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

刪除

的確,注音符號早該廢了

小學生學英文拼音,一套符號就夠了,還要多學注音這一套符號

增加學習負擔

漢語拼音並不準確,郵政拼音還準確一點


yangqian wrote:
你們認認真真討論了29頁 有幾個真的看過漢語拼音方案?
還要硬拗 」漢語拼音不能正確發音 「 傳到大陸網上絕對是茶葉蛋級別的笑話
拼音是為了讓絕大多數人能夠學習漢字 發音 提高識字率的一種輔助教學
你們非要扯到文化傳統 注音也是辛亥革命后才逐步發展起來 字母化當時就已經在探索
百度百科上也有系統介紹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R_cpzP8dZ-tHQwlBAvMeYbAtGNs6jXA1rQxexHB0_jMDoCKaSK6Zpy3CFbKoJe2OfT02783W5QeLADmLsRNgo67XDNzCfLh_ABRoEemI1ja
樓內幾個打漢語拼音的 都沒有打聲調 還以為漢語拼音就是這樣
這隻是為了電腦信息化方便輸入的一種省略 因為現在拼音輸入法都是聯想片語或長句輸入 準確度很高
不加聲調提高了輸入效率
曹操 cáo cāo
尋尋覓覓 xún xún mì mì ,lěng lěng qīng qīng ,qī qī cǎn cǎn qī qī
大陸任何一個2年級小朋友都會通過拼音準確發音
井蛙也不想想 語言是教育的基石 怎麼可能想當然的開玩笑?


多謝您的指正。注音和漢語拼音都是對中文標示發音的方式,自成一套體系,不論用什麼符號,目的就是要發音正確,因此給這些符號設定代表獨特的聲音。漢語拼音借用了拉丁字母,自創了對應的聲音,和西方拼音文字對應的聲音沒有必然的關係。

根據您的說明,我還是有些地方不明。大陸的小孩從小學漢語拼音,用拉丁字母符號學中文發音,當他們接觸到英文的時候,看到相同的拉丁字母卻有另一種發音,是否會產生混淆? 英文裡相同的字母在不同的單字裡有可能會有不同的發音,同樣的困擾也會出現在外國人學習中文發音的時候。

網路上看過一些大陸的招牌和告示,有中文簡體字,也有對應這些中文簡體字的漢語拼音,這是怎麼回事? 不懂中文的外國人看到這漢語拼音,就知道這招牌上的意思嗎?
那教小學生怎不用注音注英文就能了呢?
http://www.gxou.com.cn/App/xuebao/06-1/lixuejing.htm
世界文字的拉丁化趨勢 這是在西方強勢文化下面的一種全球趨勢

中國在20世紀初有一種全面西化的思潮 代表著傳統文化中國從19世紀被西方吊打后 知識分子一種反應回潮
為提高民眾識字率 廢除漢字的呼聲很高 同時也是簡化漢字的內在需求

說回蘇聯境內的漢字拉丁化開端
蘇聯當時在全境推進掃盲 在遠東地區有數十萬中國勞工 為了跟他們掃盲才首次提出漢字拉丁化
但最關鍵的一點 俄語本身用的基里爾字母 蘇聯在40年代又把內部民族拉丁化字母改成基里爾字母

井蛙要是非要聯繫上滅絕文化之類 蘇聯就應該拿出基於基里爾字母的拼音方案
當然50年代蘇聯提出過此類觀點 被中共拒絕了



另外說個問題 漢語拼音 注意字元 羅馬拼音 都是表音文字
漢字是表意文字
很多人扯半天 都是在說表音、表意的優缺點

我們用漢語拼音、注音 主要是來學習漢字發音 規範發音的輔助工具

你們扯那麼多 有扯到實質內容? 自己畫個靶子自己嗨?
skyline1012 wrote:
以前國家在教育我們...(恕刪)

無聊
拼音這麼好用,早就成為全世界共同發音了
不用就是因為不適用,增加的是學習困難,而不是便利
注音當然可以拆解成拼音,但那個音就不是能完全適用
注音用的也是中文的形體,學中文字,卻用外文形體發音注釋,真的能提升學習?不見得吧

你的前言都說了,「國語注音符號係聲韻學家章太炎先生創建的符號」
為什麼一大堆的門外漢都想推翻「專家」的設計?

就算廢除注音,頂多就是回到原本的生活發音教學,不使用任何音標
例如說文解字的呱,從口瓜聲。懿。从壹,从恣省聲。韋注懿讀曰抑。
自古就是這樣教的。有哪個古人不會說中文的?

