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

"爛草莓?" 我覺得新鮮人真的是草莓!

自從昨天發言到現在出來的反駁文章就知道兩邊的代溝有多深..

不幹是不會找新的嗎..

有人說不幹下場就是啃老嗎..

到底是要跳針跳多久..???

由此可見台灣老闆真的訓練奴隸很有一手..

如果沒有本事去開創新的可能性就不要一口斷定別人一定會失敗..




fdarren wrote:
但求溫飽再來追求高品質生活~~這點我覺得比較重要!!


同意這點..應該說本來就是要這樣..

但是現在問題是以台灣安逸的生活來看..

達到一個階段會想再去接受新挑戰的人絕對不是多數..

多數人還是只求一個工作可以餓不死而已..



再加上資方越來越無良..導致工作環境再爛都有人甘之如飴

年輕的時候拿命賺錢 老的時候拿錢救命..

還真是燦爛的人生..

kirishima90094 wrote:
自從昨天發言到現在出...(恕刪)


當我還是菜鳥的時候,要求人家教我,我一定是畢恭畢敬!
出了社會,很多東西都要自己學,因為別人沒有教你的義務!
你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要有貢獻給公司,然後回報是薪水!

我曾經為了寫Work 文件用相互參照的方式不會,被一個老女人狂釘!
其實我大可可以為了爭一口氣,跟他吵架.但是我從此學會了系統寫Document 的方法!


質疑別人不教你,先要檢討自己的態度

給自己太多太多理由,這軰子就沒用了。
草莓的世界想法都很偏激,還是看別版好。

看一看我的總結就是,
人不努力!別再拿別人的成功幻想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我十幾年前剛出社會時,薪水也是22K,在半年內,我爬到了30K,後來公司業務越來越多,薪水並沒有跟著增加,我決定換工作,到我最後一份工作時,薪水已在80K,現在我存了一點錢,自己出來創業。

一些年輕人現在最常說的話就是:「你只給我22K,所以我做22K的工作就好」。

但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你不幫老闆賺更多錢,老闆怎麼給你更多的薪水?

如果你覺得你的工作價值已經超過老闆給你的薪水,大可放心的去找工作,今天新聞,有電子三大廠擴大徵才,也有工廠開始無薪假。

我想說的是,這個多變的年代,不管是老闆或員工,都要具備「轉型」的能力,眼光要放遠一點,現在的環境沒辦法依靠自己剛出社會的技能吃一輩子,各行各業都要精益求精。

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行動電話用300通話費+401上網費,很少多繳,我身邊一些年輕人上班族動輒1500~2000,手上拿的是iPhone、i9100、EVO 3D、sensation,除了FB打卡打屁之外,也沒看他有其他用途,我隨時要上網查資料收E-Mail,401都沒爆表過,不知道這些年輕人是在吃到飽怎樣的?

不要小看100元,如果一天能存個100元,一個月就是3000元,一年就是36000,十年就是360000。

我常常自省,陳樹菊阿婆,光賣菜可以捐出一千多萬,我們呢?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絕代蝴蝶 wrote:
我十幾年前剛出社會時...(恕刪)


《陳樹菊─不凡的慷慨》一書是陳樹菊的傳記,由自由撰稿作家劉永毅執筆,他以半年的時間與陳樹菊作貼身訪問,以第一人稱出書。2011年2月21日舉行新書發表會,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台東縣長黃健庭、學者李家同等人都出席支持。馬英九總統表示:「行善可以不高調,但揚善不可低調,所以今天我出席。」[15]因為從小生活困苦,陳樹菊幾乎每天只吃一餐,長年吃素的她,每天的餐費少則新台幣10元,多則45元,幾乎天天吃白飯配罐頭麵筋。

如果大家都跟他一樣,哪慘了東西都別想賣了,連菜都會賣不出去.
科技業?傳統產業?金融業?百貨業?旅遊業?全趴!

然後婚也不結了,小孩也不生了,100年後全台沒半個人.
realeric wrote:
難道能力不足的人就一定要在惡劣的環境和條件下工作
--------------

別鬧了 能立不足 不能當兵 難道要當將軍?

