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原來22k還不是最差的,17k準備上市

科科科一號機 wrote:
說好的3 3 3呢...(恕刪)


3.3.3.

已經兌現了阿

執政3年內

超過3萬的薪水越來越少

人民3餐越來越吃不飽

哈哈~~

公路車ing wrote:
但是 為了反對而反對 然後反對完了 再反對 我想就沒有意義了..... 故 我比較有興趣的是想知道 目前 比較大的族群訴求是什麼


我反對 , 為什麼
1. 要提高企業主 , 雇用本地勞工意願 , 為什麼是直接以數人頭方式補貼企業 ? 造成種種弊端 ?
而不是運用租稅獎勵等政策手段

2. 補助經費為什麼是教育經費 ? 專款專用 教育經費就要花在教育上 .
有錢人資本家逃稅逃光光 , 不去抓
我們這些苦哈哈的爆肝薪水族一塊錢都少不了 ,
繳了 100元 告訴我們說 30 元是給你小孩讀書用 , 結果裡面10 元又拿去補助老闆
然後老闆再來恐嚇我 " 加薪沒有 , 再吵就換 22K 免錢的 "
靠 ~~~這 22K 免錢的 , 薪水好像是我的稅金出的

3. 提高就業率 ,原理很簡單不就是創造就業環境 及提高人力素質 .
至於怎麼做 ? 如何做 ? 就非常非常複雜 , 但這是執政者的責任. 也就是我們繳稅的原因
收了錢就要辦事 , 不管你是 賣勞力 ,賣腦力 甚至是賣肉體 ,這不是各行各業基本常識嗎 ? ,
現在老是搞一些小把戲 , 什麼政策也不想 , 直接發錢給企業請人, 就可以交差了事
對於找不到工作的人 , 只要說 "沒有不景氣 ; 只有不爭氣" , 將失業原因推的一乾二淨
好像失業的人都是好吃懶做或是眼高手低 , 但真的是這樣嗎 ?
混成就樣 如果自己低調一點 , 也就算了
還要透過媒體大力包裝 成 什麼"苦民所苦 " , 一副悲天憫人的救世主模樣
XD~~~ 有沒有搞錯

DOS6.1 wrote:
我反對 , 為什麼1...(恕刪)


+1
說的好 什麼22k 17k 這些補助企業的錢都是人民的納稅錢啊!
企業得了便宜又賣乖 錢賺到之後 跑到勞工便宜的地方去投資設廠 打算賺更多
然後又順著這股從上而下的[氣勢] 繼續壓低薪資水準 省更多 再賺更多
可以預見 台灣人民收入越來越低 等到台灣爛掉之後
他們反正錢多 到哪都可以 什麼[卡]都嘛有

壓榨勞工階級 討好資方 這真的是一個有建設性 有助經濟發展的方向?
都取消好了
那麼大家會出來喊什麼
政府讓產業在台灣活不下去嗎

比較困惑一件事

公司高官肥貓們 實力真的很強嗎?

一定要領高薪嗎?

錢給的少就算,何必要把貧富差去拉大。
公路車ing wrote:
看了這麼久的垃圾文章,本來是非常不想看的 ( 因為 文章絕大部分都是垃圾 ) 我想我掌握到幾個重點

1. 政府的政策只有短期彌平失業率,但是一點都不長期規劃 <= 笨蛋
2. 17K 22K never mind 重點是 反對 或 贊成的人 都 不支持或要求 提高最低標準工資 ( ↑ 35k or more ) 請問 支持(自我提升)者 如風無邪....等 你們的概念我聽的懂 (跟我回的無關我知道) 請問 反對(政府施政)者 如 專屬天使...等 你們的訴求是什麼呢? 我看不懂 . 不是要求提高最低標準工資 , 但是又反對政府的 22k 17k政策 ? 作法 ? 除了 推翻k黨 或是 推翻政府(革命) 那具體訴求的基本是什麼呢?

請釋疑 tks

我的出發點很簡單 , 每個人支持跟反對都有原因 , 我反對 因為 我支持 ooo 我反對 因為 xxx 不好 我建議 yyy 等. 但是 為了反對而反對 然後反對完了 再反對 我想就沒有意義了..... 故 我比較有興趣的是想知道 目前 比較大的族群訴求是什麼

A1. 當政府是由選票挑出來的時候, 政府政策的平均水準趨近於選民的平均水準. 執行一個百年樹人的計劃比較簡單還是執行一個十年樹木的計劃比較簡單? 別忘了, 任期只有四年; 就算連任八年, 辛苦栽培的樹苗終於長成小樹的時候 ... 剛好一鞠躬下臺, 努力的成果被對手拿去剪綵收割. 所以沒有任何長期投資計劃可以執行, 而短期要見到立竿見影的成效就只能灑錢請企業收容失業者. (能賺錢, 能創造工作機會的國營企業早就被賣光了; 政府能提供的就業機會只能是軍公教 - 從軍, 招考公務員, 或是當老師)

