;白色乳汁具清血之效。《神農本草經》記載:苦菜<菊苣>性寒,味苦,能清熱解毒,破瘀活血,排膿,治療黃疸、肺熱咳嗽、疔腫、痔瘡等。據民間驗方,生汁加蜂蜜,長期飲用,能治各種眼疾,如青光眼、白內障、視力減退、弱視、夜盲症、眼底出血、視網膜出血等。因性寒,脾胃陽虛與體質偏寒者不宜多食。dodoyo wrote:風和日麗欣欣向榮絲...(恕刪) 我媽說市場一斤1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