您別鬧了


有多少人已經知道自己能力不足了還想當將軍?~

啥?那些領22K還大放厥詞的年輕人?拜託,這些人壓根兒沒有體認到自己能力不足好不好?~


同理,有多少老闆用員工能力不足而行剝削之實?~


事情本來就有兩面,以屎泰隆大的例子,個人覺得有問題的是那些年輕人~

以peterTG大的論點,有問題的當然是公司老闆~

可是整棟樓爬下來,慢慢的似乎越來越有以偏概全的傾向,年輕人吃不了苦?一堆年輕人都吃不了苦?老闆無良?一堆老闆都無良?

個人只是覺得,再這樣各說各話下去,討論到最後也不會有交集的~


喔,還有,利用某些人的能力不足來行全體剝削之實,這種論點真的很可笑~
realeric wrote:
有些人的收穫只是金錢 成就感 責任 都不算

那就是看誰比較會算而已


依管理學的激勵保健理論來說~

金錢是保健因子,成就感與責任是激勵因子;畫成金字塔圖形的話,前者是基礎,後者是頂端~

有哪棟建築物是不用蓋地基就可以蓋屋頂的?!

講出來聞香一下唄~
太平洋沒加蓋 wrote:
《陳樹菊─不凡的慷慨》一書是陳樹菊的傳記,由自由撰稿作家劉永毅執筆,他以半年的時間與陳樹菊作貼身訪問,以第一人稱出書。2011年2月21日舉行新書發表會,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台東縣長黃健庭、學者李家同等人都出席支持。馬英九總統表示:「行善可以不高調,但揚善不可低調,所以今天我出席。」[15]因為從小生活困苦,陳樹菊幾乎每天只吃一餐,長年吃素的她,每天的餐費少則新台幣10元,多則45元,幾乎天天吃白飯配罐頭麵筋。

如果大家都跟他一樣,哪慘了東西都別想賣了,連菜都會賣不出去.
科技業?傳統產業?金融業?百貨業?旅遊業?全趴!

然後婚也不結了,小孩也不生了,100年後全台沒半個人


所以呢?我有叫大家變成陳樹菊嗎?

前面打那麼多你不看?

我意思是請這些年輕人該省則省,開源節流,閣下要曲解成台灣倒光光我也沒辦法。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Shuuta wrote:
依管理學的激勵保健理...(恕刪)

Frederick.Herzberg 激勵保健理論又稱兩因理論
激勵因素(滿意) 保健因素(不滿意)
絕代蝴蝶 wrote:
我想說的是,這個多變的年代,...(恕刪)

人與組織本來就要隨著外在環境變動而權變
組織發展與組織學習融合過程也不是只單圈學習而是要雙圈學習
過程中一些人思維模式卻非如此停留在過往
絕代蝴蝶 wrote:
所以呢?我有叫大家變成陳樹菊嗎?

前面打那麼多你不看?

我意思是請這些年輕人該省則省,開源節流,閣下要曲解成台灣倒光光我也沒辦法。...(恕刪)


前面的有什麼好看的?
不就是叫人認清事實,少抱怨,培養自己,之後才能賺大錢.
現在的年輕人,從小看的勵志書可多了,還有各大奸商的奮鬥史.
要聽得進去,在看勵志書時代就進去了.

該省則省這是要從幼稚園就開始教育了,年輕人時在教育晚了.
-----------------------------------------------------------------
以下的內容請不要自己跳入:

老一輩的商人,製造出各種消費名目,然後賺得飽飽後,再來念下一代的就是你們亂買東西才會沒錢!

當年的學生信用卡,搞死一堆人,搞到現在還沒收完尾.
現在的助學貸款還很有的玩,房屋貸款還想搞成40年.

連個從小喝的的飲料,完全都是化學合成,都不敢告訴學生製作過程(如何合成),因怕人不敢喝了,
等學生長大自行了解後,要他相信這個社會不是黑暗的,我想也是蠻不簡單的.
  • 14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