A2. 大概是保住月薪水準在三萬台幣. 問題是怎樣的工作內容才能每個月創造十萬台幣的收益(每月營業額至少二三十萬台幣)? 這十萬台幣的收益裡, 一萬是政府稅收, 六萬是老闆拿去 (大概有五千是員工福利...) 三萬才是員工薪水. 所以要提高薪資水準之前, 先想想如何創造利潤. 電子業有污染, 機械業有高溫噪音, 化工業有化學危險 ...... 那麼有什麼行業沒污染, 沒危險, 又不用勞動體力, 還能輕輕鬆鬆每月創造出十萬台幣的利潤?
DOS6.1 wrote:
我反對 , 為什麼1...(恕刪)...3. 提高就業率 ,原理很簡單不就是創造就業環境 及提高人力素質. 至於怎麼做 ? 如何做 ? 就非常非常複雜 , 但這是執政者的責任. 也就是我們繳稅的原因. 收了錢就要辦事 , 不管你是 賣勞力 ,賣腦力 甚至是賣肉體 ,這不是各行各業基本常識嗎 ? 現在老是搞一些小把戲 , 什麼政策也不想 , 直接發錢給企業請人, 就可以交差了事. 對於找不到工作的人 , 只要說 "沒有不景氣 ; 只有不爭氣" , 將失業原因推的一乾二淨. 好像失業的人都是好吃懶做或是眼高手低 , 但真的是這樣嗎 ? 混成就樣 如果自己低調一點 , 也就算了. 還要透過媒體大力包裝 成 什麼"苦民所苦 " , 一副悲天憫人的救世主模樣

當大學錄取率比落榜率還高上十倍的時候, [提高人力素質] 已經是個神話. 問題是當年吳京搞教改, 廣設大學, 打開這個潘朵拉盒子的時候, 是鼓掌叫好的人多還是憂心未來後果的人多 ? 既然都叫了好, 學生都畢了業. 那麼眼前唯一的出路就是參考對岸在十年文革之後的教育重整. 或者參考老美廣設成人學校, 讓成年人還有機會在夜間習得謀生之技(汽車修理, 金工, 焊工, 打字輸入, 居家護理, 托兒, 剪髮理容, 糕點烘焙...)

別忘了政府施政也只是迎合民意, 民主的副作用就是 [曲高合寡]. 這就像是股市投資一樣, 長期看來, 絕大多數股民的投資決策都是賠(賠大賠小之差別), 要靠股市投資穩定賺錢...非得下功夫研究整個局勢. 如果買賣股票都得專業研究, 那麼推出政策何嘗不是如此. 只是當上市公司大搞內線交易, 掏空公司資本(博達葉素菲, 力霸王...), 大家的股票買賣也只好跟著炒短線. 為了迎合炒短線股民的胃口, 政府推出的政策自然也不可能高明到哪裡去.
sunkd wrote:
其實不就是黨同伐異嗎...(恕刪)...就不要談論台灣的情形好了, 以美國的例子來看就很清楚. 歐巴馬他們要用納稅錢來拯救通用汽車等汽車公司, 難道他們不知道失敗的可能性很高. 搞不好花了天文數字的錢只是讓通用的工人多上一兩年班, 核心問題還是要解決美國汽車的競爭力跟沉重的退休金制度.

但是有時候你就是要很多種方法一起做, 就算其中一兩種方法比較掩耳盜鈴, 你還是一樣要去做.

說來諷刺 - 當初是美國自己高呼自由經濟的口號, 現在美國也得民營企業國營化 (兩大房貸, 三大車廠, 還有保險公司與銀行...美國版全民健保也在進行中). 還真是大水沖倒龍王廟!
前面的說很多。
但是知道短期就業的工作內容嗎?
短期就業幾乎都是在公家單位替月領是他們數倍的公務員分擔他們少的可憐工作量。
以最早的一批短期就業來說,小弟正好在公家單位服役。
問我、公務員,他們好不好用?,非常的依賴!!!,少做事當然爽!!
短期就業學到什麼嗎? 0吧...
前面發文的大大說到,婆婆媽媽可以多一份家庭收入。屁啦!!
當初我們只要12位,來了近100位面試。
當然挑學士畢、CCNA、混過洋墨水。
政府不知道在搞什麼...
只會說很多人現在都沒工作,大環境不是他們的責任嗎?
不幫忙就算了,好阿,負一堆債再由我們人民自已收攤。
只會美化可怕的失業數字...令人心寒!!
他X的,再百爛嘛。
lin-jammy wrote:
只會說很多人現在都沒工作,大環境不是他們的責任嗎?
不幫忙就算了,好阿,負一堆債再由我們人民自已收攤。
只會美化可怕的失業數字...令人心寒!!
他X的,再百爛嘛。
...(恕刪)


DOS6.1 wrote:
提高就業率 ,原理很簡單不就是創造就業環境 及提高人力素質 .
至於怎麼做 ? 如何做 ? 就非常非常複雜 , 但這是執政者的責任. 也就是我們繳稅的原因
收了錢就要辦事 , 不管你是 賣勞力 ,賣腦力 甚至是賣肉體 ,這不是各行各業基本常識嗎 ? ,
...(恕刪)



再請教一次如你是執政者,
你會如何做?

責任都堆給別人或政府,
問題是不會解決的。

大家都知道短期就業這是治標不治本,
但全球經濟不佳,
大家緊縮消費,
你是老闆你會多請勞工嗎?
沒人請之失業一族,
政府不照顧,
難到請你照顧阿?

沒有人力需求你如何要求高薪,
你們不懂經濟之基本供需觀念嘛?
薪水高低是市場決定,
你們要政府以共產制度之方式強制規定嗎?
可行嗎?

再說一次,
抱怨無法解決問題,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
當機會來時,
才可能成功。
  • 3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