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說在地香港人出國拿BNO(英國海外領地護照),大陸移民才拿香港特區護照的,這是不懂裝懂,更非事實。
BNO護照基本上跟台灣護照同個檔次,免簽國家大約有50幾個。香港特區護照120多個國家免簽。不可能港人不拿特區護照卻拿BNO護照。
當然,最上層的香港人都是拿歐美護照的,比如加拿大美國之類的。普通港人持特區護照,很少有拿BNO護照的,莫名其妙。BNO護照不是正式的國家護照,花錢有些管道可以買來,出事的話,英國政府領事館也不管你。
結論,過去有本名著“傲慢與偏見”,我個人深深體驗到,不僅傲慢會產生偏見,愚昧和無知更會產生偏見..
我相信愚昧是閣下, BNO免簽國家超過100個 , 香港人拿BNO護照的有3XX萬, BNO只是在1996-1997年可以申請, 過了後就再不能申請 , 只能續期, 所以持BNO的才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BNO是不能花錢買來的, 因為是英國政府發出的, 當然, 在大陸用錢真是可做很多的事情, 但在外國就不能喇.
mysea2000 wrote:
请问在政府注册的药店...(恕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1mCKSvsbsY
黑衣男是在上面的video 0:52 得那個?
可聽聽他的道歉話喔 (1:20) [請不要抱著甚麼期望看....]
不是"港仔"的廣東話吧。
其實,可能大家都太過氣憤,都忘了廣東省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方言。說那些方言的人,講普通話的時候,也很重"廣東腔"喔。
至於那個胖胖的經理,就沒話可說了,他的廣東話確實很道地。
說句公道話,首先先界定"香港人"的定義。根據香港政府的法例,凡在港出生、父母是香港永久居民的,都擁有香港永久居民的身分,而非本港出生,在港長期居留超過7年或以上,都可申請成為香港永久居民。
如果"香港人"的定義是"香港永久居民"的話,那麼就算他們說的是甚麼方言、語言,他們都是"香港人"。
這樣說,好不好?
可是,在沒有出示身分證明文件的情況之下,真的天曉得他們是甚麼人了。
大家都很在意的,是事情本身,而不是"人" 吧。
繼續三地罵戰,不是解決事情的方法,我也提供了遊港防被坑的方法,也是希望可以幫助解決問題,為大家提供一些可以開心旅遊的方法吧。
人民素質,三地也有高素質的人,低劣的也有,大家不要因此而失去了理智的罵戰,好不好...
繼惡導遊阿珍重創香港旅遊業形象後,尖沙嘴一間藥房公然打罵台灣旅客,更令香港購物天堂美譽雪上加霜。該藥房先以貴市價三倍價錢出售貨品懷疑「搵笨」,又出手打傷要求退款的台灣旅客,過程被拍下短片上網,觸發台灣網民群起聲討。被打傷的台灣旅客曾先生和朋友誓言來港追究到底,「無論花多少錢,都要透過法律制裁這些人!」警方表示已拘捕兩名涉案男店員。記者:林浚川 蔡朗清
被打傷的 26歲台灣旅客曾先生昨日委託同行朋友沈先生向本報講述經過。他表示月初和兩男一女同事共四人來港旅遊, 9月 6日晚上女同事因皮膚不適,到位於海防道的海港大藥房購買名為「嫡護霜」的藥膏,「我們給店員一百元,他只找回三十,女同事覺得奇怪,因為她買過,不會那麼貴,店員於是又多給我們兩元,就說是市場價」。
「讓你們以後來不到香港」
曾先生事後在海防道不同店舖,多買三支同款藥膏作證,其中一支只需 22元。曾先生提供圖片
結果他們以 68元買下這支藥膏,但其後發現該藥膏在其他商店只售廿多元,兩日後遂回到海港理論,沈說:「店員堅持售價合理,我們就在海防道(其他藥房)買了三支給他看,最便宜一支只需 22元,他們就開始罵髒話。」沈先生同事曾先生正是此時以手機拍下短片。
片段中海港店員不停以普通話指罵:「照甚麼相!照相!他 X的!是不是要 X死你!你有病!」其後店員更衝出馬路企圖制止拍攝,有台灣旅客說:「你不要動手。」但有人不停推撞,更一邊說:「我就是要動手!我就是要動手!」又有人說:「讓你們以後來不到香港!」最後警員到場調查,台灣旅客曾先生報稱受傷,送院檢查。
曾先生回台灣後將短片放上 YouTube,名為「香港商家打人」,又在討論區講述感受:「回國後,想起宣傳香港的影片說,『買東西,吃東西,買東西,吃東西』,但這樣子店家真讓人感到心寒。」事件引起台灣網民群起聲討,有人說:「台灣也不歡迎香港人!」也有人說:「我也是蠻討厭香港人的!」有香港網民到台灣討論區支持:「對於有遊客在香港遇上黑店被騙,身為香港人感到十分羞愧無奈,因為政府監管不力,所以類似事件將會不斷重演!」
警拘兩店員控以襲擊罪
海港大藥房莫經理昨日就事件道歉,又表示已即時解僱兩名涉嫌毆客員工,但否認「呃遊客」,「你去便利店買支水,一間賣四蚊,一間賣八蚊都得」。沈先生表明不接受道歉:「當晚他們在警局也要求和解,但只是一直問我們要多少錢,毫無誠意。」他又對港府無力監管黑店感到非常失望,「如果在台灣敢這樣騙人,被投訴後不到一星期就要關門!」
旅遊發展局發言人表示,已接獲該台灣遊客電郵投訴信件,局方十分關注並會跟進事件。旅遊業議會主席胡兆英表示,藥房職員使用武力做法離譜,嚴重影響本港旅遊業形象。截至今年 8月,消費者委員會收到 43宗旅客針對藥物及健康食品的投訴,發言人表示消費者投訴售價不合理,要視乎店員有否誤導。
警方表示已經拘捕兩名分別 22歲姓吳及 59歲姓洪男店員,控以普通襲擊罪,獲准現金保釋,下月 6日再到警署報到。
沈先生指今次旅程是由公司安排,老闆經費上全力支持曾先生到港追究事件,「無論要來多少次,我們都會來,要讓他們知道台灣人不好欺侮,也要他們接受法律制裁」。
-------------------------
連串訪港旅客購物被劏被罵的經歷,令香港形象蒙羞,旅遊界立法會 議員謝偉俊 建議旅遊發展局仿效消委會 ,定期派員「放蛇」監察全港商店,之後訂出店舖「黑名單」,讓旅客知所防範。
旅遊業議會 現時已有「登記店舖記分制」,監管旅行團指定購物商店。旅議會主席胡兆英表示,是次涉事的海港大藥房不屬議會規管的登記店舖,加上來自台灣 的事主屬自由行旅客、並非跟團來港,議會沒有權限處理有關投訴。
旅發局表示,已接獲有關台灣旅客透過電郵反映經過,涉事的海港大藥房,旅發局在過去一年沒有收到相關投訴。
旅發局說,有關旅客未有提供聯絡電話,旅發局已經透過電郵跟進,並嘗試取得電話聯絡,希望直接表達當局對事件的關注,希望該旅客知道「香港是個好客的城市」。
消委會數字顯示,旅客投訴在港購買的藥物及健康產品,2007年錄得74宗,08年61宗,09年81宗,今年首8個月有43宗。消委會關注是次台灣旅客的遭遇,認為有損香港購物天堂形象,希望店舖自律
-----------------------------------------------
樓主在香港很出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