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vicky wrote:後來很多線下脫口秀演員跑來參加比賽,知名度打開,門票就漲好幾倍 對啊,YT上面有不少這種脫口秀的影片,而且大多是對岸的。當一個地方的人民吃得飽穿得暖之後,就會想要一些娛樂,而脫口秀這種小眾的娛樂跟流行歌手的大型商演不一樣,這種脫口秀表演更容易深入民間的生活,而對岸這種脫口秀越來越風行,剛好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對岸的人民生活越來越好,因此才有時間跟金錢以及精神去欣賞這種小眾娛樂,不然看看北韓以及中東或是某些非洲戰亂的國家,哪有這種脫口秀表演可以看。
aavicky wrote:民謠曲風衝動的懲罰 ...(恕刪) 維基百科有紀載,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8%80%E9%83%8E節錄其中3段....1995年,受到朱梅的影響,刀郎前往新疆採風,見識到當地熱情如火的「麥西熱甫」、幽默風趣的「納孜爾庫姆」, 聽到悠揚婉轉的「拉克」與激情高亢的「刀朗人」的歌聲,這才找到自己內心最想要的聲音,並因此成立西北音樂工作室,開始了和新疆民樂的親密接觸,出過幾張專輯,但都只是在新疆發行。2001年,刀郎出了一張拼湊的專輯,只賣了2000多張。遭遇失敗後,他便到戈壁灘的維吾爾族老百姓家採風,一年下來寫了一千多首歌曲。2004年1月6日,專輯《2002年的第一場雪》面市後,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專輯中的《情人》、《衝動的懲罰》、《2002年的第一場雪》等歌曲相繼從新疆火到全國。1月7日,個人CD演唱專輯《新阿瓦古麗》在烏魯木齊正式出版發行。12月29日發行專輯《喀什噶爾胡楊》。但鑑於無法適應當時娛樂圈的環境,與對「成名」的準備不足。故而選擇暫離螢光幕前,隱退於幕後,轉型專心創作工作,而生活費用大多以版稅、版權和創作收入來維持開銷。"刀郎"這個藝名應該就是從新疆"刀朗人"而得到的,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8%80%E6%9C%97%E4%BA%BA刀朗人(維吾爾語:دولان,拉丁維文:Dolan)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葉爾羌河、塔里木河及羅布泊一帶的維吾爾土著稱號,講維吾爾語方言。他們本來是察合台汗國的蒙古人(察合台語中「刀郎」一詞是「集中」),因拒絕信仰伊斯蘭教而被趕到這裡,過半農獵生活[1]。他們主要生活在阿克蘇、喀什和葉爾羌。他們的表演藝術是十二木卡姆與麥西熱甫。他們的音樂風格也不同於其他維吾爾族民間音樂中的彈奏樂風,以吟唱,彈撥和鼓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