再說,母語發音,本來就是生活學習,並不是透過任何音標來學習的
有哪個文盲母語講不好的?
我媽不識字,他台語還是很道地啊
音標用途在於發音的輔助記憶,字典工具書的查詢索引

輸入問題,只為了不要記鍵盤就要用外文的發音?
不要記鍵盤就不要用注音輸入法嘛
為了打字,硬要改用不適合的音標,有事嗎?
打一個「包」字,腦袋想的不是「包」,而是BAO,這不怪異嗎?

注音這套東西,自始就是專家來設計的
如果不是語言專家,真的不需要分享自己的看法

不管選用什麼,只要它落實為教育的一部分,習以為常就能自在運用
所以臺灣用注音ok,大陸用拼音也ok
沒有任何人因此學不好發音,因為發音本來就是在生活中學的
再說一次,就算是文盲也能說好母語
但是我贊成注音
因為它不只是發音的輔助,也是書寫的基礎
學習注音,不只能學到發音,也能學到中文字的運筆方式
漢語拼音其實和英與完全無關,它只使把注音符號英文化。

對學習英文完全沒幫助,

這一點我和對岸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志們確認過了!
我是覺得用漢語拼音又跟拉丁文字的發音不盡相同
這樣對於需要學習外文的孩子們
會不會影響更大??

daye2012 wrote:
的確,注音符號早該...(恕刪)



注音符號是我用過最好學中文的東西了..

應該要推廣

這用了幾十年 好像沒聽說混淆的問題

非要較真說 這都能混淆 那是腦子不開竅
打個比方,英文字母發音和漢語拼音發音對大陸學生來說,就像汽車的AT和MT,只要習慣了,都可以適應。
只是開哪種車用哪種方式而已。

大陸從幼兒園學習拼音字母,借此開始學習漢字,小學三年級后就開始是正式漢字學習,拼音是用來校正發音用的,比如生字如何發音。
由於漢字本身學習有難度,往往是先會說再會寫。小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如果遇到字寫不出來,喜歡用拼音代替,但在三年級以後,老師就會批評這種行為了。(相信注音字元也是這種情況)

因為漢字是表意文字,我們在閱讀過程中會看字生意,拼音是表音文字,是用讀來理解的,漢字習慣后,再用音讀來理解意思相當於轉了一道彎,所以誰要是在三年級以後還大段大段用拼音寫字是非常蛋疼的行為。

所以回到原點,拼音實際上是學習漢字的一種發音工具,大家掌握漢字后,漢語拼音實際上只用來規範讀音學習新字。小學后基本是遺忘的狀態,派上用場比較少,但是小時候學習的基本技能,大家都刻在骨子裡了,在漢語語境的時候,看見a,知道是發「啊」這個音。
在學習英文時,只是在開始幾堂課有點不適應,但是在現在美式文化的強勢下,ABCD其實很容易接受。


前面說到,拼音其實在小學后就用的非常少了,而現在拼音使用的頻度提高,是在拼音輸入法的輸入效率提高,拼音輸入法在大陸取代五筆輸入法成為最為廣泛的輸入法之後。大家都有拼音的底子,自然而然的都使用拼音輸入法了。

至於大陸的廣告牌用漢語拼音,就我理解,如果是涉外場合,一般是用來標注漢語發音,例如人名、地名,方便老外能夠發出近似語音,與國人交流。但專用名詞一般還是用的英文標注,比如廣東路,是Guangdong RD,而不是Guangdonglu。
肯定有人說幹嘛不用羅馬拼音標注,首先羅馬拼音來拼漢語照樣蛋疼,漢語拼音能夠發音標準,我們一看便知,而他們可以把路名、人名抄下來與我們交流
其次中國現在又不是殖民地,老外過來沒必要遷就他們,來大陸就學學大陸的規矩。這應該是一種比較好折中的交流方式,

至於對內場合用漢語拼音,放在漢字下面,那一般是廣告牌設計者的惡趣味,英文不過關,拿拼音來湊唄
注音是針對中文設計發音很標準了而且一個音只會有一種拼法為什麼要學模糊的英文拼音啊?
英文拼音光輕聲+四聲和捲不捲舌都無法分辨,學發音像老外一樣四不像嗎

真的要學英文沒有這種順便的方式,還是得從正統的kk音標開始學發音
  • 6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